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崇红、尚新、团圆、吉祥”这四个观念是中国人年俗的深刻内涵。“崇红”即崇尚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红色是一种具有强烈生命意 义的色彩,因此人们过年要贴春联、红窗花,还要穿红挂绿扭秧歌,本命 年的人要穿红裤衩。这些都表达了人们的生命意识,并祈求以红色来杀伤 邪恶。“尚新”就是崇尚新物,过年时尽可能通过以新物代替旧物,来迎接 新生活。除夕夜大人小孩都换上新衣服和鞋袜,连最穷的人家也要买把筷 子表示迎新。这体现了人类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团圆”的观念是中华民族不忘祖先、尊老爱幼、团结凝聚等优良传 统的体现。而崇尚“吉祥”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所以过年期间,人 们说话做事尽可能体现“吉祥”如春节期间在饮食上,菜要成双,不许出 单,最少也要八个菜;菜肴必须有鱼和鸡(分别代表龙、凤)。同时说话 做事有许多禁忌,比如打碎了碗碟不能说“打了”要说“岁岁平安”;爆 竹没响不能说 “臭了”要说“ 平平静静”;饺子煮破了不能说 “破了 ”要说 “挣了” 地域文化与人口地域文化与人口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第四节“ “我国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我国农村传统上愿意多生孩子,并且愿 意要男孩,这是受当地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意要男孩,这是受当地传统农业文化的影响。 当今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有不少不愿意要孩子或当今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有不少不愿意要孩子或 不愿意早要孩子,也是现代大城市文化的影响不愿意早要孩子,也是现代大城市文化的影响 。” ”1. 1. 以上文字材料揭示了人口发展受什么因素以上文字材料揭示了人口发展受什么因素 的影响?的影响?2. 2. 什么是文化?它可以分为哪两大类?什么是文化?它可以分为哪两大类?文化传统文化传统3. 3.从以上两个地区的文化现象看,文化有从以上两个地区的文化现象看,文化有 没有地域差异呢?如果有,这种地区文化的没有地域差异呢?如果有,这种地区文化的 差异现象称为什么?差异现象称为什么?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 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总和。前者称为物质文化,后 者称为精神文化。一、文化二、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文化”不单是指语言、文字、知识 、学问、艺术,而是广义的概念,还包括有观念,风 格,思维方式等等。在这种观念,思维方式影响下, 各地的语言、文字、宗教、艺术、建筑、生活用具、 生产工具、服饰打扮、生活习惯等都各有特色。从而 体现各地的风貌,平时说的“风土人情”,实质上就是 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 化现象。 街头的雕塑泰姬陵(印度)泰姬陵(印度)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埃及)吴哥古迹(柬埔寨)吴哥古迹(柬埔寨)那达慕大会(内蒙古)那达慕大会(内蒙古)江南稻田江南稻田菲律宾梯田菲律宾梯田雅典卫城雅典卫城傣族人家的竹楼客家土楼湘西凤凰古城希腊民居故宫凡尔赛宫荷兰水城威尼斯我国境内不同清真寺建筑风格差异新疆宁夏黑龙江河南藏民的拜佛藏族的天葬约旦庙宇约旦庙宇尼泊尔男人的装扮藏族服饰澳大利亚街景江南小镇的小饭店江南水乡的早晨摩梭族女人和船苗族服饰三、地域文化与人口 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种族和在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种族和 民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这种差民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文化差异。这种差 异对于人口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像婚姻异对于人口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像婚姻 、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就很大。而婚俗、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就很大。而婚俗、 宗教等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宗教等对人口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人人 口出生率口出生率来实现的。来实现的。外国文化与人口zz婚俗中包含着许多影响出生率的内容,例如初婚年龄婚俗中包含着许多影响出生率的内容,例如初婚年龄 的大小、婚姻的稳定程度等。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非的大小、婚姻的稳定程度等。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非 洲、印度等),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这意洲、印度等),早婚之风盛行,初婚年龄偏低。这意 味着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味着妇女生育年龄提前,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 距缩短,从而加快了人口的增长,在许多发达国家,距缩短,从而加快了人口的增长,在许多发达国家, 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者司空常见,这显然可以降低人晚婚乃至不婚、不育者司空常见,这显然可以降低人 口的出生率。在许多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够稳定,口的出生率。在许多西方国家,婚姻关系不够稳定, 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离婚率较高,再婚现象较多。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 一般会降低出生率。一般会降低出生率。zz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为了扩大势力,世界上主要宗教一般都不反对人口 繁殖。例如,在天主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是世界上繁殖。例如,在天主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是世界上 出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出生率最高的地区之一。材料一:材料一:爱尔兰人口约爱尔兰人口约374.4374.4万,是欧盟中人口密度最小万,是欧盟中人口密度最小 的国际之一,首都都柏林。早在的国际之一,首都都柏林。早在19261926年,爱尔兰妇女的年,爱尔兰妇女的 平均婚龄便高达平均婚龄便高达29.129.1岁,超过了当代提倡晚婚的其他所岁,超过了当代提倡晚婚的其他所 有国家。根据有国家。根据19511951年的人口普查,年的人口普查,5050岁女性从未结过婚岁女性从未结过婚 的占同龄女性的的占同龄女性的26%26%,在爱尔兰,由于女性晚婚而少数,在爱尔兰,由于女性晚婚而少数 的孩子,在数量上超过因避孕而少生的孩子。