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复习回顾: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课时复习回顾: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课时1.地位三大基地2.发展条件:3.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4.产业转移的目的5.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商品农业基地区位 自然环境 劳动力 历史 侨乡 对外开放政策第一,二,三产业为了降低成本,扩大市场 追求更高的利润 劳动力成本、内部交易成本、市场、 土地成本 影响转出地转入地有利不利6、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调整产业结构,促 进经济发展;减轻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加大, 失业率上升,影 响社会稳定调整产业结构,促 进经济发展;缓解就业压力 “腾龙换鸟”经济对自然资源 大量消耗; 环境污染加剧, 环境质量下降转入:劳动力密集型课程标准:结合实例,分析某区域工业化 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 生的主要问题,说明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措施考点: 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高 2、珠江三角洲的问题及其对策中心 城市1、表现: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 、 城镇人口数量不断 ,城镇人口的比重 不断 城镇用地规模不断 。2、城市群: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了 、 、 、 等大中城市在 内的城市群。增加 增加广州上升深圳中山珠海扩大二、城市化水平高探究、阅读课文,并 结合图4-3-6“珠江三 角洲城市分布”图, 分析城市分布的特 点,并分析原因。大多数城市沿河分布河流有强大的 供水、航运功能沿河设城3、城市化发展的推动力: 。 工业化(1)城市有较高的收人和优越的生活条件, 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 (2)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众多的就业机会。工业化区域社会经 济发展城市化促 进促 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是如何促进城市化的?探究2:我国区域工业化、城市化主要有如 下模式,你能判断属于什么典型区域吗?珠江 三角洲温州长江 三角洲东北 地区图图8 8为为“我国部分区域简图我国部分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题。,读图完成下题。A图8 长江三角洲大城市大城市 扩散扩散乡镇企业乡镇企业 发展发展工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城市化对外开对外开 放放放放外资企业外资企业 建立建立工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城市化小商品小商品 经营经营个体私营个体私营 企业企业工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城市化森林、矿产森林、矿产 资源开发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国有大中型企 业建立业建立工业工业 化化城市城市 化化A.A.B.B.C.C.D.D.1818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图中阴影所示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是问题原因对策(1) 形势严 峻(2) 矛盾加 剧 (3) 突出三、问题与对策问题原因(1) 形 势严峻(2) 矛 盾加剧(3) 突 出生态环境人地矛盾重复建设经济发展速度快,环境污染严重; 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滞后; 环境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跟上;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导致农业用 地急剧减少区域之间缺乏合作问题对策(1) 形势严峻(2)矛盾加剧(3)突出生态环境人地矛盾重复建设污染, 生态环境产业结构:搞好城镇和区域 。治理保护优化规划“青山蓝天碧水工程”:建设公园、森林、绿地等扩大城市绿 地面积,优化人居环境加强第一产业,调整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 业;对于第二产业,要改造并淘汰 的企业 ,发展 产业。区域内部: 区域之间:(3)搞好城镇和区域 。区域内部:确定理想的空间发展形态和城镇 发展目标;区域之间:加强区域间的城乡规划、建设 和管理-根据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尤其是土地和水资源规划(4)城市建设 相对落后(5)产业升级 面临困境以上的劣势;珠三角的政策、自然环 境、交通、产业基础、经济腹地、劳 动力素质、科技、人才优势丧失城市建设起步早补充长三角和内地等已经 开放天山阴山昆仑山 秦岭南岭横 断 山 脉贺兰 山大 兴 安 岭太 行 山巫 山雪 峰 山长 白 山武 夷 山台 湾 山 脉小 兴 安 岭祁 连 山大 别 山阿 尔 泰 山喜 马 拉 雅 山 脉地形的阻挡珠江三角洲地形的阻挡珠江三角洲 的经济腹地比长三角小的经济腹地比长三角小四川贵州 湖南 江西 福建云南 广西 广东(4)着力构建泛珠三角区域 海南澳门 香港读读“泛珠三角泛珠三角”略图略图( (图图6)6),回答,回答29302930题。题。 