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1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1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草业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草业科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精品论文 6 6 个绵羊品种个绵羊品种( (系系) )的血液蛋的血液蛋白型和微卫星多态性与多羔性状关系的研究白型和微卫星多态性与多羔性状关系的研究关键词:绵羊品种关键词:绵羊品种 血液蛋白型血液蛋白型 微卫星多态性微卫星多态性 多羔性状多羔性状摘要:为了筛选与绵羊多羔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提高绵羊多羔群体的选育效 率,本研究对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萨福克、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 肉用品系、体大品系 6 个品种(系)绵羊血红蛋白(Hb)、血清酯酶(ES)和血清转 铁蛋白(Tf)3 个血液蛋白位点及 OarAE101、BM143 和 OarHH353 个微卫星标记的 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母羊间的多羔性状进行了差异分析。血液 蛋白多态性的检测采用非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共检测小尾寒羊 43 只、 无角陶赛特 58 只、萨福克 56 只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 29 只、肉用品 系 30 只、体大品系 29 只。其中产羔母羊情况如下:小尾寒羊 34 只、无角陶赛 特 37 只、萨福克 35 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 29 只、肉用品系 30 只、 体大品系 29 只。微卫星标记多态性的检测采用 PCR 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银染法显色的方法,共检测小尾寒羊 42 只、无角陶赛特 52 只、萨福 克 44 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 29 只、肉用品系 30 只、体大品系 29 只。其中产羔母羊情况如下:小尾寒羊 34 只、无角陶赛特 35 只、萨福克 30 只、 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 29 只、肉用品系 30 只、体大品系 29 只。 绵 羊血液蛋白标记的相关试验结果表明:(1)萨福克 HbBB 基因型平均产羔数高于 HbAB 基因型(plt;0.01),分别为 1.810.40 和 1.000.00 羔/胎,说明 萨福克 HbBB 基因型与产双羔相关,产双羔群体选育应该选留 HbBB 基因型,淘 汰 HbAB 和 HbAA 基因型;无角陶赛特 HbAA、HbAB 基因型均产双羔,而 HbBB 基 因型母羊产羔数仅为 1.640.49 羔/胎,说明 HbA 等位基因与双羔性状有关; 其余 4 个品种(系)不同 Hb 基因型母羊间的多羔性无显著差异。(2)小尾寒羊 TfBB 基因型平均产羔数最高,达到 3.5 只,显著高于 TfAB 基因型(1.501.00), 可用于 3 羔以上群体的早期选育;中美肉用 TfAC 基因型和中美体大 TfAA、TfCC 基因型具有多羔的趋势,且中美体大 TfCC 基因型母羊平均产羔数 (1.500.71)显著高于 TfAC 基因型(1.000.00);其余 3 个品种(系)不同 Tf 基因型母羊间的多羔性无显著差异。(3)中美多胎和小尾寒羊的 ESa 表型均具有 多羔的趋势,提示在选育过程中淘汰 ESA 表型有助于提高产羔数:其它 4 个品 种(系)ESa 和 ESA 表型母羊间的多羔性无显著差异。绵羊微卫星标记的相关试 验结果表明:可作为多羔性状辅助选育的微卫星标记有:OarHH35 的 117bp/121bp 和 OarAE101 的 103bp/111bp 基因型(小尾寒羊);OarHH35 的 127bp/141bp,BM143 的 104bp/114bp 和 OarAE101 的 103bp/103bp 基因型(中国 美利奴(多胎);OarAE101 的 111bp/111bp 基因型和 BM143 的 112bp/122bp 基 因型(中国美利奴(肉用);BM143 的 112bp/122bp 基因型(萨福克)。