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己主义自杀自杀论1.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2.宗教社会的影响3. 家庭社会的影响4. 政治社会的影响5. 结论目录1.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2.宗教社会的影响3. 家庭社会的影响4. 政治社会的影响5. 结论目录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1.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2.宗教社会的影响3. 家庭社会的影响4. 政治社会的影响5. 结论目录1.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2.宗教社会的影响3. 家庭社会的影响4. 政治社会的影响5. 结论目录信仰不同导致 自杀情况上的 差别新教 190 新教和天主教 96 天主教 58 希腊正教 40在同一社会里比较宗教的影响社会环境普鲁士:新教的自杀人数多于天主教民族因素犹太教 天主教少数派上巴伐利亚(天主教占92%) 新教徒天主教=300 100教义自由 思考宗教社会的影响传统信仰的动摇 (新教 VS 天主教&犹太教)集体信条的缺失原因法律支持尊重传统牧师人数多神职人员等级划分(宗教社会组织严密 )对教育的爱好1.新教徒对教育的爱 好是否比天主教徒更 强烈2.对教育的爱好与自 杀的变化情况是否同 方向初等教育各教派内部 的观察结果天主教内部新教内部不同职业间妇女犹太教整体化程度降低英国(新教大国) :自杀最少“自由思考本身只是另一种原因的结果”宗教社会的影响1.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2.宗教社会的影响3. 家庭社会的影响4. 政治社会的影响5. 结论目录1.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2.宗教社会的影响3. 家庭社会的影响4. 政治社会的影响5. 结论目录年 龄 独身与已婚 的自杀比区别婚姻同其他的影响1.结婚太早有加剧自杀倾向的影响2.从20岁起,已婚男女与独身者相比有一个免疫力系数3.已婚者与独身者相比的免疫力系数随着性别的不同而不同(视性别的有 利地位而定)4.丧偶降低已婚者的免疫力系数,但往往不会使免疫力系数完全没有已婚 独身 丧偶 性别免疫力系数家庭社会的影响是否完全无影响?家庭社会的影响婚姻对男性的影响有限有子女鳏夫有子女已婚 =1.6 2.9婚姻本身的影响较小,婚姻影 响很大否证婚姻的影 响很小夫妻有子女后丧偶相对来 说更有害的原因应该到子 女的影响中去寻找婚 姻解 体有子女的影响较大?家庭社会的影响家庭社会的影响婚姻对女性的影响有限男性:无子女已婚/无子女鳏夫 =1.5/1.2婚姻选择?无子女已婚/独身 =0.67 1女 性其免疫力被婚姻的有害影响消除?无子女寡妇/未婚 =0.6 0.67丧偶妨碍其免疫力?否 证否 证否 证1.到处都是寡妇多于鳏夫2.男子比女子更难忍受丧偶自杀主要不是取决 于个人天生的素质 ,而是取决于支配 他们的外部原因否证家庭 or 婚姻?家庭社会的影响婚姻是否完全无影响家庭社会的影响1.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2.宗教社会的影响3. 家庭社会的影响4. 政治社会的影响5. 结论目录1.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2.宗教社会的影响3. 家庭社会的影响4. 政治社会的影响5. 结论目录政治社会的影响结论:巨大的社会动荡和全民战争都会加强集体感情,激发派性和爱国主义、政治信仰和民族信仰,而是因为把各种活动集中到同一个目标而至少暂时造成比较牢固的社会一体化。于是个人便不大想到自己,而是更多地想到共同的事业。1.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2.宗教社会的影响3. 家庭社会的影响4. 政治社会的影响5. 结论目录1.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2.宗教社会的影响3. 家庭社会的影响4. 政治社会的影响5. 结论目录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