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第9页 / 共2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以 为币用,不识其始终。汉景帝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 的意见2005年1月3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2月2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 意见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 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 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2年2月1日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 力的若干意见黍稷粟麦稻猪马牛羊鸡狗五谷六 畜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江西上饶万年仙人洞工作人员进行考古水稻化石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 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 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 时,分地之利,制耒(li) 耜(s),教民农耕。”成为 农业的始祖。 白虎通卷二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 谷,在传说的“圣王”中有显赫 的地位。传说中“神农”及其后裔具有特殊地位,说明了什么? 说明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二、农业的发展:1.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刀耕火种”(原始社会)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耕鱼 ,或火耕而水缛,果隋嬴蛤,不 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 患,以致偷生,无积聚而贫。是 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 千金之家。司马迁史记生产力水平低下,耕作方式落后“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观察并寻找这头春秋青铜牛的特殊之处“以牛田”(春秋战国)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 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 。王自图之 战国策 赵策 一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以国富 民强,驹有了其他各国难以抗衡 的实力思考: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发生了什么变化动力:人力畜力咱牛,就是 牛!铁 制 农 具骨耜石斧二、农业的发展: 1.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材质变化:木、石、骨铁质思考:图中的生产工具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始社会春秋战国唐代汉代春秋战国商周时期原始阶段发展阶段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 出现曲柄锄、大镰、 镂车农具的变化耕作技术的变化石、骨、木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曲辕犁“刀耕火种”“锄耕”“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 农用动力的革命; 传统耕作方式形成铁犁牛耕(普及全国)(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 ) 铁犁牛耕二、农业的发展: 1.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时 期国别与出处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秦朝 10倍或十几倍6世纪中国 齐民要术粟:24-200倍 麦:44-200倍公元前27年-476 年罗马时 代 克洛米拉农书 4-5倍13世纪英国亨利农书 3倍材料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给我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影响:农耕技术的进步,使农产品的亩产量有所提高。促进了 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使我国在古代长期领先世界。生产工具生产力社会进步说明我过的耕作方式从古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原因: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现 代 牛 耕古代农耕现代农耕上述图片说明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天仙配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一、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理想状态下的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 (1)组织方式: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 (2)经营方法:精耕细作,小农户个体经营 (3)主要内容:以种植业为主,家庭手工业为辅 (4)经济类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优点:自主、稳定、有积极性 弊端: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小农经济的影响1、水利工程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前246年,秦王 嬴政采纳韩国人 郑国的建议在秦 国开凿郑国渠。 全长300余里, 成为我国古代最 大的一条灌溉渠 道。二、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坎儿井示意图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 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 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 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它早 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 形。1、水利工程2、灌溉工具的进步二、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戽(h)斗是古 代最常见的提 水器具,在木 桶、柳条筐系 上绳子,两人 相对而立,用 手牵拉绳子, 从低处戽水上 岸。2、灌溉工具的进步二、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是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 溉机械之一。后汉书 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 钧加以完善。 2、灌溉工具的进步二、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筒车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