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5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5页 / 共65页
第6页 / 共65页
第7页 / 共65页
第8页 / 共65页
第9页 / 共65页
第1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绪论 文学与影视的互动 一、小说和电影的关系一、小说和电影的关系(一)经济上的强强联手 我们通过两部有影响的影片断背山(同名小 说改编,获第78届奥斯卡奖)和茉莉花开( 苏童妇女生活改编),来具体论证小说与电 影这两种不同艺术形式在艺术上相得益彰和经济 上的双赢局面。1、男人的故事:断背山 它主要讲述这样一个真爱难以忘怀的故事。断背山:又译断臂山,是李安根据美国 作家普利策奖得主安妮普罗克斯发表在1997年 10月13日纽约客杂志时上的短篇小说断背 山改编而导演的。背景是美国怀俄明州。讲述 了两个美国牛仔相爱,却迫于社会压力结婚生子 ,他们从年轻演到中年,彼此的感情牵扯长达20 多年,部分娱乐媒体更直接以“西部同性恋史诗” 称呼本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 片中的两个主人公,ENNIC和JACK。ENNIC沉郁寡 言, JACK外向活泼,真的是很般配的一对。故事 从两人19岁初遇开始讲起,一直到JACK死去,沧 桑的ENNIC怀着对爱人的思念黯然神伤而结束, 两人20多年来的感情经历,留下诸多遗憾 其实,断背山讲述的并不仅仅是性(也就是 有守旧者觉得恶心的部分,事实上,影片中性的 部分微乎其微。),而是关于爱:一种犹疑而备 受阻碍、最终化为心底悲哀的爱。 主题是爱。那么,影片是怎样表现爱的呢?不是 花前月下的卿卿我我,不是无病呻吟的哀怨缠绵 ,而是用一种更大气、更深沉的方式去表达。2、女人的故事:茉莉花开 A、简介茉莉花开是张献根据苏童的妇女生活 改编,由侯咏在2006年导演,章子怡、陈冲、 姜文、陆毅等著名演员出演的一部以上海为背 景,描写了分别生活在三十年代、五十年代和 八十年代的茉、莉、花三位女性的爱情与婚姻 的故事片,编导以独特视角展现了二十世纪中 国的历史变迁和女人的命运。B、小说到电影 从叙事学的视野来看电影茉莉花开对 小说妇女生活的改编,发现它们在叙 事方式、叙事策略和叙事风格等方面,有 遵循也有创新。 凡是吸取原著的精髓,合理地添减情节和 人物的言行,就可圈可点;而为了迎合市 场,人为地增添催情的画面和“出彩”的对 白,则乏善可陈。1、叙事方式:视角与结构 在叙事方式上,小说和电影有其共通性。“叙事性是联结 小说和电影的最坚固的中介;文字和语言最具有相互渗透 的倾向。” 这不仅使小说改编成电影成为可能,而且在 叙事视角和结构方面,二者还可以彼此借鉴,取长补短。 小说妇女生活和电影茉莉花开,它们在叙事方式 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采用了客观冷静的全知视角和分 段式的叙事结构。 苏童在小说妇女生活中,将自我的感情和观点隐藏在 字里行间,以客观冷静的全知视角,向我们讲述了汇隆照 相馆一家三代女性(“娴的故事”、“芝的故事”和 “ 箫的故事”)的命运遭遇:2、叙事策略:情节与主题 对文学作品改编的最基本原则便是“忠实原著”。但这种“ 忠实”并不非简单的重复。 电影和小说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电影的改编不能 仅仅止于小说的视觉化,它必须为电影艺术的特点着想。 因而,为了电影主题的有效表达,电影可以在“忠实原著” 的基础上,对小说情节进行再创造。 电影茉莉花开对小说妇女生活的改动如下: 首先,篇名及人物的名称完全改变。小说中的“娴”、“芝” 、“萧”,在电影中已改编为“茉”、“莉”、“花”。小说的篇 名“妇女生活”,在于揭示人物性别,与人物的名称并无关 联。电影“茉莉花开”,直接沿袭了片中人物的名字,而且 还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近,给人更多的浪漫遐想。 电影对小说情节的改变,是为其主题服务的。在小说中, 娴、芝、箫祖孙三代女人的遭遇,只是因为她们是女人。 不管她们如何折腾、改变,到头来都逃脱不了“女人永远 没有好日子”的宿命。这种生命轮回往返的不幸,总是与 男人有关,因为“女人与女人的心其实是相通的。女人的 共同敌人是男人”。