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示五:提示五:20072007年在大连,温家宝总理提出作为年在大连,温家宝总理提出作为 全球性的领导者,要有他全球性的领导者,要有他 “ “三不足三不足”的改革的改革 精神。精神。提示一:郭沫若称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提示一:郭沫若称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在中国历史上很难找到和他比配的人。在中国历史上很难找到和他比配的人。提示二:列宁称他是提示二: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提示三: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惟一不愿让人抬、提示三:他是中国封建社会惟一不愿让人抬、 不坐轿的宰相,拒奢华、拒纳妾的宰相。不坐轿的宰相,拒奢华、拒纳妾的宰相。提示四: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诗句提示四: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诗句“春春 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的作者的作者 。请根据提示指出请根据提示指出“ “他他” ”是谁?是谁?王安石王安石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了解王安石变法的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历 史背景,史背景,归纳王安石变法归纳王安石变法 的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评价其,评价其历史历史 作用作用。秀山高级中学秀山高级中学 邱伟邱伟 五代十国形势图宋太祖宋太祖 赵匡胤赵匡胤问题问题1 1:宋太祖问: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天下自唐季以来, 兵戈不息,苍生涂地,其故如何也?吾欲兵戈不息,苍生涂地,其故如何也?吾欲 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如何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如何 ?”赵普曰:赵普曰:“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 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治之, 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 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宋太祖宋太祖 赵匡胤赵匡胤宋真宗宋真宗 宋仁宗宋仁宗 宋英宗宋英宗1 1万万1. 71. 7万万2. 42. 4万万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9191万万126126万万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116116万万1267712677万万所出无余所出无余1318613186万万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宋宋 代代 形形 势势 图图 “ “冗官冗官” ”“ “冗兵冗兵” ”“ “冗费冗费” ”宋真宗宋真宗 宋仁宗宋仁宗 宋英宗宋英宗宋真宗宋真宗 宋仁宗宋仁宗 宋英宗宋英宗“ “边患危机边患危机” ” (外患)(外患)阶级矛盾激化王小波、李顺起义“吾疾贫富不均, 今为汝均之。”“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一年多于一年,一伙强于一伙” 993993年王小波在四川起义年王小波在四川起义 ,队伍发展到数万人,队伍发展到数万人 。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仁宗庆历年间,农民起义 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和兵变在各地相继爆发。“ “政治危机政治危机” ” (内忧)(内忧)材料说明了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局面?这材料说明了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局面?这 一状况的根源在那里?一状况的根源在那里?积贫积弱积贫积弱的局面,根源在于的局面,根源在于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 成的。成的。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 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 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欧阳修增设官 僚机构扩充军队养兵养官分散军权冗官冗兵冗费军队战斗力弱军队战斗力弱 战辽西夏多败战辽西夏多败积贫积贫 局面局面积弱 局面一、变法的历史背景一、变法的历史背景 权权 钱钱 兵兵加强中央集权1、三冗两积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财政危机、边疆危机、政治危机)战争赔款必要性必要性范仲淹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安石变法的前奏王安石变法的前奏2 2、庆历新政提供经验教训、庆历新政提供经验教训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目的: 人物: 中心:措施:结果:缓和矛盾,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宋仁宗、范仲淹 整顿吏治整顿吏治 改革改革文官升迁文官升迁办法办法 严格严格恩荫制度恩荫制度和和贡举制贡举制 慎选慎选地方官地方官 减轻徭役、重视农桑减轻徭役、重视农桑改革失败,改革失败, 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不足守。,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王安石“变法精神变法精神”“变革天下之弊法变革天下之弊法” 王安石王安石言事书言事书为人刚正,意志坚强、 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 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推 行变法运动的。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丰年不饱食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水旱尚何有? 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 王安石王安石感事感事人言不足恤:人言不足恤: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对流言蜚语无需顾虑。天变不足畏:天变不足畏: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自然界的灾异不必畏惧 (这是对当时有人用各种所谓(这是对当时有人用各种所谓“ “天生异象天生异象” ”的奇谈怪论来攻击新的奇谈怪论来攻击新 法的回应)法的回应) 祖宗之法不足守:祖宗之法不足守:前人制定的法度若不适应当前人制定的法度若不适应当 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前的需要甚至阻碍社会进步,就要修改甚至废 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除,不能盲目继承效法;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不足 ”的大无畏精神一、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目的一、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目的 2 2、“庆历新政庆历新政” ” 为变法提供了经验教为变法提供了经验教 训训3、王安石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和“三 不足”的大无畏精神4 4、宋神宗继位,任用王安石为宰相,、宋神宗继位,任用王安石为宰相, 推行变法。