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1页
第2页 / 共131页
第3页 / 共131页
第4页 / 共131页
第5页 / 共131页
第6页 / 共131页
第7页 / 共131页
第8页 / 共131页
第9页 / 共131页
第10页 / 共131页
亲,该文档总共1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章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青岛大学化妆品的基础理论第一节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 化妆品大多涂擦在人的皮肤表面,与人的皮肤 长时间连续接触。 了解与正确选择与皮肤亲和性好、安全、有效 的化妆品,有必要了解有关的皮肤科学。 皮肤的构造: 皮肤的组织结构 皮肤的附属器 常见于皮肤护理文章和护肤品中的一些重要概 念名词: 角质层、黑色素、弹性纤维、皮脂腺等第一节 化妆品与皮肤科学 一、皮肤的结构 二、皮肤的生理作用 三、皮肤的颜色 四、面部皮肤常见疾患及预防 五、皮肤的老化及保健一、皮肤的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它覆盖全身,与人体其它器官密切相连, 起着保护人体不受外部刺激或伤害的作用 。1 1、皮肤的构成: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及其、皮肤的构成: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及其 间的附属器构成。间的附属器构成。 2 2、表皮真皮的相连接:表皮脚与真皮乳头镶嵌、表皮真皮的相连接:表皮脚与真皮乳头镶嵌而成,由基底膜带连接。而成,由基底膜带连接。 3 3、皮肤的面积:成人:、皮肤的面积:成人:1.51.52 m2 m2 2,新生儿新生儿0.21 0.21 m m2 24 4、皮肤的厚度:表皮真皮皮肤的厚度:表皮真皮0.40.44 mm4 mm表皮表皮0.040.041.6 mm1.6 mm,平均平均0.1 mm0.1 mm真皮真皮1 13 mm3 mm5 5、皮肤的重量:占体重的、皮肤的重量:占体重的16%16% 6 6、皮肤的颜色:因种族、年龄、性别,部位、皮肤的颜色:因种族、年龄、性别,部位及营养不同而异。及营养不同而异。 7 7、皮纹、指纹、皮纹、指纹指纹由遗传因素决定有个体差异。指纹由遗传因素决定有个体差异。皮沟皮沟 Skin grooveSkin groove皮嵴皮嵴 Skin ridgeSkin ridge8 8、无毛皮肤:指掌跖、指趾屈面及末节伸面、无毛皮肤:指掌跖、指趾屈面及末节伸面、唇红等。唇红等。 9 9、甲板与毛囊、长毛、短毛和毳毛。、甲板与毛囊、长毛、短毛和毳毛。1010、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1111、皮脂腺、小汗腺、大汗腺。、皮脂腺、小汗腺、大汗腺。 健康的皮肤具有柔润光滑、良好的弹性的 特点,表面呈弱酸性反应,PH值在 4.56.5之间。 正常的皮肤偏弱酸性是因为 皮肤表面有一层酸性保护膜(皮脂膜)-酸性 保护膜是由 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分泌的水分经乳化以 后在皮肤表面构成的一层微酸性膜状结构。 可以保护、滋润、柔软肌肤,并可抵御细菌, 但其最怕两种东西: (1)碱;由于酸碱的作用,碱性物质容易破 坏皮肤的酸性保护膜, 但表皮有一种自然保护的能力,称表皮的中和 能,即当保护膜的酸度被碱性化妆品一时破坏 时,皮肤会自然分泌皮脂与汗液,再次形成保 护膜,使皮肤回到原来的正常酸度。 正常的肌肤此过程约为2030分钟,但有 些人中和能力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 ,表皮的中和能力也逐渐减退,容易受到 碱性物质的损害而引起皮炎。 故应尽可能减少碱性化妆品的使用,即使 用也应再使用酸性化妆水的帮助,使皮肤 回复到弱酸的状态。 你的化妆水够温和吗?PH试纸一试便知 测试目的:测试你的化妆水够不够温和、不刺激 简易测试法:测测看它的酸碱值(ph值)。 工具:酸碱试纸,不仅测得出酸碱度,连ph值都测 得出来。 操作:滴一些化妆水在试纸上,如果ph值 小于7,试纸呈现红色就是酸性;大于7且呈现蓝 色就是碱性。