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急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急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精品论文 2005-20072005-2007 年北京地区三甲年北京地区三甲医院急诊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药敏变迁及临床特点分析医院急诊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药敏变迁及临床特点分析关键词:细菌分布关键词:细菌分布 药敏性药敏性 耐药性耐药性 抗生素抗生素 急诊感染急诊感染摘要:目的:探讨北京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的分布、流行趋势、 药敏状况及抗生素药敏变迁规律;分析急诊科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细 菌分布、药敏状况等与医院感染的区别,并研究感染严重度的临床危险因素及 炎性指标、凝血指标变化等内容。 方法:选择北京市 5 家大型三甲医院,收 集其 2005 年至 2007 年急诊科送检进行细菌培养的患者 3536 例次,对其培养资 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内容包括患者细菌培养鉴定号、姓名、年龄、性别、 标本编号、标本种类、培养细菌种类、常见抗生素药敏结果等。重点分析各家 医院送检标本分布情况及构成比、感染细菌前几位菌株种类及感染率变化等; 然后综合几家医院的药敏情况,选择最常见的 3 种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 单孢菌和会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分析 3 年来常见抗生素的敏感率及敏感率变 迁。选择解放军总医院 2007 年急诊科送检细菌培养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并 与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对比,分析二者细菌培养资料和临床资料的区别。主要 内容包括两科患者的一般情况、住院时间、疾病谱构成、临床治疗效果、感染 细菌种类、抗生素使用情况、主要细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药敏变化等方面。 对急诊科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引起急诊感染细菌种类增加、 使用抗生素种类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不同感染患者的 APACHE评分、炎 性指标 CPR 和凝血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1、北京市大型三甲医院急诊 科 2005-2007 年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和药敏变迁有以下特点:(1)急诊科感染患 者培养标本主要为痰、血液、尿、伤口分泌物和腹水,其中痰、血液和尿标本 占总量的分别占总量的 67、16、10。3 年来,痰、血液标本的采取量出 现了较快的升高趋势。(2)急诊科培养的细菌谱表现出医院感染的特点,检出前 几位的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 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而社区感染常见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 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非常低。(3)近 3 年来,细菌的抗生素药敏出现明显下降的 趋势,尤其以常用抗生素如头孢类、碳青酶烯类和喹诺酮类显著,抗尘素耐药 形势不容乐观。(4)目前鲍曼不动杆菌仍以碳青酶烯类敏感为主,其他药物敏感 率菌不高,但碳青酶烯类的敏感率在下降;铜绿假单孢菌对碳青酶烯类、加酶 青霉素类敏感性较高,近年敏感率也出现显著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药物 很少,目前以万古霉素为主,依然保持 100敏感,其他不甚敏感的抗生素药 敏也有下降。2、通过与呼吸科感染患者比较,2007 年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感 染有以下临床特点:(1)急诊科感染患者的疾病谱与呼吸科有很大的区别,但肺 部感染/COPD 患者的比重在两个科室都占第一位。(2)急诊科感染患者住院时间 要短于呼吸科,且抗生素使用的数量要少于呼吸科。(3)急诊科感染主要细菌与 呼吸科相似,前 5 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同样的细菌,两个科室的药敏却相差显 著。其中常见抗生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率呼吸科多数要优于急诊科,对铜 绿假单孢菌的敏感率急诊科多数要优于呼吸科,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率 两个科室相近,急诊科总体上略优于呼吸科。(5)急诊科感染细菌种数的增加与患者住院时间长短、是否气管插管、使用抗生素数目明显相关(p0.05);同时, 使用抗生素数量的多少与患者感染细菌数目、住院时间长短显著相关(p0.05)。 (6)随着感染细菌种类的增多,特别是感染细菌超过 3 种时,患者 CPR 呈现显著 升高(p0.05)。(7)患者感染细菌数目增加,其凝血指标也发生较大变化,主 要表现为向高凝状态发展。 结论:北京市大型三甲医院急诊感染患者病原学 上更多表现出医院感染的特征,但其药敏情况与医院感染患者又不完全相同。 总体而言,3 年来急诊感染的细菌药敏出现了较大的下降,包括常见高效的抗 生素在内。急诊感染程度的加重与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气管插管等有创操 作有关;随着感染的加重,患者凝血系统呈现高凝的趋势;血清 CPR 指标一定 程度上可以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正文内容正文内容目的:探讨北京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的分布、流行趋势、 药敏状况及抗生素药敏变迁规律;分析急诊科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细 菌分布、药敏状况等与医院感染的区别,并研究感染严重度的临床危险因素及 炎性指标、凝血指标变化等内容。 方法:选择北京市 5 家大型三甲医院,收 集其 2005 年至 2007 年急诊科送检进行细菌培养的患者 3536 例次,对其培养资 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内容包括患者细菌培养鉴定号、姓名、年龄、性别、 标本编号、标本种类、培养细菌种类、常见抗生素药敏结果等。重点分析各家 医院送检标本分布情况及构成比、感染细菌前几位菌株种类及感染率变化等; 然后综合几家医院的药敏情况,选择最常见的 3 种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 单孢菌和会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分析 3 年来常见抗生素的敏感率及敏感率变 迁。选择解放军总医院 2007 年急诊科送检细菌培养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并 与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对比,分析二者细菌培养资料和临床资料的区别。