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3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5页 / 共33页
第6页 / 共33页
第7页 / 共33页
第8页 / 共33页
第9页 / 共33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级会计实务(2011 )第十章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特点是相对于企业会 计而言。主要包括:1.会计核算基础以收付实现制为主。 2.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 3.某些具体业务的会计核算不同于企业会 计,如“双分录”(即借记“事业支出”等科目,贷 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 ,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等。4.会计报表较为简单,主要包括资产负债 表和收入支出表。 二、资产1.货币资金 按照实际收入和支出数额记账。 2.应收及预付 款项 计 价 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注 意 票据贴现息计入“经营支出”。 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项一般不计 提坏账准备。 3.存货 计 价 取得时 按照实际成本记 账 发出时 先进先出法、加 权平均法等 注 意 材料采购、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差旅费、运 杂费等不计入库存材料价格,直接列入有 关支出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取得的存货应 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账。 4.事业单位对外投资 债券 投资 购入 债券时 借:对外投资贷:银行存款 同时:借:事业基金般基金贷:事业基金 投资基金 转让 债券时 借:银行存款贷:对外投资/ 贷或借:其他收入 同时:借:事业基金投资基金贷:事业基金 般基金 其他 投资 以材料 对外投资 借:对外投资(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之和)贷:材料材料账面价值(不含增值税)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事业基金 一般基金(或借记,差额) 同时:借:事业基金般基金贷:事业基金 投资基金 注:以上是一般纳税人的会计处理,小规模纳税人的处理如下: 借:对外投资(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贷:材料(材料含税价值) 事业基金 投资基金(或借记,差额) 同时:借:事业基金般基金贷:事业基金 投资基金 以固定资产对 外投资 借:对外投资(评估或合同、协议确认价值)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 同时:借:固定基金(账面价值)贷:固定资产 以无形资产对 外投资 借:对外投资(双方约定价值)贷: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事业基金 投资基金(或借记,差额) 借:事业基金般基金贷:事业基金 投资基金(无形资产账面价 值) 5.固定资产的核算 概 念 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 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 标 准 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 核算特点 一般不计提折旧; 除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之外,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面余额与固定 基金的账面余额应当相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与行政 单位基本相同。 购入固定资产 时 借: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用修购基金购置 )事业支出(用结余资金购置)专款支出(用拨入专款购置)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 注意:固定资产借款利息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在固定资产办理竣工决 算之前发生的,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在竣工决算之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支出或费用 。 融资租入 固定资产 租入时: 借:固定资产贷:其他应付 款 支付租金时: 借:经营支出等贷:固 定基金 借:其他应付款贷:银 行存款 转让、报 废、毁损 及盘亏 按照所减少固定资产 的原价 借:固定基金贷:固定资产 变价收入: 借:银行存款贷:专用 基金 修 购基金 清理费用: 借:专用基金 修购基金贷:银行 存款 6.事业单 位无形资 产的核算 取得时 外购的,应按照实际成本作为无形资产的入 账价值; 自行开发的,应以开发过程中实际发生的 支出作为入账价值。 无形资产 的摊销 不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应在取得无形资产 时将其成本予以一次性摊销,减少无形资产 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 实行内部成本核算的,应在无形资产的受 益期内分期平均摊销,按照摊销额减少无形 资产的账面余额并计入当期支出。 无形资产 所有权转 让 按取得的转让收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事 业收入”;同时,结转转让无形资产的成本( 或摊余成本),借记“事业支出其他费用 ”,贷记“无形资产”。 三、负债各项负债应当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一)借入款项事业单位的借入款项,是指事业单位 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金融机构借 入的有偿使用的款项。其核算特点在于: 一般不预计利息支出,实际支付利息时, 为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而借入 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计入事业支出,为 开展经营活动而借入的款项所发生的利息 ,计入经营支出。 (二)应缴款项应缴款项包括按财政部门规定应缴预算的资 金(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 (应缴财政专户款)、按税法规定应缴纳的相关 税费(应交税金)等。1.应缴预算款事业单位的应缴预算款,是指事业单位按规 定取得的应缴入财政预算的各种款项。应缴预算 款项主要包括事业单位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基 金、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 收入和其他按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取得应缴预算的各项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 ”等科目,贷记“应缴预算款”科目,上缴时,借记“ 应缴预算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2.应缴财政专户款事业单位的应缴财政专户款,是指事业单位 按规定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收到应缴财政专户的各项收入时,借记“银行 存款”等科目,贷记“应缴财政专户”科目;上缴财 政专户时,借记“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贷记“银 行存款”科目。 3.应交税金事业单位的应交税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税法规 定应交纳的各种税金,主要如营业税、增值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所得税等。事业单位应当设置“ 应交税金”科目。四、净资产 1.基金 事业基金 (事业单 位) 一般基金 (来源) 从当年未分配结余中转入; 从拨入专款结余中按规定留归本单位使用的金额转入。 投资基金 用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从固定基金中转入; 用货币资金、材料等对外投资时从一般基金中转入固定基金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两个项目的数字应该 相等,但是,事业单位在存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在尚未 付清租赁费时,这两个项目的数字不相等。 