如果测出来接近ph7中性或是接近 皮肤酸碱值ph5.5,代表你的化妆水很温和不会 刺激肌肤。但若是想要你的化妆水具有收敛或 去角质功能,ph值4-5则是最理想。 (2)高温:高温也会破坏皮肤的酸性保 护膜,如很多人在冬天喜欢用热水洗脸, 洗完后皮肤会产生明显的“紧绷感”,这也 是酸性保护膜遭到破坏的一种表现。 皮肤由外及里分为三层:表皮;真皮;皮 下组织。1 表 皮表皮的结构及功能:表皮的结构及功能: 表皮(表皮(epidermisepidermis):):主要来源于外胚叶层主要来源于外胚叶层 由由角质形成细胞:分为角质形成细胞:分为4 45 5层层树枝状细胞树枝状细胞黑素细胞黑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朗格汉斯细胞默克尔细胞默克尔细胞组成组成(一)角质形成细胞(一)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eratinocyte):):占表皮细胞的占表皮细胞的80%80%以上,产生角蛋白,细以上,产生角蛋白,细 胞间有细胞间桥(桥粒),依其分化的不同胞间有细胞间桥(桥粒),依其分化的不同 阶段与特点,光镜下分为阶段与特点,光镜下分为5 5层:层: 生发层棘层颗粒层角质层1 1、基底层或生发层(、基底层或生发层(stratum stratum basalebasale or or germinatumgerminatum):):位于表皮的最下一层立方形或位于表皮的最下一层立方形或 圆柱状细胞,核偏下方含有黑素颗粒(其含量圆柱状细胞,核偏下方含有黑素颗粒(其含量 往往会影响到皮肤的颜色)分布于细胞核上方往往会影响到皮肤的颜色)分布于细胞核上方。基底层细胞每天约有。基底层细胞每天约有10%10%进行核分裂并有序进行核分裂并有序 地渐渐向表面移行。地渐渐向表面移行。 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最上层约需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最上层约需1414日,再移日,再移 行至角质层表面脱落又需行至角质层表面脱落又需1414日,共约日,共约2828日,称日,称 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为表皮通过时间或更替时间。2 2、棘层(、棘层(Stratum Stratum spinosumspinosum):与基底层 合称生发层 ,由厚度为层带棘的多角形细胞 组成,细胞棘突特别明显,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它 可以不断地制造出新细胞,从而一层层往上推移,具 有细胞分裂增殖的能力。各细胞间有空隙,储存淋巴 液,以供给细胞营养。3 3、颗粒层(、颗粒层(Stratum Stratum granulosumgranulosum):由 层菱形细胞组成,细胞核已萎缩,有角蛋白颗粒, 在掌趾等部位分布明显,对光线反射有阻断作用,可 防止异物侵入,过滤紫外线。4 4、透明层(透明层(Stratum Stratum lucidumlucidum):):23层 扁平、无核、透明 的角化细胞构成。细胞 界限不清,细胞在这层开始衰老、萎缩, 细胞核已退化溶解,呈无色透明状,光线 可以透过透明细胞层,只有手掌足底等角 质层厚的部位才有此层。 此层富含磷脂有 防水份和电解质通过的屏障作用,能增加 弹性,光线可透过。5 5、角质层(、角质层(Stratum Stratum corneumcorneum): 表皮最外一层为表皮最外一层为5 52020层已死亡的、无核无层已死亡的、无核无 细胞器的、扁平细胞。细胞器的、扁平细胞。 细胞干硬,是已完全角化的死细胞。细胞干硬,是已完全角化的死细胞。 具有对机械性刺激、物理、化学因素的防护具有对机械性刺激、物理、化学因素的防护 作用。作用。 表皮由基底层到角质层的结构变化,反映了 角蛋白形成细胞增殖、分化、移动和脱落的 过程,同时也是细胞逐渐生成角蛋白和角化 的过程。 表皮角蛋白形成细胞不断脱落和更新,其更 新周期为3-4周。 表皮角蛋白形成细胞定期脱落和增殖,使表 皮各层得以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厚度。