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三章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内容第四节一、交通运输与聚落二、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三、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交通运输与聚落(一)交通运输概述1、概念:2、作用:3、方式:4、现代交通运输的特点: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 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 门的纽带。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种类齐全,方便快捷,经济安全;高速化、网络化、全方位。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比较项较项 目排列顺顺序运量由大到小:海运、铁铁路、河运、公路、航空 投资资由大到小:铁铁路、公路、航空、河运、海运 运费费由高到低:航空、公路、铁铁路、河运、海运 速度又快到慢:航空、铁铁路、公路、海运、河运 灵活性由大到小:公路、航空、铁铁路、河运、海运 效率由高到低:海运、河运、铁铁路、航空、公路 连续连续 性有好到坏:铁铁路、公路、航空、海运、河运 稳稳定性由大到小:铁铁路、公路、河运、航空、海运 航空:适合贵重、急需、数量不大的货物运输; 公路:适合短途、量小及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运输; 铁路:适合远程、量大、不急需的货物运输; 水运:适合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的货物运输。知识拓展(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交通便利的地方,利于开展商贸活动,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如:河流入海口或干支流汇合处有利于形成较大城市。图示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较 大 城 市大量人流大量物流商贸 活动 频繁交 通 便 捷交通枢纽干支流交汇处大河入海口较 大 居 民 点利于 商贸 活动 开展交 通 便 利人流多 物流多聚落(三)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古代 北方:南方:现代:不同历史时 期交通运输 方式不同, 聚落空间分 布形式不同带状临水分布水路船南方团块状陆路干道附近陆路马车北方聚落形状聚落分布交通方式交通工具地区我国古代南北方交通差异与聚落分布差异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聚落临水分布呈带状陆路干道附近形成聚落 团块状二、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一)河流与城镇的分布关系密切1、古代著名大城市与河流城市多诞生于河流中下游平原。 2、世界城市分布与河流河流两岸冲积平原地区城市相对密集。3、我国城市分布与河流从我国城市的发展来看,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湖、沿河 、沿海发展起来的。(二)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市布局和发展的影响1、铁路交通的发展可以促进沿线城市的崛起和繁荣如湖南株洲、怀化;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陕西宝 鸡;安徽蚌埠;内蒙古二连浩特就是在铁路交通的基 础上发展起来的。点击查看大图株洲石家庄郑州宝鸡蚌埠怀化二连浩特再如:京沪线(北京-上海)和京九线(北京-香港 九龙)的建成,铁路沿线的城市迅速发展壮大。京沪线规划中的京沪东线京九线2、公路运输的发展和普及,城市之间的交流大为加强, 促进了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发展。3、水运条件的变化影响沿河城市的发展如:津浦铁路(京沪线的一段自天津到江苏的浦口)建成后,江苏的 淮阴和山东临清的发展势头明显减弱; 广西的梧州是重要的水运枢纽,在湘桂铁路(湖南衡阳-广西凭祥)建 成后,其地位被广西的南宁、柳州和桂林超越。(1)水运地位的下降导致沿河城市的发展势头减弱(2)河道的淤塞导致沿河城市的发展减缓如:京杭运河淤塞江苏扬州、山东济宁、聊城发展减缓三、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1、商业中心与商业网点商业中心: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商业网点:即商业中心之下的若干个商店,就构成商业网点。要知道:地区的商业中心是一个城市,而城市的商业中心是商业街或商业小区。2.3、交通运输的差异与商业网点的分布差异 商业业网点 分布网点 密度原因交通线线路差异 及原因 山 区沿河流谷 地分布稀少河谷地带带是山区交通相 对对便利、人口相对对集中 的地区,所以,网点多沿 河谷分布;由于人口少, 交通闭闭塞,商品流通难难 以建立和发发展,所以密度 小山区受地形限制 ,多沿河谷和山 间间谷地布局, 线线路曲折。平 原集中分布 在城市主 要交通线线 附近密集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人口 稠密,交通便利,商品流 通便捷。平原地形开阔阔平 坦,道路直线线延 伸。答案: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使本区的 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交流活跃,商贸活动频繁,这就要求各 聚落之间要有各种形式的交通联系,从而促进交通网络的形成和 发展。2、我国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克服了哪些不利的自然条件?答案:克服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环境脆弱等不利的自然条件。 地区聚落形态态特征成因北方多平房、有院落,多大型聚落,呈团团 块块状,形态态比较规则较规则 ,道路呈棋 盘盘式,聚落密度较较小地形平坦开阔阔,以旱作农农 业为业为 主南方多斜顶顶、无院落,沿河道、铁铁路、 公路分布,多呈带带状布局,以中 小型聚落为为主,聚落密度大,团团 状、带带状聚落各占一定的比例河网密度较较大,以水田为为 主答案:上海、广州都位于河流入海口,大量的人口、货物在此集散,与 海运相连,且经济腹地广阔,交通位置重要。武汉、重庆位于河流汇合 处,交通便利,大量人口、货物在这里集聚、中转,商贸活动频繁。黄 河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有的年份断流时间很长,航运价值小。河口处 大量泥沙沉积,建港条件和海运能力极差,且黄河下游历史上多次改道 ,洪水泛滥成灾,因此入海口未形成大的城市。答案: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密集,交通线路稠密,而西部地区城市稀少, 交通线路分布稀疏。便利的交通运输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城 市的分布和发展也刺激了交通的发展和交通网络的形成。 山区受地形限制,多沿河谷和山间谷地布局,线路弯曲。平原地形开阔平坦,道路布局平直。答案:山区商业网点沿河流谷地分布,密度小。原因是:河谷地带是山区交通相对 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所以,网点多沿河谷分布;由于人口少,交通 闭塞,商品流通难以建立和发展,所以密度小。平原商业网点集中分布在城市主要交通线附近,密度大。原因是:平原地区 地形平坦,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商品流通便捷。答案:课后练习运距BBDC课后练习课后练习小于山区自然条件差,人口少,交通不便流动服务固定商业 人口少,货流量小利A公路和河流公路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