虽然在小说中男性的中心地位逐个隐 退,但其所扮演的主导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特别是在孟 老板和理发师老王的心目中,女性只是他们手中的玩偶和 “尤物”而已。苏童在小说中,对女性复杂的心理和身体构 造对于女性命运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在男人为中心 的世界秩序里,女性的悲剧是由性别本身造成的。女性一 旦长大都要离开自己的家;而男性在青春期即或是对家庭 有所叛逆,但最终仍然是更好地发展自我的家庭。 传统社会里,男女婚配后女方大都住夫家随夫姓;而女性 则要离开娘家进入婆家,她与父母的关系也因之发生了微 妙的变化。苏童在小说中对传统文学中的“母女关系”,进 行了颠覆性描写。娴将自己一生的不幸归罪生下了女儿芝 ;芝在恍惚中甚至看到了寡居的母亲在偷窥自己的房事, 母女之间毫无温情可言。婆媳之间的关系更是难以相处, 芝与邹杰的母亲矛盾重重,无法生活在一起。此外,生育 又是女性命运难以迈过的坎。娴、芝、萧命运的转折,都 与生育有关。娴的风光生活因生育而终结;芝的不幸是从 不孕开始的;萧即使是生了女儿也没有放弃对丈夫变心的 惩罚。侯咏在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的初期,触动于小说对女性命关注的直观感 受。随着影片在拍摄、交流和思考的过程中,他才将其定位为一部“ 女性主义”电影:“女性的独立意识,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命运的把握 ,这是这个影片的主题。最终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不应该托付给某件事 、某个男人,或者是自己的某一种期望。女性只有明确的这种自我意 识,摆脱依赖心理,才能掌握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基于此, 他将苏童小说中所表达的宿命和女性自身弱点的主题改为启示妇女自 我解放,摆脱对男性的依附关系。可是,影片呈现出来的并非是对男 权世界的反叛,茉、莉、花三代女性最初反叛的都是自己的单身母亲 。为了反叛母亲在家庭中对自己的控制,她们把希望寄托在孟老板、 邹杰和小杜等男性身上。 由于小说中男性中心地位的缺失,在影片的改编中就无法做到真正的 颠覆。影片中的几个男主人公,除了孟老板外,几乎都成了被动依附 女性的角色。如邹杰之于莉,相识、交往、结婚、搬回娘家居住,乃 至于自杀,莉都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同样,小杜虽然主动向阿花提 出离婚,但他在影片中的表现,无论是其懦怯的举止、还是苍白微弱 的声音,在阿花面前,他都处于弱势。3、叙事风格:沉重与轻松 苏童在妇女生活中,用他黯然苍凉的笔触描摹和叙写 了娴、芝、箫三代女性的悲惨境遇。在男权文化下,女人 的命运只是不断的重复和轮回,纵使有抗争,有生育,结 局几成定论。从20世纪30年到80年代,一幅大时代背景下 妇女的不幸生活,像一条无始无终的长河,在苏童外冷内 热的创作理念下,以沉重的风格呈现出来,使人压抑的同 时又心生思考,女姓的解放,不仅仅靠自己的自立自强, 还有待于社会的风气转变。而据此改编的电影茉莉花开 ,将“女人永远没有好日子”宿命,终结于女人的生育 ,原本那段沉重、黯然的女性故事,在孩子与父母游戏中 结束,使之多了一丝温存,一抹希冀。C、妇女生活改编为茉莉花开的 得失 毋须讳言,今天,小说与影视的联姻已进入蜜月期。“ 改编是影视业的命根子。” 身处一个消费和读图时代。 任何小说的影视改编,都脱离不了消费时代的商业特征 。然而,如何将语言艺术改编成视听艺术,是秉承“忠 实说”还是“创造说”,是任何一个改编者都无法回避 的两难问题。 既然是依据小说改编而成的影视剧,忠于原著是前提。 当然,这种忠于并非照相似的“移植”,而是要找出原 著中的精髓,把握其故事框架、情节、人物命运和时代 特征,再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镜头语言表达出来 。其次,要实现文字的语言艺术向视听的镜头艺术的成 功转换,就务必在叙事方式、策略、风格与基调等方面 ,谋求尽可能的趋同,使影片在观众心中产生的视听冲 击力落到实处。第三、改编小说成影视剧,应实现艺术 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完美统一,而不仅仅是“娱乐大众, 争夺眼球”而已。