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徐志摩作者及背景:徐志摩(18961931),浙 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 、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 。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 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 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 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 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 。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 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 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 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 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 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 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 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 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 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 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 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 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 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 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 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 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 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 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储安平曾在悼志摩先 生一文中说:“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 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彩色和轮廓,仍不能算完成它建筑上的 艺术。”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 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 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胡适说得 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 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诗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 。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 旅游归国途中的中国海上。“康桥“即 “Cambridge“(今译“剑桥“),诗人关于它的 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国后,有诗 康桥,再会罢,1926年,二次旅游该国后 ,又有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可看出诗人 对康桥的感情是十分深切的。究其原因,一方 面康桥充满了这位浪漫诗人所需的古老、宁静 ,充盈梦幻色彩的氛围,另一方面是康桥是诗 人一生“真愉快“时光的所在。 讨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 是数 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 记得有哪些诗词?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 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 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 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 情。” 例如:讨论:如果我们把这些诗 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比一下 ,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 一样呢?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A、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 ,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 哪些?B、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 作用?云彩,金柳,柔波, 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 景物。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 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 ,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 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 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 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 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 ,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 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 ,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 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从诗歌的形式入 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 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 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 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 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 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 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 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 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 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 ”“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 面美,给人以立体感。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 ,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A、 押韵 韵脚为:来,彩;娘, 漾;摇,草;虹,梦;溯,歌;箫, 桥;来,彩。 B、 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 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 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 结构形式。建筑美 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 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 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 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 一,给人以美感。 沙扬娜拉 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场娜拉! 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比较赏析这是诗人随泰戈尔访日后的感 怀之作。诗人捕捉到的是女郎道别时 一刹那的姿态,“温柔”、“娇羞” 、“蜜甜的忧愁”准确地传达出少女 楚楚动人的韵致以及依依惜别的情怀 ,“不胜凉风”的水莲花的比喻也恰 如其分,最终使诗人对日本之行的观 感定格在“水莲花”般的少女“一低 头”的温柔之中。 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 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 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 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这些物象(云彩等)寄托着诗人的感 情,这种有着诗人感情的物象即是诗 歌的意象。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