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6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5页 / 共76页
第6页 / 共76页
第7页 / 共76页
第8页 / 共76页
第9页 / 共76页
第10页 / 共76页
亲,该文档总共7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 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荔枝是热带水果,生长于南方地区,要让 远在长安的杨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必须 快马加鞭,快速送达。 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华 清宫呢?前人不是没有做过,想当年汉武 帝曾筑扶荔宫,把荔枝移到长安,没有栽 活,汉武帝竟迁怒于养护人,对他们处以 极刑。【学习目标】 1.掌握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农业区位 的分析方法。 2.运用案例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 形成条件。 3.理解农业发展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 则。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1农业生产 (1)概念:人类利用_的生长和繁殖 来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 (2)特点:_。动植物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2影响因素3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古代:_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 重要。 (2)随着社会的进步,_和 _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 越突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条件 农业技术条件二、农业的地域类型 1概念: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_、_ 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 2热带迁移农业 (1)概念:_均不固定的一种原始的农 业地域类型。 (2)分布:南美洲_、非洲_ 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稳定的成型的土地和住所亚马孙河流域刚果盆地喜温、喜湿 劳动力 东亚、东南亚、南亚(3)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区位优势优势 自然 因素气候亚亚洲热带热带 、亚热带亚热带 、温带带 季风风气候区,_地形河流沿岸与下游三角洲地区 , _;水源充足的丘 陵 地区,依山势势修筑_ 社会 经济经济 因素劳动劳动 力 人口 稠密_资资源丰富 市场场粮食需求量大 生产经产经 验验_,经验经验 丰 富雨热热同期土地肥沃 梯田 劳动劳动 力种植历历史悠久小 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种植业畜牧业(2)分布:_、北美洲和非洲的南非以及 大洋洲的_等地。我国珠 江三角洲的_,也属混合农业。 (3)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的优点。 农场内交替种植_,可保 持_,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欧洲 澳大利亚、新西兰 基塘生产小麦、牧草或休耕 土地肥力_和_两种生产方式相结合, 在时间上_,这样便于合理有效 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农场主可根据政府的_和_ 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经济收入比较 _。种植业放牧业 忙、闲错开农产品政策市场稳定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农业农业 生 产产活动动对对地理环环境的影响合理强 度土地等资资源可_不合理 农业农业 生 产产方式干旱区过过渡放牧草场场退化, 土 地_ 农业农业 生 产产技术术 改进进大量施用化肥土壤_ 广泛使用杀杀虫农农 药药农产农产 品和土 壤遭受污污染持续续利用荒漠化板结结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读农业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1)左上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是什么? (2)右上图中甲处农作物的熟制是什么?其最主要的 区位因素有哪些? (3)右上图中乙处“立体农业”形成的最主要的区位因 素是什么? (4)请利用左上图的区位因素分析右上图丁地农业发 展的有利条件。(2011新课标全国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 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 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 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 ,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 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 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 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 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 进口国。据此完成(1)(3)题。(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 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 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解析: (1)巴西由于经济落后,开发历史较晚 ,国内有大量可供开垦的土地资源,为大豆的 规模化生产与经营提供了可能,因而巴西大豆 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2)美国属于发达 国家,巴西属于发展中国家。根据两国的国情 不难判断出,巴西劳动力价格较低,使其大豆 价格在国际市场上低于美国。(3)从材料中可以 看出,中国大豆的质量下降主要表现为品种退 化、出油率低,因而要提高大豆质量就必须加 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 答案: (1)C (2)D (3)A1(2011深圳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三个农业区 域,读图,完成(1)(3)题。