(二)小说的新功能:给电影提供剧本 自从电影发明以来,文学一直处于岌岌可危的地位。当年的 小说是中产阶级妇女的闺中良伴,太太小姐倚窗而坐,阅读 小说,既过了一把伤春悲秋的瘾,又不会闹出活生生的丑闻 。等到大家可以到电影院去千人一梦,小说好像就不太吃香 了。不过,小说刚走出太太小姐的闺房,就立刻和新兴的电 影联姻。 这么多年,不知有多少部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从最早的吸 血鬼、怪物弗兰肯等恐怖小说,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再到约瑟夫海勒的后现代 主义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一直到可以被称为票房航母 的哈利波特指环王以至于如今小说除了供人阅 读之外,还有一个新的功能,就是给电影提供剧本。 而电影的力量如此强大,一部小说只有被改编成电影,才有 可能走红。在中国,张艺谋甚至被称为“纯文学的守护神”, 因为在被他改编成电影后,很多小说才相继成为这个时代的 文学经典,小说的作者才成了如日中天的著名作家 (三)小说与影视的联姻,相得益彰 世纪之交,互联网勃兴,新兴的网络文学使文学日益 全球化。随着电脑特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多媒 体娱乐的突飞猛进,网络文学开始了与影视的联姻。蔡智恒(痞子蔡)的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阿泰和痞子蔡(蔡崇),两个好友同念一所大学同住一间房,但个 性却南辕北辙,潇洒魅力的阿泰对于追求新恋情乐此不疲,还有一 套自圆其说的说辞,相形之下,腼腆内敛的痞子蔡却对感情的事相 当保守。同样是网路的爱好者,阿泰放肆的在其中享乐追逐异性, 而痞子蔡却利用这个虚拟的空间疏发他隐藏的热情,有如双重性格 一般,当他上网时就显出热情有自信的一面,但是在真实人生却更 矜持、更踌躇。不同的爱情观导致不同的感情遭遇,以自己人生为 实验品的阿泰,认识了女孩小鱼,两人的感情在半真半假试试玩的 状态下形成拉锯关系,阿泰并不认为自己和多位女孩同时交往的行 为有何不妥,相反的,他认为爱情的本质是虚幻不实,唯有及时行 乐才能抓住爱情的真谛。而痞子蔡则从阿泰的众多女友中勾勒自己心目中完美情人的形象,但 从不敢奢望“她”真的会出现,直到他在网上邂逅了属名“轻舞飞扬 ”(扬扬)的“女孩”,从原本的怀疑踌躇、排遣寂寞到后来的真挚 谈心。原不相信这样虚幻邂逅能有长远意义的痞子蔡,慢慢对这位素 未谋面的网友感到好奇,他一开始将轻舞飞扬和阿泰的新女友小鱼作 联结,拼凑出美丽又纯真的假想女友,后来他实在禁不住自己追求真 情的渴望,尝试约了女孩见面。“轻舞飞扬” 一个遗传红斑性狼疮 的美丽女孩,立志活得真诚无愧自己,当她在网路上认识痞子蔡之后 ,便倾心于他的言谈他的思想,在两人见面之后,早已酝酿已久的感 情如洪渲 ,一发不可收拾,他们是为爱而爱,男孩在这种初悸的感 动中只是懵懂,逐渐的,好像多了些什么,增加了什么。好友阿泰不 时提醒痞子蔡爱情的虚幻、网路的虚幻,劝他不要放真感情,使痞子 蔡陷入犹疑中,而阿泰自己则是一味的追逐在实验爱情 但是,突然 的,在没有预警下,轻舞飞扬的生命结束了,离开人世;小鱼移情别 恋。阿泰和痞子蔡似乎无所谓的,继续着自己的生活。表面上,轻佻 的青春飞扬终于退去。实际上,对爱情的怀念和再也来不及追回的真 心,是他们一致的成长经历。 第二年,即被上海电影制片厂与学者电影公司成 功搬上银幕,金国钊导演,舒淇、张震所主演。 电影在保留小说原著中的浪漫因素外,还运用了 一些电影特效来营造情境。或许剧情改动较多, 小说影响太大,影片上映后票房不佳,远没有小 说在网络连载时受人追捧。 2004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又被改编成22集 电视连续剧。崔钟导演,佟大为 孙锂华 薛佳凝 徐洪浩等人主演。 2002年,慕容雪村的网络小说成都 今夜请将 我遗忘在“天涯的读书生活”、“netbugs” 、“新浪读书沙龙”三个论坛首发以来,引起多 种媒体争相转载,在大众阅读和传媒中成为人们 争论的焦点。2003年1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 版“大结局完全版”。随后,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