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1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页 / 共61页
第6页 / 共61页
第7页 / 共61页
第8页 / 共61页
第9页 / 共61页
第1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I摘摘 要要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科研成果能否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关系到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水平。中外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和实践表明,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振兴与繁荣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然而,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作模式因地域和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孵化器运作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针对经济、科技、教育等具体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本文在科技企业孵化器相关理论和具体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国情分析了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运作模式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并根据实证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各区域的解决方案。首先,本文介绍了孵化器的起源、特征和运作流程,总结了孵化器产生和运作的理论基础;其次,探讨了国内外孵化器发展的现状、趋势、类型,并重点从政府作用、服务设施及人员投入、所提供的服务内容、资金来源几个角度对中美两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国外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和运作模式对我国的启示,总结出适合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方向;最后,选取全国 31 个区域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地区科技成果孵化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各地的主成分得分,并按聚类分析结果分别提出适合我国五类区域的孵化器运作模式。 研究显示,我国科技成果孵化状况并不平衡,各类区域间的差异较明显,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运作模式以实现孵化器的公司制专业化运作,从而有力地推动科技进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 科技企业孵化器 运作模式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IIAbstract In knowledge economy er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newed everyday. How to transform science 创业孵化集团的出现(20 世纪 90年代后期)17。 以色列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短短的十几年中成长迅速,成绩骄人,带动了以色列的高新技术产业,被誉为“中东的硅谷”。Leora 等(2005)对以色列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服务网络和孵化器发展进行了案例研究26;田川、姚福根等总结和分析了以色列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成功经验,如实行原始股权的根本激励政策;制定有效可行的评价指标;优化项目孵化后的良好政策和环境等27。 12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实践研究伴随着 1987 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出现就开始了,以武汉东湖创业中心为起点,初衷是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自科技企业孵化器创立以来,都一直是从事科技管理、科技政策研究者和科技产业界关注的热点课题,以科技部火炬中心和省科技厅、市科技局为代表的科技管理部门、高技术创业中心和高等院校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学者组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基本的研究队伍。科技部确定两报一刊即高新技术产业导报、科技日报和中国科技产业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成果的发表园地。一些创业中心也会同相关专业机构开展自身发展战略的课题研究,如我国第一家专门研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机构厦门大学科技企业孵化器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报告,创业中心专业委员会委托上海科技创业杂志完成的中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成功企业案例报告等等6。 据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我国的发展史,学术界通常把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19881999 年的事业化发展阶段,2000 年至现在的由事业化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转型期。钱平凡、李志能将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经历细分为五个阶段 11 17,即研究试验阶段(19871988 年)1987 年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开展了在我国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可行性研究课题,以国家科委下发的关于开展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的通知和武汉东湖创业中心的成立为标志,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在我国开始兴起。初创阶段(19891993 年)国家科委提出了“服务为主,开发为辅”的工作方针,孵化器的基本工作方式是从项目孵化入手。发展阶段(19941995 年)我国创业中心已发展到 73 家,并成立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服务中心专业委员会。 提升阶段 (19961998) 1996年 11 月国家科委在重庆召开全国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制订了创业中心“九五”计划和 2010 年发展规划。新阶段(1999 年至今)1999 年全国创业服务中心工作会议召开;2000 年在上海召开的世界企业孵化器与技术创新大会,标志着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2003 年 9 月,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议试点城市工作座谈会在武汉举行,就城市孵化器体系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32.3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作模式研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运作模式研究 西方学者通常将科技企业孵化器分为四种类型:BICS(Business Innovation Centres)、UBIS(University Business Incubators)、IPIS(Independent Private Incubators)、CPIS(Corporate Private Incubators), 他们认为管理模式的研究应该因类型而异, 同时,因为现实远较理论模式复杂,因此在模式的选择和应用上应该考虑到以下一些因素:各孵化企业的类型、所属门类、投资主管方的不同;入驻企业的不同;市场的目标区域不同;企业成长阶段的不同;盈利方式的不同等等差异,并在构建的服务平台内进行整合、优化。