2929关于关于“泛珠三角泛珠三角”的说法,正确的是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泛珠三角区域横跨我国三大自然区泛珠三角区域横跨我国三大自然区B B泛珠三角区域包括了泛珠三角区域包括了9 9个省个省( (区区) )和和2 2个特别行政区个特别行政区C C区域内水能资源丰富区域内水能资源丰富D D广东与周边八省广东与周边八省( (区区) )在交通、能源、旅游等方面的在交通、能源、旅游等方面的 合作越来越少合作越来越少3030关于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种关于泛珠三角区域内各种“ “迁移迁移” ”的说法,正的说法,正 确的是确的是 A A人口由内地向沿海迁移人口由内地向沿海迁移 B B能源由内地向沿海输送能源由内地向沿海输送 C C食品、制糖、玩具等工业迁往内地食品、制糖、玩具等工业迁往内地 D D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迁往沿海钢铁、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迁往沿海原料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工业结构关系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各地区工业之间相互工业结构关系是指在一个经济区域内各地区工业之间相互 联系的紧密程度。根据这种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可将工联系的紧密程度。根据这种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可将工 业结构的关系分为两种类型:业结构的关系分为两种类型:互补型工业关系和竞争型工互补型工业关系和竞争型工 业关系业关系。读表。读表1 1,完成,完成21212222题。题。地区地区广东广东广西广西云南云南贵州贵州四川四川湖南湖南江西江西福建福建海南海南广东广东1 10.420.420.270.270.470.470.760.760.580.580.540.540.820.820.320.32广西广西0.420.421 10.840.840.920.920.850.850.910.910.920.920.710.710.910.91云南云南0.270.270.840.841 10.890.890.690.690.770.770.660.660.540.540.600.60贵州贵州0.470.470.920.920.890.891 10.910.910.940.940.890.890.690.690.750.75四川四川0.760.760.850.850.690.690.910.911 10.960.960.930.930.880.880.710.71湖南湖南0.580.580.910.910.770.770.940.940.960.961 10.940.940.820.820.740.74江西江西0.540.540.920.920.660.660.890.890.930.930.940.941 10.810.810.880.88福建福建0.820.820.710.710.540.540.690.690.880.880.820.820.810.811 10.610.61海南海南0.320.320.910.910.600.600.750.750.710.710.740.740.880.880.610.611 1表1 “泛珠三角”区域内9省区工业结构相关系数表2121表中数值为两省(区)间工业结构关系系数,其含义表中数值为两省(区)间工业结构关系系数,其含义 A A数值越小,工业互补性越大数值越小,工业互补性越大 B B数值越大,工业互补性越大数值越大,工业互补性越大 C C数值越小,工业结构越相似数值越小,工业结构越相似 D D数值越大,工业结构越相似数值越大,工业结构越相似地区地区广东广东广西广西云南云南贵州贵州四川四川湖南湖南江西江西福建福建海南海南广东广东1 10.420.420.270.270.470.470.760.760.580.580.540.540.820.820.320.32广西广西0.420.421 10.840.840.920.920.850.850.910.910.920.920.710.710.910.91云南云南0.270.270.840.841 10.890.890.690.690.770.770.660.660.540.540.600.60贵州贵州0.470.470.920.920.890.891 10.910.910.940.940.890.890.690.690.750.75四川四川0.760.760.850.850.690.690.910.911 10.960.960.930.930.880.880.710.71湖南湖南0.580.580.910.910.770.770.940.940.960.961 10.940.940.820.820.740.74江西江西0.540.540.920.920.660.660.890.890.930.930.940.941 10.810.810.880.88福建福建0.820.820.710.710.540.540.690.690.880.880.820.820.810.811 10.610.61海南海南0.320.320.910.910.600.600.750.750.710.710.740.740.880.880.610.611 12222与广东省竞争关系较显著的省份有与广东省竞争关系较显著的省份有 A A琼琼 B B川川 C C滇滇 D D闽闽地区地区广东广东广西广西云南云南贵州贵州四川四川湖南湖南江西江西福建福建海南海南广东广东1 10.420.420.270.270.470.470.760.760.580.580.540.540.820.820.320.32广西广西0.420.421 10.840.840.920.920.850.850.910.910.920.920.710.710.910.91云南云南0.270.270.840.841 10.890.890.690.690.770.770.660.660.540.540.600.60贵州贵州0.470.470.920.920.890.891 10.910.910.940.940.890.890.690.690.750.75四川四川0.760.760.850.850.690.690.910.911 10.960.960.930.930.880.880.710.71湖南湖南0.580.580.910.910.770.770.940.940.960.961 10.940.940.820.820.740.74江西江西0.540.540.920.920.660.660.890.890.930.930.940.941 10.810.810.880.88福建福建0.820.820.710.710.540.540.690.690.880.880.820.820.810.811 10.610.61海南海南0.320.320.910.910.600.600.750.750.710.710.740.740.880.880.610.611 1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表1 工业化发展阶段判别标准指标指标工业工业 化前化前工业化初工业化初 期期工业化工业化 中期中期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