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三专题三 北北魏孝魏孝 文文 帝帝 改改 第二课第二课 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课标要求:探讨北魏孝文帝改的历史作用。 本节结构:本节结构:(一)农业生产的发展;(一)农业生产的发展;(二)繁盛的洛阳;(二)繁盛的洛阳;(三)北方民族大融合;(三)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北魏 孝文孝文 帝改帝改 的的 历史历史 作用作用有人认为:有人认为:“以往对孝文帝改的描以往对孝文帝改的描 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述和评价有不妥之处,孝文帝的汉化 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不值得肯定,他的文化路线是一条加 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 ”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评价孝文帝改应以是否顺应历评价孝文帝改应以是否顺应历 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是否 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为标准。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进步为标准。 一、北魏孝文帝改的影响1、经济上: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表现:农业生产的发展洛阳的繁盛(1 1)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1 1、改前北方的经济状况;、改前北方的经济状况;1 1)经济状况;)经济状况;2 2)原因;)原因;“ “中原萧条,千里无烟中原萧条,千里无烟” ” 近百年战乱的影响。近百年战乱的影响。 (1 1)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2 2、改后北方的经济状况;、改后北方的经济状况; 1 1)经济状况;)经济状况;2 2)原因;)原因;北方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北方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并迅速发展 。 政府的重视政府的重视 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推广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推广 民族大融合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民族大融合和各族人民辛勤劳动。(2 2)洛阳)洛阳的繁盛的繁盛1 1、洛阳的历史概况及城市变迁;、洛阳的历史概况及城市变迁; 思考思考1 1:历史上的洛阳是怎么样的:历史上的洛阳是怎么样的 ?试回顾他曾经作过哪几个王朝的?试回顾他曾经作过哪几个王朝的 都城?都城?思考思考2 2:为了洛阳的重新繁盛,孝:为了洛阳的重新繁盛,孝 文帝做了哪些积极的贡献?结果?文帝做了哪些积极的贡献?结果?2、政治上: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巩 固了北魏统治 。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 、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 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 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 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 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 均均以汉族为核心以汉族为核心发生。发生。3 3、民族关系上: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民族关系上: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注意:注意:民族融合民族融合 1 1)从经济角度讲)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由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的过程; 2 2)从文化风俗角度讲)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融合就是少数 民族民族汉化汉化的过程;的过程; 3 3)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民族融合就是 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封建化封建化的过程。的过程。中国民族融合的几个高潮中国民族融合的几个高潮1 1、三国至南北朝、三国至南北朝 2 2、五代十国、五代十国 3 3、元朝、元朝“ “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 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3 3、北方民族大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境内民族,是中国境内民族 大迁徙、大融合时代。大迁徙、大融合时代。1 1、表现;、表现;2 2、影响;、影响; 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为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 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化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 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础,在中国民族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有重要地位。1、经济上: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2、政治上: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巩 固了北魏统治 。3 3、民族关系上: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民族关系上: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延伸:延伸:北魏孝文帝改成功的原因?北魏孝文帝改成功的原因? 1 1)孝文帝改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孝文帝改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2 2)改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改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3 3)改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改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4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