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6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5页 / 共56页
第6页 / 共56页
第7页 / 共56页
第8页 / 共56页
第9页 / 共56页
第1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 麦哨作者简介 上海青浦人。民盟成员。1988年毕业于江苏广播 电视大学新闻专业。1968年高中毕业后赴乡下插队务 农,1971年参加工作,历任昆山市电信局的工人、市 文化馆创作干部、市广播电视局编辑、市文化局副局 长。昆山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昆山市委副主委,苏 州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1975年 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儿童 文学集十八双鞋、没有橹的小船,散文集 寻找另一半、水巷里的浮雕、世界屋脊的星 座、欲望漫思录、邻近上海、情感旋钮 、周庄、老墙等。儿童文学十八双鞋 获1981年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散文奖、中国作家协会 首届优秀儿童文学奖,吴中揽胜获1981年全国青 年旅游征文二等奖,归思获1987年萌芽文学 奖,文章麦哨等。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丰富生动的语言,感 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 的童年生活。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设疑自探1.自学本课生字,词语。2.理解课题,什么是“麦哨”?课文主要讲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3.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多么富有情趣。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对同学说说喜欢的理由。4、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什么意思?解疑合探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2.理解课题,什么是“麦哨”?课文主要讲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3.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多么富有情趣。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对同学说说喜欢的理由。4. 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什么意思?我会学:1.自学生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2.理解课题,什么是“麦哨”?3.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说 你喜欢它的理由。我会说:1.理解课题,什么是 “麦哨”?用“茅茅针”做的一种哨 子。2.画出你喜欢的句子, 并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茅茅针茅茅针, 又叫地茶叶 ,是茅 草 的花苞。 茅茅针土话 叫地茶叶,可以 吃,很有咬口, 甜嫩。麦哨麦是麦草,哨是指哨子 ,麦哨是指用麦草做的 哨子。麦哨是把麦秆当 作哨子来吹,其声音欢 快而柔美。生字、词语湖畔 兜肚 麦穗儿 裹着 嚼嚼 肺腑 撩起剥( )开 吮( )吸 直沁( )肺腑boshn qnsupnduujiofi flio词语盘点 麦哨:用麦秆做成的哨子。 擎:向上托,举。 茅茅针:茅草的嫩穗。 肺腑:比喻内心。和和h ( ) h ( hu( ) hu( )我会读:h ( )应和、附和、和诗和平、和好和面、和泥、和灰 和药、拌和 和了多音字剥剥b (剥削 )bo(剥皮 )应应yng (呼应、答呼应、答 应应) yng (应该、应当应该、应当 )乐乐l (欢乐欢乐)yu (乐谱乐谱)似似sh (似的似的)s (相似、相似、 似乎似乎)读准下面的多音字:1、一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 柔美。2、田野里,什么声响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 麦叶上掠过?3、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4、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了穗儿,那齐刷刷的麦 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 动的音符。5、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轻轻抽出,把茎放 进嘴里嚼嚼,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 尖直沁肺腑!河畔、伙伴、搅拌、绊倒 公爵、咀嚼 心肺、柿子 豆荚、大侠、狭窄、峡谷 绣花、引诱、透明、生锈 撩拨、瞭望、潦草、嘹亮麦哨田野湖畔田野同一地点2.理解课题,什么是“麦哨”?课文主要讲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课文通过写孩子在_、 _边割草、玩耍、边吹麦哨的情 景,写出了儿童的_、_ 、_,表达了作者对 _的赞美,对愉快乡间生 活的向往之情。田野湖畔 天真淳朴 可爱农村美丽景色段落大意 (12):以麦哨的声音引出疑问。 (36):描写孩子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 他们在这种天然运动场中游戏的情形。 (78):再次写了欢快优美的麦哨声。2.理解课题,什么是“麦哨”?课文主要讲什么?可以分为几部分?阅读思考 :认真默读36自然段,想一想 ,找一找,课文中描写了几个 画面?湖畔割草的孩子() 盛夏的田野()湖边玩耍的孩子()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的生 活是怎样的?从中感受到了什 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乡村的孩子 孩子的活动乡间的景色孩子的情感淳朴可爱丰富多彩美丽亲切热烈活跃“呜卟,呜卟,呜”拟声词,吸引读者注意 。这是什么声音呢?3.古人描写的乡村生活多么富有情趣。认真读读下面的课文,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找出自己最喜欢的部分,再对同学说说喜欢的理由。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 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 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外貌描写,突出了孩子的纯朴憨 厚。这是一个比喻句,这里把“脸蛋” 比作了“月季花”,这样形象生动的语 言,产生了一种意境的美 ,写出了孩 子们的稚嫩、可爱和充满生气。这是一个排比句,作者抓住了田间最具 代表性的几种作物:油菜、蚕豆、萝卜它们 不同颜色的花相继凋谢,各种形状的嫩芽刚 缀,为人们生动地再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田 间风光,也营造了丰收的喜悦气氛。金黄色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 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 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 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 子。 用词准确金黄色的油菜花谢了 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 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 卜花谢了,结 出了一蓬蓬的 种子。 