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理解3.颈联写的是什么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境界?“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比喻 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这两句诗客观上饱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新事物必将 取代旧事物,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奋发向上的昂扬情绪和不甘沉 沦的乐观精神。阅读理解4.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 又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 的精神。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 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 定信念和乐观精神。定信念和乐观精神。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这种写法是什么? 折戟沉沙铁未销 起兴 2.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助东 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 相反的结果。诗人不以成败论英雄。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作者用 形象思维委婉曲折地点评历史,这反映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这两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情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英雄成名都需要一定条件 ,否则就是英雄也无能为力,它似乎还有另一层意思 ,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会有一番作为,显出一种逼 人的英气。阅读理解 4.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明了诗人 怎样的气节?请你试举几例中国历史上体现“留取 丹心照汗青”含义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愿为拯救国家而死,慷慨激昂, 舍生取义,写出了诗人为国献身的自豪与无畏, 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1)“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与“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这两句各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3)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找出词中蕴涵人生哲理与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月圆人不圆”的遗憾之情和“千里共婵娟”的美好心愿。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正因为蕴涵了 人生哲理,这句词也成为名句。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这是关于祝福流传千 古的名句。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 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还表达了词人表达了词人 对兄弟的对兄弟的强烈思念和美好祝愿。和美好祝愿。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 姓苦”?请展开讨论。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 建筑宫殿,劳民伤财的是百姓苦; 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 还是百姓苦。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抒发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6、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