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一节出自岳麓版高中历史 政治文明历程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第25 课,新课。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 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 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 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 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 中发展。 设计理念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注重由易到难, 层层递进,整节课设计将以合作探究性 学习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的现代国际 意识。包括培养学生关注国际大事的习 惯、学会评析国际焦点、 关心全人类 的和平与发展等等。只有学生具备了大 视野、高角度,才会自觉养成人文精神 、自然精神和社会精神,并且这种精神 不会是狭隘的,而是超越了国界。这才 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真谛。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战后初期,世界格局呈现出美苏为主导的两 极格局。随着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腾飞、第 三世界的崛起以及中国的振兴等多股力量的发 展,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且,在20世纪80 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这一趋势不断加强。因而,本课在整个单元中 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前一课是它的大背景, 后一课是它的延续。(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欧共体形成的背景与三个步骤, 欧共体形成 的影响 (2)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背景及其原因、影响 (3)了解不结盟运动及中国振兴的历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层层设问、出示相关史料的方法,培养学生论从 史出的历史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欧共体兴起的原因和过程,体会“人类 从对抗走向对话,从单赢走向共赢”过程中的智慧。 (2)通过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史实,感受世界 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 展的特殊性。(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初中已 经涉及,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另外 ,本课内容与时事联系紧密,学生有学习 的兴趣,但对世界多极化的总体格局与发 展趋势缺乏认识。而且本课涉及知识比较 广泛,学生知识整体化把握能力弱,要注 意整合教材,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突出主 题。(四)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重点:欧洲走向联合 日本的崛起 依据: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2、欧共体的建立、日本 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带来极大的挑战,形成了资 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着两极格局,促使世 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难点:理解新兴力量崛起途径的多样性、过程的曲折性 依据: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 。此内容在教材中的叙述 不充分,学生难以理解。二、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 应该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所以,我采取问题 式教学法为主,辅之以讲解式、启发式和谈话式教学法 。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角度出发, 我围绕本课的重点、难点设置了若干问题贯穿于教学之 中。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自主合作探究,在教师的指导 帮助下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围绕学习目标,运用 丰富翔实的史料,并通过各种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引导 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史料研习法、阅读法、列表法 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这两幅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 教学过程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背景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 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 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 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 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 小毛驴丘吉尔。左图为遭到轰炸后的英 国著名大教堂考文 垂大教堂,它只留下了 建筑物的框架。英国人 民在清理战争废墟。二战后苏联势力的扩展二战后苏联势力的扩展二战后苏联实力的扩 展材料1: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都 已恢复到战前水平。五六十年代,西欧社会经济发展 迅速,国力上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呈现繁荣景象 ,联系也日益密切摘自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材料1说明了什么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西欧 国家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2: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 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 的附庸。 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第三种 力量。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2、过程欧洲煤钢联营原子能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3、影响国家或组织 1955年 1965年 1974年 美国 36.2% 31.3% 24.4% 欧共体 17.5% 18.7% 20.2% 材料一 美国与欧共体GDP占世界GDP总额的比重材料二 60、70年代美国与欧共体的出口方面对比 国家或组织 19651972年出口增长 率 1972年在资本主义出 口总额所占比重 美国80% 13.4% 欧共体150% 33.7% 材料三: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 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 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人的控制。196O年,法国试爆原子弹 成功。增强了法国的实力。1964年,法国又冲破美国设置的 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 一体化”机构。戴高乐领导下的法国与美国相抗衡,表明西 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材料四 :20世纪70年代,美国“决心用一种新的彬彬有 礼的态度来很好地倾听北约伙伴的意见”。二、日本的崛起1、原因内因: .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 因素。 .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 外因: .美国大力扶植。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2、表现日本新干线列车 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示意图2000年度国内生产总值535万亿日元,相当于世界第三位的德国的2.5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美国,约达35600美元至2000年底,对外纯资产(纯债权 )133万亿日元(约合11000多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和国际收支盈余国外汇储备世界上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已经达到了4038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德 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6个主要发达国家外汇储备总和的约1.5倍3、影响材料一: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朋 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 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 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过的那种挑战。引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二:2004年9月,日本首相 小泉纯一郎在纽约联合国总部 召开的第59届联合国大会上发 表讲话称,日本希望成为安理 会常任理事国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条件目的1、 2、时间地点影响1、 2、 3、四、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联合的原因与条件 (1)原因 欧洲的衰落 美苏的威胁 (2)条件 统一的历史渊源 经济的联系紧密 法德的和解 2、联合的过程 (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3、联合的影响 (1)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3)冲击两极格局二、日本的崛起 1、崛起的表现 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第二经济 国 2、崛起的原因(1)外因 美国的大力扶植 朝鲜战争的刺激 (2)内因 社会改革 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高度重视科技和教育 3、崛起的影响 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四、中国的和平崛起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板书设计教学效果检测反馈 1、 欧洲开始一体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优势地位的丧失 B.美国的经济政治渗透 C.苏联威胁的日益严重 D.欧洲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经济迅速发展2、欧共体成立时的主要出发点是( )A.保证自身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 展步伐B.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C.密切西欧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4、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的标志是( ) A. 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 B. 1956年南斯拉夫、埃及、印度三国首脑会议 C.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召 开 D. 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首脑会议3、 二战后,美日之间由经济上的扶植转为竞争,这 种变化反映出( ) A、美国有能力控制日益发展的日本 B、美国将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的据点 C、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都在恢复发展 D、美国独霸世界经济局面已一去不复返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