而萨福克 OarHH35 的 125bp/139bp、127bp/141bp 基因型均产单羔,在多羔性状的选育中 应予以淘汰。由本试验可得出结论:(1)绵羊的血液蛋白位点和微卫星位点的一 些基因型和绵羊的多羔性状间具有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存在着品种(系)差异 性;(2)应根据不同品种(系)各自的多羔基因型进行绵羊多羔性状的选育。正文内容正文内容为了筛选与绵羊多羔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提高绵羊多羔群体的选育效率, 本研究对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萨福克、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肉 用品系、体大品系 6 个品种(系)绵羊血红蛋白(Hb)、血清酯酶(ES)和血清转铁 蛋白(Tf)3 个血液蛋白位点及 OarAE101、BM143 和 OarHH353 个微卫星标记的多 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母羊间的多羔性状进行了差异分析。血液蛋 白多态性的检测采用非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共检测小尾寒羊 43 只、无 角陶赛特 58 只、萨福克 56 只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 29 只、肉用品系 30 只、体大品系 29 只。其中产羔母羊情况如下:小尾寒羊 34 只、无角陶赛特 37 只、萨福克 35 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 29 只、肉用品系 30 只、 体大品系 29 只。微卫星标记多态性的检测采用 PCR 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银染法显色的方法,共检测小尾寒羊 42 只、无角陶赛特 52 只、萨福 克 44 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 29 只、肉用品系 30 只、体大品系 29 只。其中产羔母羊情况如下:小尾寒羊 34 只、无角陶赛特 35 只、萨福克 30 只、 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 29 只、肉用品系 30 只、体大品系 29 只。 绵 羊血液蛋白标记的相关试验结果表明:(1)萨福克 HbBB 基因型平均产羔数高于 HbAB 基因型(plt;0.01),分别为 1.810.40 和 1.000.00 羔/胎,说明 萨福克 HbBB 基因型与产双羔相关,产双羔群体选育应该选留 HbBB 基因型,淘 汰 HbAB 和 HbAA 基因型;无角陶赛特 HbAA、HbAB 基因型均产双羔,而 HbBB 基 因型母羊产羔数仅为 1.640.49 羔/胎,说明 HbA 等位基因与双羔性状有关; 其余 4 个品种(系)不同 Hb 基因型母羊间的多羔性无显著差异。(2)小尾寒羊 TfBB 基因型平均产羔数最高,达到 3.5 只,显著高于 TfAB 基因型(1.501.00), 可用于 3 羔以上群体的早期选育;中美肉用 TfAC 基因型和中美体大 TfAA、TfCC 基因型具有多羔的趋势,且中美体大 TfCC 基因型母羊平均产羔数 (1.500.71)显著高于 TfAC 基因型(1.000.00);其余 3 个品种(系)不同 Tf 基因型母羊间的多羔性无显著差异。(3)中美多胎和小尾寒羊的 ESa 表型均具有 多羔的趋势,提示在选育过程中淘汰 ESA 表型有助于提高产羔数:其它 4 个品 种(系)ESa 和 ESA 表型母羊间的多羔性无显著差异。绵羊微卫星标记的相关试 验结果表明:可作为多羔性状辅助选育的微卫星标记有:OarHH35 的 117bp/121bp 和 OarAE101 的 103bp/111bp 基因型(小尾寒羊);OarHH35 的 127bp/141bp,BM143 的 104bp/114bp 和 OarAE101 的 103bp/103bp 基因型(中国 美利奴(多胎);OarAE101 的 111bp/111bp 基因型和 BM143 的 112bp/122bp 基 因型(中国美利奴(肉用);BM143 的 112bp/122bp 基因型(萨福克)。而萨福克 OarHH35 的 125bp/139bp、127bp/141bp 基因型均产单羔,在多羔性状的选育中 应予以淘汰。由本试验可得出结论:(1)绵羊的血液蛋白位点和微卫星位点的一 些基因型和绵羊的多羔性状间具有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存在着品种(系)差异 性;(2)应根据不同品种(系)各自的多羔基因型进行绵羊多羔性状的选育。 