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课程标准 认识德奥集 团 失败的原因 。内容解读 1美国在一战中政策的转变 及影响。 2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一、协约国阵营的变化 1美国参战 (1)原因:一战爆发后,美国宣布 , 并借助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资大肆渔利 ,美国对协约国的出口增加了三倍,随着经 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1916年2月德国宣布实施“ ”,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推动了美国采 取反德的立场。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 款能够归还,美国希望协约国取得胜利, 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中立 无限制的潜艇战 1917 (2)影响:美国的参战,大大增加了协约国 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战争局势朝着有 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中国参战:1917年,中国 向 同盟国宣战,中国参战后,派出大批民工 到欧洲战场服役,其中不少人在炮火下丧 生。 俄国退出战争:1917年,俄国爆发了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1918年3月 ,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 ,退出帝国主义大战。2 3 北洋政 府 十月革命 布列斯特和约 名师点拨:美国政策的变化始终以国家最 大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前期,发战争横财 ;后期,收渔翁之利。奠定了资本主义世 界经济霸主地位的基础。 二、同盟国集团的崩溃 1德军在西线的进攻:从1918年3月到7 月,德军相继发起 了 大规模进攻,但协约国很快阻 止了德军的攻势。 2协约国的反攻:为进一步协调军事行动 ,协约国成立了 ,任命法国元帅 为西线的联军总司 令。1918年7月,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发 动了战争后期的第 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向前推进到 一线。9月底 至10月初,协约国军队全线出击,突破 德军在德法边界一 带修建的“ ”。德军连连 败退,同盟国集团开 始瓦解。四次 最高军事委员会 福煦 马恩河 兴登堡防线 德国投降 (1)直接原因:战场上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 部的政治危机。10月底,德国 水 兵拒绝继续同英国海军交战,发动兵变。 11月9日, 工人起义,德皇威廉二 世宣布退位,逃往荷兰。 (2)德国投降:1918年11月11日,停战协定 在 巴黎郊外一节火车厢里签署,这 一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 的失败而告终。 名师点拨:一战爆发后,同盟国从战争主 动权转移、作战计划落空、力量对比变化 等方面逐步丧失了其优势地位。3 基尔港 柏林 法国 同盟国 三、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经济劣势:同盟国集团在 资源和 资源方面都处于 劣势。 2战略失误:根据战前制定的“ ”,为了避免两 线作战,打算速战速决,但这一战略由 于过低估计对手的 实力,最终失败了。 3内部矛盾: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加剧 了交战国内部的各 种矛盾,这在同盟国集团各国表现得更 为明显,战争末 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 奥匈帝国境内出现 了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帝国的解体; 德国1918年11月爆 发了“ ”,推翻了帝 制。物质 人力 施里芬计划 十一月革命 国际力量的对比: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 同盟国。战争初期, 参战,德国在亚 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皆失。 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 盟国。在交战双方处于僵持阶段, 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 个极为重要的砝码。一批国家加入到协约 国一边,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名师点拨:由于国家利益、人心向背以及 战争巨大的破坏性等因素的影响,同盟国 战场的形势一步步恶化,这决定了战争的 最后结局,使同盟国难逃失败的命运。4 日本 意大利 美国 阅读材料: 我们乐于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 族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权利而作战 。我们没有任何自私自利的目的可追求, 我们不想征服别人,我们不为自己索取赔 款,我们不为自愿的牺牲寻求物质上的补 偿。 引自威尔逊总统提请美 国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 威尔逊所标榜的美国参战的目的是什么? 真实情况是否如此?拓展1 “为世界的最后和平,为世界各民族 的解放,为大小各国的权利”而战。不符合 实际情况。“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 掠夺战争,美国参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捞 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答案 阅读材料: (1917年11月8日苏俄通过的)和平法令 指出: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 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开的民主和 约进行谈判,立即实行不割地(即不侵占别 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 和平。 