1 1、黑素细胞(、黑素细胞(melanocytemelanocyte):):起源于外起源于外 胚层神经嵴,分布于基底层、毛囊和粘膜,约胚层神经嵴,分布于基底层、毛囊和粘膜,约 占基底层细胞的占基底层细胞的10%10%。细胞核小,树枝状突起。细胞核小,树枝状突起 伸向邻近的基底层细胞和棘细胞,输送黑素颗伸向邻近的基底层细胞和棘细胞,输送黑素颗 粒,形成表皮黑素单元。含有酪氨酸酶的细胞粒,形成表皮黑素单元。含有酪氨酸酶的细胞 器称黑素小体。其数目与大小决定了皮肤颜色器称黑素小体。其数目与大小决定了皮肤颜色 的种族差异。的种族差异。具有遮挡和反射光线,保护深部组织免受具有遮挡和反射光线,保护深部组织免受 辐射损伤的作用。辐射损伤的作用。 2 2、朗格汉斯细胞(、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langerhans cellcell):): 来源于骨骼,为免疫活性细胞,分布于基底层来源于骨骼,为免疫活性细胞,分布于基底层 以上的表皮内,约占表皮细胞的以上的表皮内,约占表皮细胞的3 35%5%,核分叶,核分叶 或弯曲,有较多的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或弯曲,有较多的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 质网、溶酶体,其特征是胞浆含朗格汉斯颗粒质网、溶酶体,其特征是胞浆含朗格汉斯颗粒 (BirbeckBirbeck颗粒)颗粒)是消化外来物的吞噬体或抗是消化外来物的吞噬体或抗 原贮存形式。朗格汉斯细胞有多种表面标记,原贮存形式。朗格汉斯细胞有多种表面标记, 具有吞噬、处理、传递抗原的能力,故称为专具有吞噬、处理、传递抗原的能力,故称为专 职性抗原递呈细胞。具有免疫作用。职性抗原递呈细胞。具有免疫作用。 3 3、默克尔细胞(、默克尔细胞(merkelmerkel cellcell):):位位 于基底层细胞之间,以桥粒相连,含有神于基底层细胞之间,以桥粒相连,含有神 经内分泌颗粒,其细胞基底部与脱髓鞘的经内分泌颗粒,其细胞基底部与脱髓鞘的 神经末梢之间有非桥粒型连接,形成神经末梢之间有非桥粒型连接,形成 MerkelMerkel细胞细胞轴索复合体(轴索复合体(Merkel Merkel cellcell neuriteneurite complexcomplex),),能感受触觉。多见于能感受触觉。多见于 掌跖、指趾无毛皮肤、毛囊的外毛根鞘、掌跖、指趾无毛皮肤、毛囊的外毛根鞘、 口腔粘膜。具有感觉作用。口腔粘膜。具有感觉作用。 表皮作用: 皮肤的重要保护层。 角质层细胞干硬,胞质内充满角蛋白,细 胞膜增厚,因而角质层的保护作用尤其明 显。棘层到角质层的细胞间隙内脂类,构 成阻止物质出入的屏障。 因此表皮对多种物理和化学性刺激有很强 的耐受力,能阻挡异物和病源侵入,并能 防止组织液丧失。 从表皮的生理结构看,表皮层的主要功能是屏 障作用。 它可以有效的防止皮肤内水份的丢失,以保持 皮肤自身的含水量,防止皮肤的干裂;也可以 防止外界水份的大量渗入。 另一方面,透过棘 细胞层的神经可以感知外界刺激。 但是,由于表皮层没有毛细血管、毛囊和汗腺 等提供营养和代谢垃圾的基本组织,所以,表 皮健康状态(光泽、紧致、无色斑和皱纹等) 几乎完全取决于和其紧密相接的真皮层。2、真皮 真皮可分为乳头层与网状层。 真皮主要由结缔 组织组成,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及基质。 但其中也有其它组织如神经、血管、淋巴管、 肌肉、毛囊、皮脂腺及大小汗腺等。有少数细 胞成分,如纤维母细胞、肥大细胞及淋巴细胞 。 1)、乳头层:靠近表皮,向表皮隆起形成许多 乳头,此层内的胶原纤维排列不规则。弹性纤 维与网状纤维较细密。乳头内除有纤维和细胞 外,有毛细血管和触觉小体。 2、真皮 2)、网状层:位于乳头层的深部。其实乳头层 与网状层没有明显的界限。网状层主要有粗大 的胶原纤维组成。胶原纤维之间有较多的弹性 纤维。弹性纤维使皮肤伸展后恢复正常。 老年时弹性纤维变性,失去弹性,皮肤呈松弛 状态,出现皱纹。网状层内的细胞成份较少, 有血管、淋巴管、神经以及感受器、腺体、毛 发、汗腺、皮脂腺、竖毛肌等。3、皮下组织皮下组织又称为“皮下脂肪层”。由脂肪小叶 及小叶间隔所组成,脂肪小叶中充满着脂 肪细胞,细胞浆中含有脂肪,核被挤至一 边。 皮下脂肪组织是一层比较疏松的组织,它是 一个天然的缓冲垫,能缓冲外来压力,同 时他还是热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