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李莎莎单涡轮液力变矩器液力变矩器由泵轮, 涡轮,导轮组成。安 装在发动机和变速器 之间,以液压油( ATF)为工作介质, 起传递转矩,变矩, 变速及离合的作用。液力变矩器工作原理发动机运转时带动液力变矩器的壳 体和泵轮一同旋转,泵轮内的工作 油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泵轮叶片 外缘冲向涡轮,并沿涡轮叶片流向 导轮,再经导轮叶片流回泵轮叶片 内缘,形成循环的工作油。 在液体循环流动过程中,导轮给涡 轮一个反作用力矩,从而使涡轮输 出力矩不同于泵轮输入力矩,具有“ 变矩”功能。 导轮的作用:改变涡轮的输出力矩 。 输出转矩随着涡轮转速的变化而变化。 a.涡轮转速低时(nw=0),nBnw,液体流向导轮正面 ,涡轮转矩大于泵轮转矩,MD0,MW=MB+MD, b.随着涡轮转速的升高(nw0),接近0.85nB时,涡轮 出口处工作油流向与导轮叶片相切,涡轮转矩等于泵轮转 矩,MD=0,Mw=MB(耦合点) c.涡轮转速继续升高,涡轮出口处工作油冲击导轮叶片背 面,此时涡轮转矩小于泵轮输入转矩,MD0,Mw=MB- MD d.当涡轮转速与泵轮转速( nB=nw )时,不再传递扭矩 ,Mw=0 结论: 液力变矩器不仅传递力矩,且能在泵轮力矩不 变的情况下,随着涡轮的转速不同而改变涡轮输 出的力矩。 存在问题: 液力变矩器只在中等转速比范围内具有较高效 率,但汽车经常需要在高传动比情况下行驶,此 时液力变矩器效率反而下降。 解决办法: 双涡轮液力变矩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 我国装载机大量采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 该变矩器是功率内分流变矩器的一种,这 种变矩器在起动时有较高的变矩比,在低 转速比范围有较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在 高转速比时正处于第2涡轮的高效率工作范 围,有较高的效率,主要应用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扩宽变矩器的高效率工作范围主要是要设法降低 在计算转速比i*两旁的冲击损失。在主涡轮(即 )之前,泵论之后设置一辅助涡轮(即 ),它 在高速比区域(包含i*在内)内自由旋转,而在低 速比区域内以一定的速比 锁止在 上, 和 上的功率同时传出,从而提高低转速比时的 效率,达到扩宽高效范围和提高起动变矩比的目 的。在低转速比区域由于 、 同时传出功率, 成为双流传动区域,而高转速比区域由于仅有 传输功率,故称单流传动区域。图中表示了双涡 轮变矩器的示意图双涡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双泵轮液力变矩器刘金涛双泵轮液力变矩器组成 双泵轮液力变矩器 由三个部分组成 ,即液力 变矩器本体,滑差离合器及滑差离合器的控 制系统。 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两个泵轮,即 内(主) 泵轮和外(辅助)泵轮 内泵轮处于经常工作状态 , 外泵轮的工作受滑差离合器的控制,双泵轮液力变矩器双泵轮可调能容变矩器 外泵轮可以有三种工作状态 , 空转状态、与主泵轮同速工作状态与主泵 轮存在一定转速差的工作状态。 当空转时,外泵轮不传递扭矩,能容值为零 ; 当外泵轮与主泵轮联接成一体以相同速度 工作时,传递的扭矩值最大; 当主泵轮与外 泵轮之间存在滑差时 所传递的扭矩 在零与 某一极限值之间。 外泵轮所传递的扭矩主耍 由滑差离合器来 控制。控制方法是目前通用的是向滑差离 合器施加不同的压力。 双泵轮液力变矩器在结构上的第二个特点 是具有一个控制外泵轮传递扭矩或能容大 小的滑差离合器 。 滑差离合器是一种在油中工作的片式离合 器 ,由于这种离合器能够在有滑差的状态下 持久工作 因而与普通的片式离合器不同, 在双泵轮液力变矩器中,它作为外泵轮的 无级调速器或传递扭矩的调节器。 滑差离合器控制系统的主要组成零件是无 级调压阀,通过它向滑差离合器提供一个无 级可控的油压,使滑差离合器处于不同的工 作状态,以调节外泵轮的能容值。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