(1)与B地相比,C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 ) A雨热同期 B光照、热量充足 C土壤肥沃 D市场广阔 (2)B地区淡水养殖有利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 ) A气候条件优越,土壤肥沃 B原料充足 C周边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D交通便利(3)为促进A地农业生产,可采取的科学技术措施有() 采用滴灌、喷灌技术 培育耐旱品种 熟制 安排一年三熟 合理施肥 A B C D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解答该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据图中信息判断出各农业区的名称和所在位置。 (2)熟知各农业区的生产条件。 答案: (1)C (2)C (3)C农业的地域类型 读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地区是什么? (2)这些地区发展该种粮食作物生产的优势条件有什 么? (3)试分析该区对农业威胁最大的自然因素及解决措 施分别是什么? (4)分析亚洲水稻种植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乙图中 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_ _。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_经营 ,种植的作物中均有_。 (4)甲图所示的国家有庞大的_, 免费向所有农场提供最新科技成果。 (5)乙图所示的国家,政府不遗余力地_,以 促进农牧业的发展。解析: 甲图表示的农业区为美国中部,应 为商品谷物农业;乙图位于澳大利亚的东南 部和西南部,属混合农业。这两种农业都属 于商品农业,都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因 而具有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 高的特征。这两种地域类型的农业一般都是 家庭经营的,但农场规模很大。美国为了提 高商品谷物农业的商品率和科技含量,建立 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农场 提供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澳大利亚为了促进 东南部混合农业的发展,缓解水资源不足问 题,建设了东水西调工程。答案: (1)商品谷物农业 混合农业 (2)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家庭 小麦 (4)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 (5)修建水利工程2读世界某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甲及某农场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示意图乙,回答问题。图甲图乙(1)图甲阴影部分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_,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在图示区域的主要自然区位因 素是_、_;从 社会经济条件看,图示地区发展该类农业的突出优 势是_。 (2)图甲中A地某农场为适应市场需求,农业生产结 构进行了调整,如图乙所示,该农场2004年的农业 地域类型是_,该农场农业生产 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从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该农场花卉和蔬菜分 布的有利条件。解析: 第(1)小题考查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 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水稻种植业自然优势区位 主要表现为地形与气候上,社会经济优势主要 表现为劳动力丰富上。第(2)小题对于产业结构 的调整要分析清楚两幅图的变化,要清楚什么 叫农业产业结构,不能从其他方面回答。第(3) 小题要注意从典型的优势区位回答,切忌不管 图中内容把地形、气候、土壤等统统都写上, 要找准比较优势。答案: (1)水稻种植业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地 形平坦 劳动力丰富 (2)混合农业 由单一的水稻种植到多种作物共同经 营。 (3)有公路,交通运输便利;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 。一、农业生产的两个特点二、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对农业区位 选择的影响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 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等。各因素对农业生产 及区位选择的影响如下表所示:农业农业 区位因 素对农业对农业 生产产的影响对农业对农业 区位选选 择择的影响自 然 条 件气 候光热热条件与农农作物 的种类类、分布、复 种指数和产产量的关 系最为为密切,不同 植物的生长发长发 育要 求的水分条件不同根据当地气候 条件,选择选择 适 当的农农作物品 种、耕作制度自 然 条 件地 形坡度大于18就不 利于发发展种植业业 ;山地自然条件的 垂直分异使农农作 物的分布随海拔有 所不同平原适宜发发展种 植业业,坡度大于 25的山地不得 发发展种植业业,宜 发发展牧业业或林业业自 然 条 件土 壤土壤的酸碱性、 肥力、土层层的厚 度、土壤的质质地 等都对农业对农业 生产产 有影响根据不同的土壤类类型 ,发发展适宜生长长的 农农作物(酸性土壤适 宜种茶树树、柑橘,碱 性土壤宜种甜菜、沙 棘、枸杞)水 源是干旱、半干旱 地区发发展农业农业 生 产产的决定性因素在释释水量少于250毫 米的地区,农业农业 布 局在河湖水、地下水 、冰雪融水丰富的地 方社 会 经经 济济 条 件市 场场市场场的需求量最 终终决定了农业农业 生产产的类类型和 规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场动态 ,发发展市场场需求 的农农作物品种交 通 运 输输影响商品农业农业 的 区位,此类农类农 业业必须须有快捷便 利的交通园艺业艺业 、乳畜 业业等应应布局在交 通运输输方便快捷 的地方 政 府 政 策政府制定相应应的 政策,直接干预预 农业农业 生产产响应应政府决策, 在政策规规定的范 围围内发发展农业农业 生产产技 术术 条 件机械机械代替人力和畜 力,使劳动劳动 生产产率 大大提高技术术条件 的发发展和 改进进,通 过过影响自 然条件和 社会经济经济 条件而影 响农业农业 区 位的选择选择化肥 良种促进进了农业农业 的产产出冷藏扩扩大了农产农产 品的销销 售范围围三、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农业区位选择更多地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 发展变化。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做 是相对不变的,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 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对农业区 位的选择,更多的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 展变化。2市场区位及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 为突出。 (1)市场区位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例如,城市(市场)的发展带动了郊区农业的形成和 发展,就体现了市场区位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如下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