主要 内容包括两科患者的一般情况、住院时间、疾病谱构成、临床治疗效果、感染 细菌种类、抗生素使用情况、主要细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药敏变化等方面。 对急诊科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引起急诊感染细菌种类增加、 使用抗生素种类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不同感染患者的 APACHE评分、炎 性指标 CPR 和凝血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1、北京市大型三甲医院急诊 科 2005-2007 年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和药敏变迁有以下特点:(1)急诊科感染患 者培养标本主要为痰、血液、尿、伤口分泌物和腹水,其中痰、血液和尿标本 占总量的分别占总量的 67、16、10。3 年来,痰、血液标本的采取量出 现了较快的升高趋势。(2)急诊科培养的细菌谱表现出医院感染的特点,检出前 几位的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 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而社区感染常见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 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非常低。(3)近 3 年来,细菌的抗生素药敏出现明显下降的 趋势,尤其以常用抗生素如头孢类、碳青酶烯类和喹诺酮类显著,抗尘素耐药 形势不容乐观。(4)目前鲍曼不动杆菌仍以碳青酶烯类敏感为主,其他药物敏感 率菌不高,但碳青酶烯类的敏感率在下降;铜绿假单孢菌对碳青酶烯类、加酶 青霉素类敏感性较高,近年敏感率也出现显著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药物 很少,目前以万古霉素为主,依然保持 100敏感,其他不甚敏感的抗生素药 敏也有下降。2、通过与呼吸科感染患者比较,2007 年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感 染有以下临床特点:(1)急诊科感染患者的疾病谱与呼吸科有很大的区别,但肺 部感染/COPD 患者的比重在两个科室都占第一位。(2)急诊科感染患者住院时间 要短于呼吸科,且抗生素使用的数量要少于呼吸科。(3)急诊科感染主要细菌与 呼吸科相似,前 5 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同样的细菌,两个科室的药敏却相差显 著。其中常见抗生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率呼吸科多数要优于急诊科,对铜 绿假单孢菌的敏感率急诊科多数要优于呼吸科,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率 两个科室相近,急诊科总体上略优于呼吸科。(5)急诊科感染细菌种数的增加与 患者住院时间长短、是否气管插管、使用抗生素数目明显相关(p0.05);同时, 使用抗生素数量的多少与患者感染细菌数目、住院时间长短显著相关(p0.05)。 (6)随着感染细菌种类的增多,特别是感染细菌超过 3 种时,患者 CPR 呈现显著 升高(p0.05)。(7)患者感染细菌数目增加,其凝血指标也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向高凝状态发展。 结论:北京市大型三甲医院急诊感染患者病原学 上更多表现出医院感染的特征,但其药敏情况与医院感染患者又不完全相同。 总体而言,3 年来急诊感染的细菌药敏出现了较大的下降,包括常见高效的抗 生素在内。急诊感染程度的加重与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气管插管等有创操 作有关;随着感染的加重,患者凝血系统呈现高凝的趋势;血清 CPR 指标一定 程度上可以反映感染的严重程度。 目的:探讨北京市三甲医院急诊科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的分布、流行趋势、药敏 状况及抗生素药敏变迁规律;分析急诊科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细菌分 布、药敏状况等与医院感染的区别,并研究感染严重度的临床危险因素及炎性 指标、凝血指标变化等内容。 方法:选择北京市 5 家大型三甲医院,收集其 2005 年至 2007 年急诊科送检进行细菌培养的患者 3536 例次,对其培养资料进 行回顾性分析。资料内容包括患者细菌培养鉴定号、姓名、年龄、性别、标本 编号、标本种类、培养细菌种类、常见抗生素药敏结果等。重点分析各家医院 送检标本分布情况及构成比、感染细菌前几位菌株种类及感染率变化等;然后 综合几家医院的药敏情况,选择最常见的 3 种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 菌和会黄色葡萄球菌)为代表,分析 3 年来常见抗生素的敏感率及敏感率变迁。 选择解放军总医院 2007 年急诊科送检细菌培养的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并与解 放军总医院呼吸科对比,分析二者细菌培养资料和临床资料的区别。主要内容 包括两科患者的一般情况、住院时间、疾病谱构成、临床治疗效果、感染细菌 种类、抗生素使用情况、主要细菌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药敏变化等方面。对急 诊科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探讨引起急诊感染细菌种类增加、使用 抗生素种类增加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不同感染患者的 APACHE评分、炎性指 标 CPR 和凝血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1、北京市大型三甲医院急诊科 2005-2007 年感染患者的细菌分布和药敏变迁有以下特点:(1)急诊科感染患者 培养标本主要为痰、血液、尿、伤口分泌物和腹水,其中痰、血液和尿标本占 总量的分别占总量的 67、16、10。3 年来,痰、血液标本的采取量出现 了较快的升高趋势。(2)急诊科培养的细菌谱表现出医院感染的特点,检出前几 位的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 和肺炎克雷伯菌。而社区感染常见的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 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非常低。(3)近 3 年来,细菌的抗生素药敏出现明显下降的趋 势,尤其以常用抗生素如头孢类、碳青酶烯类和喹诺酮类显著,抗尘素耐药形 势不容乐观。(4)目前鲍曼不动杆菌仍以碳青酶烯类敏感为主,其他药物敏感率 菌不高,但碳青酶烯类的敏感率在下降;铜绿假单孢菌对碳青酶烯类、加酶青 霉素类敏感性较高,近年敏感率也出现显著下降;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药物很 少,目前以万古霉素为主,依然保持 100敏感,其他不甚敏感的抗生素药敏 也有下降。2、通过与呼吸科感染患者比较,2007 年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感染 有以下临床特点:(1)急诊科感染患者的疾病谱与呼吸科有很大的区别,但肺部 感染/COPD 患者的比重在两个科室都占第一位。(2)急诊科感染患者住院时间要 短于呼吸科,且抗生素使用的数量要少于呼吸科。(3)急诊科感染主要细菌与呼 吸科相似,前 5 位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同样的细菌,两个科室的药敏却相差显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