苏联国内战争史 这反映出苏维埃政府对当时的战争采取了 什么态度?从本质上分析采取这种态度的 原因。 答案 反对这场战争。本质原因:一战是 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所以苏维埃要退出和结束这场战争。拓展2 阅读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席卷了每一个强国,事实 上除了西班牙、荷兰、北欧三国以及瑞士 之外,全欧洲都加入了这场战争。加 拿大部队到法国作战;澳大利亚、新西兰 人则跑到爱琴海的一个半岛上美国印 第安人被派到欧洲、中东;中国劳工来到 西方;非洲人则成为法国部队的一员。 英霍姆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这段文字反映的主要现象是什么?这一现 象反映了一种什么主要趋势? 答案 一战把世界各国都卷入了世界政治( 战争)的漩涡。主要趋势:人类社会向整体 化方向发展。拓展3 【角度1】一战前期,美国为何采取中立政 策? 提示 (1)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推动。 (2)对外扩张的重心在拉美和亚太地区。(3) 得以远离战火,免受战争的破坏。(4)可利 用中立地位,与交战国双方扩大军火贸易 ,大发战争横财。 【角度2】美国为什么于1917年4月放弃中 立,对德宣战? 提示 (1)美国与协约国英、法存在着 很深的历史渊源。(2)大战期间,美国与协 约国贸易额大幅度增长,这样,美国同协 约国在经济利益上紧密结合在一起。(3)俄 国二月革命发生,使战争形势有利于同盟 国,美国不能坐视不管。(4)德国是美国在 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对手,美德矛盾从19 世纪末开始,逐渐尖锐。(5)德国的“无限 制的潜艇战”为美国参战提供了契机和借 口。(6)战争后期,双方筋疲力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采取 超脱态度,奥匈帝国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 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 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芝加哥的一份报 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 美洲”。总统威尔逊在1914年8月呼吁美 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当采取不偏不 倚的态度”。 材料二 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 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 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予德国的贷款则只 有2 700万美元。1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 样的政策?美国采取这一政策的优势条件 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反映了 什么实质问题?结果如何? 答案 (1)中立政策。“在地理上的超然位 置”。 (2)材料一宣称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 ”态度,材料二则反映出美国利用中立地 位积极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并表现了倾向 和支持协约国的态度。这种前后矛盾的表 现已说明美国统治集团不甘心置身事外, 而是打着中立的旗号,积极参与战争。 1917年美国便迫不及待地参加了对德作战 。 【角度】一战爆发后,同盟国的优势是如何 逐步丧失的? 提示 战争主动权转移。德奥等国经 过充分准备以后发动了世界大战,掌握了战 争的主动权。但是由于长途行军作战、初期 作战失利等因素的影响,主动权逐步转到协 约国一方。 作战计划落空。德国制订了详细的作 战方案“施里芬计划”,但由于没有估计到协 约国的力量强大等因素,致使计划落空。 力量对比变化。开始时双方力量对比并 无多大悬殊,但是后来意大利倒戈,美国 参战,协约国阵营逐步扩大,越来越不利 于同盟国。 有人说:“战争引起了革命,革命又制止 了战争”,根据俄德两国史实,谈谈你的 认识。 答案 (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薄弱的环 节,因参加一战,激化了国内各种危机, 引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新 生的苏维埃政权坚决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 战。 (2)德国在大战后期,战场上不断失利,引 发了国内革命运动,基尔港水兵起义和柏 林工人起义爆发,德皇威廉二世退位,德 国宣布投降,大战结束。2 特别提醒 学思之窗 请回答:作者是如何认识德国失败的原因的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同盟国失败的原因还 有哪些? 答案提示 (1)协约国可以得到美国的贷款, 与美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德国由于英国的 海上封锁,与美国的贸易中断;德国工业实 力不如英法;美国参战。 (2)其他原因:同盟国集团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同盟国集团内部的矛盾;国际力量对比不 利于同盟国。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结束的? 答案提示 (1)俄国退出战争。(2)保加 利亚宣布投降。(3)土耳其也同协约国签订 了停战协定。(4)奥匈帝国在协约国的打击 下土崩瓦解,奥地利无条件投降。(5)1918 年11月3日,德国基尔港水兵起义影响到全 国,德皇被迫退位,逃亡荷兰,德国投降 。这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 利而告终。 二、学习延伸 请思考:美国参战的目的真如威尔逊所 说的那样吗?其真实的用意何在? 答案提示 不是。真实目的是为了美国 自己的利益,即为美国进入欧洲市场、插 手欧洲事务、争夺战后资本主义的世界霸 权提供条件,且美国参战是为了保证自己 借给协约国的贷款能够收回,更重要的是 为了战后世界的领导权,即称霸世界。单击此处进入 活页规范训练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