专用基金 职工福利 基金 按照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 医疗基金 按照公费医疗经费开支标准从收入中提取。 修购基金 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 其他基金 住房基金等 事业单 位的结 余 事业结余 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 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 (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 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 ) 经营结余 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 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结余分 配 结余分配的 内容 有所得税交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所 得税; 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专用基金(职工福利 基金)。 结余分配的 核算 年终,将未分配结余,全数转入“事业基金 般基金” 五、收入 事业单位的收入一般应当采用 收付实现制核算,即在实际收到款 项时予以确认;对于取得的经营收 入,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一)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是按照核定的预算和经 费领报关系收到的由财政部门或上级单位 拨入的各类事业经费。1.实行国库统一收付制度,财政直接支 付的核算 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对于财 政直接支付的资金,应于收到财政国库支 付执行机构委托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 支付入账通知书”时,按入账通知书中标明 的金额确认收入。 2.实行国库统一收付制度,财政授权支付的核算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行政事业单位应于收 到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按 到账通知书标明的额度确认收入。账务处理如下 :事业单位应设置“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 。(1)收到“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后,根据通 知书所列数额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贷:财政补助收入(2)事业单位购买物品、服务等支用额度时借:事业支出、材料 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属于购入固定资产的借:固定资产贷:固定基金 (二)上级补助收入 是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 的非财政补助收入。事业单位收到款项时,借记“银行存款” 科目,贷记“上级补助收入”科目。期末,将 “上级补助收入”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 目,借记“上级补助收入”科目,贷记“事业 结余”科目。 (三)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的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 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 入。 按规定应上缴财政预算的资金和应缴财政 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计入事业收入;从 财政专户核拨的预算外资金和部分经财政 部门核对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预算外资 金,计入事业收入。 (四)经营收入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是指事业单位 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 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事业单位应 当设置“经营收入”科目,该科目平时贷方余 额反映经营收入累计数,年终结账后该科 目应无余额。 (五)其他收入事业单位的其他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取得的 除上述各项收入以外的收入。如对外投资收益、 固定资产出租、外单位捐赠未限定用途的财物、 其他单位对本单位的补助以及其他零星杂项收入 等。事业单位应当设置“其他收入”科目,该科目 平时贷方余额反映其他收入累计数,年终结账后 该科目应无余额。取得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 其他收入”科目;收入退回时,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年度终了,将“其他收入”科目贷方余额全数转 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其他收入”科目,贷记“ 事业结余”科目。 六、支出事业单位的支出,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 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 包括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支出 、经营支出、成本费用、销售税金、上缴上级支 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事业单位的支出一般应当采用收付实现制核 算,即在实际支出款项时予以确认;对于发生的 经营支出,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在确认相 关经营收入时结转对应的经营支出。各项支出应 当按照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一)事业支出事业单位的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各 项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 (二)经营支出事业单位的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 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 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经营支出” 科目,该科目平时借方余额反映经营支出累计数 。发生各项经营支出时,借记“经营支出”,贷记“ 银行存款”或有关科目。 年度终了,将“经营支出”科目借方余额全数转入“ 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经营 支出”科目。 (三)拨出经费事业单位应当设置“拨出经费”科目,核 算本单位按核定的预算拨付所属单位的预 算资金,并按照所属单位名称设置明细账 。拨出经费时,借记“拨出经费”科目,贷记 “银行存款”等科目。收回拨出经费时,借记 “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拨出经费”科目。年终,将“拨出经费”科目借方余额全数 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科目 ,贷记“拨出经费”科目。结转后“拨出经费” 科目无余额。 七、会计报表 (一)会计报表的概念和组成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 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 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附 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 书等。 (二)资产负债表事业单位一般在月末不结账,年度终 了时进行年终结账。1.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月报通常按照“ 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 公式设置,即报表的左方反映资产和支出 ,统称为资产部类,报表的右方反映负债 、净资产和收入,统称为负债部类,资产 部类的总计数等于负债部类的总计数。2.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年报按照“资产 负债净资产”的平衡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