推行变法。可能性可能性1、三冗两积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财政危机、边疆危机、政治危机)必要性必要性变法目的:变法目的:富国强兵,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富国强兵,挽救封建统治的危机。想一想:假如你是 王安石,你会重点 解决哪些问题?增加财政收入以增加财政收入以富国富国积贫变法 核心积弱提高军队战斗力以提高军队战斗力以强强兵兵王安石变法主王安石变法主 要在哪几个方要在哪几个方 面进行?面进行?富国之法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取士之法二、变法的内容二、变法的内容富国强兵富国强兵核心内容核心内容: :1. 1.理财理财( (富国富国) )措施措施青苗法青苗法募役法募役法农田农田 水利法水利法均输法均输法方田方田 均税法均税法市易法市易法1、富国:措施内容作用“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 先”均输法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政府低息贷款给政府低息贷款给 农民农民以钱代役以钱代役兴修水利兴修水利清丈土地清丈土地, , 按土地等级收税按土地等级收税设市易务,收滞销设市易务,收滞销 货,短缺时卖出货,短缺时卖出政府协调供求关系政府协调供求关系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 减轻百姓负担减轻百姓负担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限制大商人控制市场, 稳定物价稳定物价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增加政府的收入,增加政府的收入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 了生产时间了生产时间, ,增加了政府收入增加了政府收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其中,引起争其中,引起争 议最大的哪些议最大的哪些 措施措施?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 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 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 付息。这就使农民在耕 种、收获季节不至缺乏 种子和粮食,又可以免 受高利贷盘剥。募役法又称免役法。政府 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 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 免役钱,雇人服役。不 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 出钱。苏辙认为,王安石“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设 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韩琦说:“乡村上户并坊郭有物业人户,乃是从来兼 并之家也,今皆多得借钱。每借一贯,令纳一贯三百 文,则是官放息钱也。”假如你是个富商假如你是个富商,王安王安 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 的利益有直接关系?的利益有直接关系?青苗法、市易法、方田均青苗法、市易法、方田均 税法、募役法、均输法等税法、募役法、均输法等 。假如你是个农民假如你是个农民: :王安王安 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 的利益有直接关系?的利益有直接关系?青苗法、募役法、农青苗法、募役法、农 田水利法、方田均税田水利法、方田均税 法法2 2、强兵措施、强兵措施: : 整顿军队整顿军队 省兵省兵: :精减军队精减军队, ,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强兵强兵: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 A.A.保甲法保甲法: : 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农户十家一农户十家一 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B.保马法: 官马由农户保养 作用作用: : 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政府支出 C.将兵法: 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作用作用: : 提高军队战斗力提高军队战斗力作用作用: :加强对人民控制,节省军费加强对人民控制,节省军费, ,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 .3 3、取士之法:科举与选官制度改革、取士之法:科举与选官制度改革改革改革( (内容上内容上) )科举制度科举制度: :废诗赋取士废诗赋取士, ,注重能注重能 力的经义策论考试力的经义策论考试选官制度改革选官制度改革: :贯彻择优录用贯彻择优录用, ,惟才用人惟才用人的的 原则原则, , 克服恩荫弊病克服恩荫弊病学校教育改革学校教育改革: :整顿太学整顿太学, ,优异者不经科考可优异者不经科考可 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直接为官。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 ,培养专门人才。重视发展地方教育,培养专门人才。重视发展地方教育. .作用作用: :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 ,为为 政府培养实用人才政府培养实用人才武学习武图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恩泽子弟,庠序不教之以道艺,官司不 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考问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义,而朝廷 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辄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王安石王安石宋人科举考试图经义考试经义考试: :以儒家经典中的文句以儒家经典中的文句 为题为题,由应试者围绕此文句展,由应试者围绕此文句展 开议论,开议论,阐发义理阐发义理. .策论考试策论考试: :以发表政治见解的时以发表政治见解的时 务策论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务策论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要要 求考生就一些政治问题展开论求考生就一些政治问题展开论 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述,即论证某项国家政策或对 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策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侧重于 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科举改革目的科举改革目的: :选拔一些通经致选拔一些通经致 用的人才,为变法服务。用的人才,为变法服务。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三、变法的结果和认识变法取得一定成效变法取得一定成效1.1.变法的结果:变法的结果:A.A.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B.;B.军队的战斗力有军队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