的孩子,在数量上超过因避孕而少生的孩子。材料二:材料二:约约85%85%以上的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他们是以上的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他们是 避孕为不道德的行为,反对节育和堕胎。近年来菲律宾避孕为不道德的行为,反对节育和堕胎。近年来菲律宾 人口快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人口快速增长,自然增长率为2.36%2.36%,每年约有,每年约有170170万婴万婴 儿出生,按这种速度,菲律宾在未来的儿出生,按这种速度,菲律宾在未来的3030年内人口将增年内人口将增 至至1.71.7亿左右,比现在翻一番。亿左右,比现在翻一番。1. 1. 以上文字材料说明了什么?以上文字材料说明了什么?2. 2. 哪些文化差异对人口出生率有很大的影响?分别如何影响?哪些文化差异对人口出生率有很大的影响?分别如何影响?结合教材回答,填写下表。结合教材回答,填写下表。影响影响 文化差异文化差异现现现现 象象对对对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影响 发发发发展中国展中国 家家发发发发达国家达国家发发发发展中国家展中国家 发发发发达国家达国家婚婚俗俗初婚初婚 年年龄龄龄龄 大小大小 婚姻婚姻 稳稳稳稳定定 程度程度 宗宗 教教早婚,早婚, 生育时生育时 间延长间延长晚育,晚育, 甚至不甚至不 婚不育婚不育稳定稳定不稳定不稳定 ,离婚,离婚 率高率高提高出提高出 生率生率降低出降低出 生率生率提高出提高出 生率生率降低出降低出 生率生率提高出生率提高出生率为扩大势力,一般不为扩大势力,一般不 反对人口增长反对人口增长中国文化与人口1.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 影响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婚姻观婚姻观在人口相对不足的古代农业社会,在人口相对不足的古代农业社会, 早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的增殖;早婚早育有利于劳动力的增殖;在当代,人口压力十分沉重,适当在当代,人口压力十分沉重,适当 晚婚有利于降低生育率晚婚有利于降低生育率影响人口出生率资料:我国封建时代有早婚的习俗,唐朝男十五、女我国封建时代有早婚的习俗,唐朝男十五、女 十三听婚嫁;宋明清时期男十六、女十四可以嫁娶十三听婚嫁;宋明清时期男十六、女十四可以嫁娶 ;我国台湾;我国台湾“ “民法典民法典” ”规定:规定:“ “男未满十八岁,女未满男未满十八岁,女未满 十六岁者,不得结婚。十六岁者,不得结婚。” ”我国我国19501950年婚姻法规定的法年婚姻法规定的法 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这与当时的政治、定婚龄为男二十岁,女十八岁。这与当时的政治、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接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接 受能力相适应。受能力相适应。19801980年修改婚姻法时,一方面考虑年修改婚姻法时,一方面考虑 适当提高法定婚龄有利于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工适当提高法定婚龄有利于广大青年的身心健康、工 作和学习,以及计划生育工作;同时也注意到法定作和学习,以及计划生育工作;同时也注意到法定 婚龄过高,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也脱离群众、婚龄过高,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也脱离群众、 脱离农村实际。因此规定脱离农村实际。因此规定“ “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 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生育观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以后: : “ “ 只生一个好只生一个好” ” “ “男男 女都一样女都一样”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国传统农业社会: : “ “多子多福多子多福” ” “ “不孝有三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无后为大” ”影响人口出生率“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出自出自孟子孟子 离娄上离娄上 。原文是:。原文是:“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 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十三经注疏十三经注疏中中 在在“ “无后为大无后为大” ”下面有注云:下面有注云:“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于礼有不孝者三,事 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 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 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 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 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 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 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职业观中国传统农业社会: “学而优则仕” “仕、农、工、商”改革开放以后: “全民皆商” 影响人口迁移居住观中国传统农业社会: “安土重迁” “父母在,不远游”改革开放以后: “四海为家” 影响婚姻的范围、人口的身体素质、 文化素质、人口迁移学生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并回答:推动上述变化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推动这些变化的根本动力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社 会生产方式的进步,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进步使中 国传统人口文化中的一些陋习被逐渐革除,代表先 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秀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具体来说,我国传统人口文化中被逐渐革具体来说,我国传统人口文化中被逐渐革 除的陋习和发扬光大的文化有哪些?分别有何除的陋习和发扬光大的文化有哪些?分别有何 积极意义?积极意义?变变变变化化 人口文化人口文化逐逐渐渐渐渐革除革除 的陋的陋习习习习发扬发扬发扬发扬 光大光大的文化的文化积积积积极意极意义义义义婚俗制度婚俗制度生育生育职业选职业选职业选职业选 择择择择人口流人口流动动动动早婚早育早婚早育晚婚晚育晚婚晚育推迟生育年龄,缩短推迟生育年龄,缩短 生育时间,降低出生生育时间,降低出生 率,减轻人口压力率,减轻人口压力 多子多福多子多福 多育多子多育多子 重男轻女重男轻女只生一个好只生一个好 男女都一样男女都一样 少生、优生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