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三 沉积岩的肉眼观察鉴定,(一)目的与要求 认识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和主要矿物成分特征;掌握岩石的肉眼鉴定方法和步骤。(二)仪器用具 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盐酸溶液、岩石标本、笔记本等。,(三)原理方法颜色:反映岩石本身的物质成分、沉积环境及成岩后的次生变化,。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岩石中所含色素(染色物质)。沉积岩的颜色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原生色:包括继承色和自生色。继承色:主要取决于岩石中所含矿物碎屑的颜色,常为碎屑岩所具有,如长石砂岩呈红色是继承了母岩中红色长石颗粒的颜色;自生色:是在沉积成岩阶段由自生矿物造成的,为大部分粘土岩、化学岩所具有。 次生色:是在沉积岩形成后由于次生变化而产生的,如在露头上海绿石砂岩常被风化成黄褐色、褐红色等,结构(texture) 指岩石组分的大小、结晶程度、形态及其排列方式等微观特征碎屑结构、:母岩风化和剥蚀的碎屑物质,经搬运、沉积、胶结而成的岩石叫碎屑岩。碎屑岩的结构叫碎屑结构。通常由两部分物质组成,即碎屑物质和胶结物质泥质结构:是指由极细小的粘土质点所组成的、比较致密均一和质地较软的结构。化学结构和生物结构:由各种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沉淀而成的沉积岩常具有化学结构。如某种化学成分沉淀后,在一定条件下常同时结晶,形成等粒结构。如果晶粒很细,肉眼看来往往具有致密均一的特征。有时在岩石中含有大量的生物遗体(如珊瑚礁、软体动物的外壳等)或生物碎片,形成各种生物结构。,碎屑结构:即碎屑物被胶结而成的一种结构。碎屑颗粒大小(称粒级)粒径大于2mm为砾状结构粒径介于2005mm为砂状结构粒径介于005-0005mm为粉砂状结构。碎屑颗粒的磨圆度 具砾状结构的岩石颗粒为次圆状、圆状、极圆状的定为砾岩,颗粒为次棱角状、棱角状的称角砾岩。颗粒的分选程度,即颗粒大小的均匀程度,它常反映一定的沉积环境和搬运介质情况。,胶结物硅质(二氧化硅)铁质(氧化铁和氢氧化铁)钙质(碳酸钙)泥质(黏土物质)火山灰等。 在一种岩石中可以有不只一种的胶结物,如钙质和泥质、铁质和硅质等混合胶结。胶结物成分对岩石的颜色和坚固性有较大影响,以硅质胶结最为坚硬;铁质胶结则为红、褐色,胶结较硬;钙质胶结石质较致密,但硬度不高,且易被溶蚀(遇盐酸起泡反应);而泥质胶结较松软,易剥落。,构造:指沉积岩各组分在空间的分布、排列和充填方式。一般包括层理、层面构造和层内构造层理构造:由岩石的成分、颜色、结构等在垂直于沉积层方向上的变化所形成的一种构造现象层面构造:指岩层表面呈现出的各种构造痕迹,沉积岩中常见的层面构造有波痕、冲刷痕迹、泥裂等结核构造:在沉积岩中常含有与围岩成分有明显区别的某些矿物质团块。形状有球状、椭球状、透镜体状、不规则状。内部构造有同心圆状、放射状等。大小不一,分布呈层状或顺层呈串珠状生物遗迹构造:古生代以来的沉积岩中,常常保存着大量的种类繁多的生物化石,这是沉积岩区别于其它岩类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内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