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8页
第2页 / 共58页
第3页 / 共58页
第4页 / 共58页
第5页 / 共58页
第6页 / 共58页
第7页 / 共58页
第8页 / 共58页
第9页 / 共58页
第10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RF (b) 渐变线功 率分配器 RF&MW 功率分配器的设计是在假定支路口负功率分配器的设计是在假定支路口负 载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前提下进行的载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前提下进行的 。如果负载阻抗不是这样。如果负载阻抗不是这样, ,必须增加阻抗必须增加阻抗 匹配元件。这一点直接影响功率分配器匹配元件。这一点直接影响功率分配器 的效率。的效率。 RF&MW 两节:两节:多节功率分配器的设计方法:多节功率分配器的设计方法: RF&MW RF&MW RF&MW 图 5-12 N路功率分配器2.2. 多路功率分配器多路功率分配器/ /合成器合成器RF&MW NN路功率分配器要满足条件:输入端口匹配路功率分配器要满足条件:输入端口匹配 无反射;各路输出功率之比已知,无反射;各路输出功率之比已知,P P1 1 P P2 2 P P3 3 P Pn n=k=k1 1 k k2 2 k k3 3 k kn n; 各路输出各路输出 电压电压U U1 1、U U2 2、U U3 3、U Un n等幅同相。等幅同相。 取各路取各路 负载阻值为负载阻值为(5-14)RF&MW 从而,可得各路的特性阻抗为从而,可得各路的特性阻抗为(5-15) RF&MW 多路功率分配器实际中常用的方法是多路功率分配器实际中常用的方法是 采用两路功率分配器的级联,即一分为采用两路功率分配器的级联,即一分为 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等。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等。 级联的设计方法有两种,区别在于微级联的设计方法有两种,区别在于微 带线段的特性阻抗和隔离电阻值,由设带线段的特性阻抗和隔离电阻值,由设 计任务的尺寸等因素决定采用哪个方法计任务的尺寸等因素决定采用哪个方法 。 RF&MW RF&MW 图 5-13 一分为四的两种形式RF&MW 如果要设计输出端口为奇数的功率分配如果要设计输出端口为奇数的功率分配 器,也可利用器,也可利用2n2n功率分配器方案进行设计功率分配器方案进行设计 。在级联的上一级做不等分,将少部分功率。在级联的上一级做不等分,将少部分功率 直接输出,大部分功率再做等分。合理调整直接输出,大部分功率再做等分。合理调整 分配比,可实现任意奇数个分配口输出。分配比,可实现任意奇数个分配口输出。三等分功率分配器可以采用图三等分功率分配器可以采用图5-145-14所所 示结构。输入信号为中心点,可以用微带地示结构。输入信号为中心点,可以用微带地 板穿孔的方法实现,输入端与三个输出端的板穿孔的方法实现,输入端与三个输出端的 平面垂直。平面垂直。RF&MW 图 5-14 三等分功率分配器RF&MW 5.3.2 5.3.2 其他分布参数功率分配器其他分布参数功率分配器其他分布参数功率分配器的基本结构包其他分布参数功率分配器的基本结构包 括带状线、波导、同轴结构。空气带状线是括带状线、波导、同轴结构。空气带状线是 大功率微波频率低端常用结构,原理与微带大功率微波频率低端常用结构,原理与微带 线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相同,线威尔金森功率分配器相同, 只是每段传只是每段传 输线的特性阻抗的实现要用到带状线计算公输线的特性阻抗的实现要用到带状线计算公 式。(承受大功率需加大各个结构尺寸)微式。(承受大功率需加大各个结构尺寸)微 波高端常用到波导波高端常用到波导T T形接头。同轴结构加工形接头。同轴结构加工 困难,尽可能少用。困难,尽可能少用。 RF&MW E-T分支H-T分支RF&MW E E T T接头接头1、口输入,、等幅反相输出2、等幅同相输入,口无输出3、等幅反相输入,口有输出RF&MW 根据前述特性,的第一行乘以即又由的第一列,得RF&MW 为任意相角,取决于端口1和3参考面的位置的第三行乘以所以设的第三列,得RF&MW 为任意相角,取决于端口1和2参考面的位置, 适当选择参考面,可使的第三行乘以由前述,可得设的第一列,得RF&MW 在这组特定的参考面下, ET分支的用类似的方法可求得 HT分支的RF&MW H H T T接头接头1、口输入,、等幅同相输出2、等幅同相输入, 口有输出3、等幅反相输入, 口无输出RF&MW 设计一个工作在C波段、频率:3-4GHz、 驻波: 20dB、带内波动: 0.5dB的一分三 功分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