为了筛选与绵羊多羔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提高绵羊多羔群体的选育效率,本 研究对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萨福克、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肉用 品系、体大品系 6 个品种(系)绵羊血红蛋白(Hb)、血清酯酶(ES)和血清转铁蛋 白(Tf)3 个血液蛋白位点及 OarAE101、BM143 和 OarHH353 个微卫星标记的多态 性进行了检测,并对不同基因型母羊间的多羔性状进行了差异分析。血液蛋白 多态性的检测采用非连续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共检测小尾寒羊 43 只、无角陶赛特 58 只、萨福克 56 只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 29 只、肉用品系 30 只、体大品系 29 只。其中产羔母羊情况如下:小尾寒羊 34 只、无角陶赛特 37 只、萨福克 35 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 29 只、肉用品系 30 只、 体大品系 29 只。微卫星标记多态性的检测采用 PCR 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银染法显色的方法,共检测小尾寒羊 42 只、无角陶赛特 52 只、萨福 克 44 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 29 只、肉用品系 30 只、体大品系 29 只。其中产羔母羊情况如下:小尾寒羊 34 只、无角陶赛特 35 只、萨福克 30 只、 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 29 只、肉用品系 30 只、体大品系 29 只。 绵 羊血液蛋白标记的相关试验结果表明:(1)萨福克 HbBB 基因型平均产羔数高于 HbAB 基因型(plt;0.01),分别为 1.810.40 和 1.000.00 羔/胎,说明 萨福克 HbBB 基因型与产双羔相关,产双羔群体选育应该选留 HbBB 基因型,淘 汰 HbAB 和 HbAA 基因型;无角陶赛特 HbAA、HbAB 基因型均产双羔,而 HbBB 基 因型母羊产羔数仅为 1.640.49 羔/胎,说明 HbA 等位基因与双羔性状有关; 其余 4 个品种(系)不同 Hb 基因型母羊间的多羔性无显著差异。(2)小尾寒羊 TfBB 基因型平均产羔数最高,达到 3.5 只,显著高于 TfAB 基因型(1.501.00), 可用于 3 羔以上群体的早期选育;中美肉用 TfAC 基因型和中美体大 TfAA、TfCC 基因型具有多羔的趋势,且中美体大 TfCC 基因型母羊平均产羔数 (1.500.71)显著高于 TfAC 基因型(1.000.00);其余 3 个品种(系)不同 Tf 基因型母羊间的多羔性无显著差异。(3)中美多胎和小尾寒羊的 ESa 表型均具有 多羔的趋势,提示在选育过程中淘汰 ESA 表型有助于提高产羔数:其它 4 个品 种(系)ESa 和 ESA 表型母羊间的多羔性无显著差异。绵羊微卫星标记的相关试 验结果表明:可作为多羔性状辅助选育的微卫星标记有:OarHH35 的 117bp/121bp 和 OarAE101 的 103bp/111bp 基因型(小尾寒羊);OarHH35 的 127bp/141bp,BM143 的 104bp/114bp 和 OarAE101 的 103bp/103bp 基因型(中国 美利奴(多胎);OarAE101 的 111bp/111bp 基因型和 BM143 的 112bp/122bp 基 因型(中国美利奴(肉用);BM143 的 112bp/122bp 基因型(萨福克)。而萨福克 OarHH35 的 125bp/139bp、127bp/141bp 基因型均产单羔,在多羔性状的选育中 应予以淘汰。由本试验可得出结论:(1)绵羊的血液蛋白位点和微卫星位点的一 些基因型和绵羊的多羔性状间具有相关性,且这种相关性存在着品种(系)差异 性;(2)应根据不同品种(系)各自的多羔基因型进行绵羊多羔性状的选育。 为了筛选与绵羊多羔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提高绵羊多羔群体的选育效率,本 研究对小尾寒羊、无角陶赛特、萨福克、中国美利奴(新疆型)多胎品系、肉用 品系、体大品系 6 个品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