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的新装 。 拟人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 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 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 ,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v2巩固v 简谱、五线谱对照表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 ,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 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 的音符。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麦芒”比 作“乐谱上的线条”,把“麦穗”比 作“跳动的音符”,既写出了丰收的 景象,又给人一种音乐的韵律美。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 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 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简直:完全如此。作者把“ 草地”比作“垫子”,运用对比、 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 茂密、柔软,写出了作者由衷的 赞叹。在玩耍时,你玩累了 ,喊渴了,喝的是什么?乡下的孩子们呢?剥开叶片,将茅穗儿连同茎 轻轻抽出,把茎放进嘴里嚼嚼, 吮吮,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 从舌尖直沁肺腑!剥开 抽出放进嚼嚼 吮吮这句话写出了制作麦哨 的过程,也体现了乡村儿童 的聪明与可爱。茅茅针4、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是什么 关系?“呜卟,呜卟,呜”田野里,什么声音和着孩子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一 声呼,一声应,忽高忽低,那么欢快,那么柔美。“呜卟,呜卟,呜”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 ,你呼我应,此起彼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 ,传得很远、很远 首尾呼应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你从中能感受 到什么?(我感受到乡村孩子在田野中无拘无束地快乐游戏。 )再读一读前后呼应的部分 想一想,哪欢快的麦哨声暗示 了什么?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 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 柔美、悠远、绵长。“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 一忽儿,四处都响了起来,你呼我应,此起彼 落.那欢快的哨声在撩起麦浪的东南风里, 传得很远很远” 读了这段话仿佛使你看到了 ,听到了 ,想到了 。 怎样从“欢快”“柔美”中体会出美?2、哨声之所以柔美是因为乡村的田野风 光美好,人景和谐,那种浑然天成的画面 有一种意境美。1、哨声之所以欢快是因为儿童的生活是 欢快的、无拘无束的,衬托了乡村儿童的 童年生活是美的,是一种自由之美。3、全文以哨声的“欢快”“柔美”为线索, 行文流畅,意韵悠长,又有一种音乐的韵 律美。1.首尾相呼,结构匀称。 2.修辞方法:对比、比喻、拟人 、排比等。 3.色彩描写。照应的种类和作用 前后照应:就是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这种呼 应可以给人首尾圆满,结构严谨的感觉。照应一般有以 下几种: (1)内容和标题相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常常是内容安 排多处和题目照应,或在恰当的地方直接、间接地点明 题意。 (2)行文中间照应。这种照应方法就是在文章前面写 事,后面行文交代前面所写事的结果,使内容相互补充 ,层层深入。 (3)结尾与开头照应法。在文章的结尾处对开头交代 的事情作必要的提及,使文章首尾一致,成为有机的整 体。 三 在比喻句后面的括号里打上钩。 A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晶莹的细汗,犹 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 B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 ) C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的新装。 ( ) D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 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 E这草地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 )脸蛋 月季花 豆荚小指头麦芒乐谱上的线条 麦穗儿音符 草地天然的运动场 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是浓阴。金黄的油菜花谢 了,解除了秘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 写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 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 耀眼的浅黄色新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 的穗儿,那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 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练习:读段,完成后面的习题 。1、这段话中描写了田野里的( )、( )、 ( )、 ( )、 ( )、 ( )、 ( )、 ( )。2、这段话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3、请用虚线划出该段中的拟人句。并仿写一句:用直线划出该段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油菜花 嫩荚蚕豆花豆荚萝卜花种子麦秆 麦穗鹅黄嫩绿、金黄、 黑白相间、雪白、浅黄色。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是浓阴。金黄的 油菜花谢了,解除了秘密的嫩荚;黑白 相间的蚕豆花写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 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 蓬的种子。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 装。每根麦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那 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 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1、这段话中描写了田野里的( )、( )、 ( )、 ( )、 ( )、 ( )、 ( )、 ( )。2、这段话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有:3、请用 划出该段中的拟人句。并仿写一句:用 划出该段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油菜花 嫩荚蚕豆花豆荚萝卜花种子麦秆 麦穗鹅黄嫩绿、金黄、 黑白相间、雪白、浅黄色。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芽苞初放。转眼间,到处是浓阴。金黄的 油菜花谢了,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