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鉴赏之鉴赏诗歌事物形象鉴赏诗歌的事物形象(物象) 一、概念:被作者人格化了的事物形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 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情感。二、答题步骤与思路:1、指出物象特征。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1)结合词语具体分析(2)把握物象的内在精神品格3、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节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 求(象征或托物言志)组织答案:本诗写出了( )的( )形象,这些特点在诗中的表现是( ),作者以( )为喻,托物言志,实写人的( )品质,表达作者( )感情。例析1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参考答案:全诗表面写了石灰的四个特点,即出 山之难、不怕焚烧、不怕破碎、一身清白。实则 作者以石灰作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 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请简要分析石灰的艺术形象请简要分析石灰的艺术形象例析2 早 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 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 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 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 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课内自练1 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 散作乾坤万里春。、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 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衬托(用冰雪衬托梅的坚毅)、对比(用桃李 对比以显示梅的高洁守志),表达了坚持理想操 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课内自练2: 马诗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 形象。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课外练习1 东栏梨花 苏轼梨花淡白柳色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诗人为什么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请 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诗人见梨花而“惆怅”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梨花盛开、柳色深青远是春末夏初之景,已暗含伤春之感;“人生看得几清明”便是直接感叹人生短促)课外练习2(2008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 法?(2分)参考答案: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运用了拟人手法。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参考答案: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 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 苦。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 境中的乐观者形象。课外练习3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2003年北京题)闻雁 (韦应物) 寒塘 (赵嘏)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考查诗体常识)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考查思想内容)(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考查形象)五言绝句思乡之情(或“秋思”)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 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思乡情。故诗人常借 雁来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课外练习4 北陂杏花 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高洁坚贞的形象(步骤一) 。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并以“作雪”和“成尘”为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来强调(步骤二) ,深沉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步骤三)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