所以运作模式的研究通常是就以上四种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种或几种分别做出了详细地论述。其中,Hansen 等 (2000)就孵化器的网络化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28;Zedtwitz(2002)将科技企业孵化器分为几个类别,并分别对其运作模式管理进行了研究29;Grimaldi 等(2001)就大学孵化器即 UBIS 的运作模式进行了案例研究30;Mian(1997)也就 UBIS 的框架运作模式进行了评估研究31。 我国现阶段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模式研究,多为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区域性实践经验进行对比和分析,对实践操作进行提炼和推广。顺应科技企业孵化器自身的演变和所处社会环境不断发展的大趋势,我国近年来涌现出大量新的追求盈利的公司制运营模式。比较有影响有特色的包括:以孵化项目为基础建立内企的清华同方的技术创新模式;拥有孵化器专家系统的大连永兴生物医药孵化器模式;我国唯一的以无园区孵化器体系建设为特征的孵化模式重庆“峡光模式” ;武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与房地产相结合的产权式孵化器模式 SBI, 另外还有生物医药孵化器的合同研究机构模式 CBO。 伴随着这些科技企业孵化器实践轰轰烈烈地展开,我国关于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实证研究成绩也非常显著,以张景安、颜振宁、马凤岭、龚伟、景俊海、王德禄、欧庭高等为代表,已有十余本专著问世,就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背景、经历阶段、发展现状、发展成效、发展动向、运行机制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较有影响力的包括张圣恩、孙俊科、梁泽人,专门针对风险投资型孵化器模式进行了研究,认为我国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难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是14科技成果转化前期引导资金的严重匮乏。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建立风险投资机制,是孵化器的核心功能,也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重新定位并有所作为的战略选择32。任惠红论述了我国孵化器的产生、发展与现存管理模式主要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从政府行为、孵化起点、侧重点、孵化过程、毕业企业的标准、创业中心与进驻企业的关系等角度展开详细论述33。钱平凡等针对美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四个发展阶段企业组织创立阶段、从单个孵化器转向孵化系统阶段、孵化器的企业化运作阶段、创业孵化集团的出现阶段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具体科技企业孵化器运作模式17。田川、姚福根总结了以色列三者(发明者或创业者的项目、政府的资助与孵化器的服务)紧密结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运作模式原始股权的根本激励政策、有效可行的评价指标、优化项目孵化后的环境27。胡艳,陈云在理论上从功能互补、出资方式和组建公司等方面探讨了 6 种可能的企业孵化器与风险投资协同发展模式34。吴其川、施勇峰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较有影响的孵化器管理模式,包括 CRO 创业服务模式、SBI 产权创业中心模式、清华同方技术创新模式、美国企业孵化器的租金财务平衡模式、 以色列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公司参股模式等35。以上这些研究为我国各地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运作模式提供了参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153 国内外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及运作模式对比国内外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及运作模式对比 3.1 国内外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 3.1.1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历程 自从 1959 年世界上第一家企业孵化器“贝特维亚工业中心”诞生起,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全世界的运作已历时近五十载。在全球,中外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实践表明,孵化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振兴与繁荣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实践开始于 1987 年武汉的东湖创业服务中心。我国孵化器的发展历经19881999年的事业化发展阶段, 2000年至现在的由事业化向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转型期及 2000 年以后的完全市场化阶段,在北京北航天汇科技孵化器等 11 家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宁波市科技创业中心等 109 家国家创业中心的带领下,时至今日,目前已经步入稳定发展期,如表 2-1 所示。经过 19 年的发展,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将科技资源迅速高效转化为生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创造就业机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功能和潜力36。 表 3-1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概况(19962004)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科技企业孵化器(个) 80 80 77 110 164 324 436 489 500 场地面积(万平米) 56.6 77.4 88.4 188.8 339.5 634.7 776.1 1937.3 1515.1 在孵企业数(个) 2476 2670 4138 5293 8653 14270 23373 31385 33213 当年新孵化企(个) 703 807 1244 1711 2866 5686 8502 9891 8933 在孵企业人数(个) 37810 45600 68975 91600 143811283551414995 553400 552411累计毕业企业(个) 648 825 1316 1934 2790 4281 6927 9565 11718 16目前我国已有各类企业孵化器近 500 家,在数量上仅次于美国。其中,经过对上报的 469 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统计,现有孵化场地总面积达 1515.1 万平方米,在孵企业 33213 家, 在孵企业从业人员 552411 万人, 累计毕业企业 11718 家。 2004 年,全国创业中心共拥有孵化基金总额 67 亿元;在 6780 名创业中心管理人员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人员的比例是 11.3%; 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内企业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 800 项,获得资助金额 9 亿元;目前在孵企业申请专利 12134 项,其中发明专利 3548 项。 在数量大幅上涨的同时,我国企业孵化器的类型,也正在从最初的综合技术型孵化器向包括软件孵化器、生物孵化器、农业孵化器等专业孵化器和包括国际企业孵化器、大学孵化器、海外留学人员创业园等特殊对象性孵化器以及非技术型孵化器等多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集中表现为以下良好发展态势。 1)专业化 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批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