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施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建议北京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北 京 市1高中语文课程设置的变化 目前北京市高中语文课程是依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开设的。该“ 课程计划”规定语文作为单一必修课。按北京市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表,高中三个学年均开设语文 课,每个学年周课时均为4课时(周课时累计数为12 课时),上课92周,总时数为368节。高一、高二年 级每学年上课35周,共70周,计280课时;高三年级 上课22周,计88课时。2若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语文课程设置将有重大改变。按 该方案规定,高中语文课包括必修课和 选修课两部分,且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 模块组织学习内容,实行学分制。必修 课有5个模块,这5个模块可在高一至高 二2.5个学期的时间内修完,总计为10 学分。3修满必修课10个学分便可视为完成本课 程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选修 课设置5个系列,每个系列可设置若干模块。 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习和 就业的需要,任意选修其中的4个模块再获得8 个学分(必选,共18学分);有深造条件的 学生还可以再任意加选3个模块(必选,共 24学分)。解释高考4目前北京市实施的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三年学完 语文(必修)课本6册(高一学1、2册,高二学 3、4册,高三学5、6册)。每册教材有6个单元课文 和写作指导,课文按文体或文学样式组元,写作指 导以专题形式出现。教学以“阅读”、“写作”为 中心,兼顾“口语交际”训练,提倡开展“综合性 学习”。个性化的课文与泛化的教学目标没有明确 、固定的联结点。实际上,高三学年基本是搞“高 考复习训练”,5、6册教材的教学任务已被淡化。 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变化 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必修课的5个模块都是综合性的,都要体现“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的目标与内容;选修课则由诗 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 用、文化论著研读5个系列构成,学校应按照每个系 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有 选择地设计模块,开设选修课(如“词赋与骈文” 、 “毛泽东诗文”、“鲁迅诗文”、“红色经典选 辑” 、 “京味小说”、“西方现代小说” 等等) 。 变化6基本思路实施“课标”,一是课程结构的改变,由传统的 学科教学转变为“模块”教学;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水平,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实施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在 操作层面上相互关联的两个切入点。课程结构的变 化,为的是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为的是给学校 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为的是使学生学 习主动性的释放获得更加广阔的空间。 实施普高语文课标(实验)的建议72006年教育部审查通过的高中语文实 验教科书是根据教育部语文课标组的建议 安排、设计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的。基本结 构是15个单元为“文体组元”,相当于5个必 修模块;15个单元为“专题组元”,相当于5 7个选修模块。另外还有3本选修教材,相 当于3个选修模块。这套教材是北京的专家、 教师编写的,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北京教科 院认为可整合出北京版课标教材。 教材选取教材选取8改革实验 以信息化为突破口:“这可能是新一轮高中课改 实验的趋势。”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建立现实课堂与虚拟教室相结合的教学空间;拓展教学资源,纸介质教科 书+学科信息资源库+教学过程中新生成的资源。以信息化为突破口:利用班级教学平台实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记录教学过程的全部行为,为评 价与科研提供真实依据。 信息化教学图解.ppt 9考试改革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都提出了明确的评价要求。必修结业应安排水平性统考,可借鉴“会考”的操作规程。选修课的水平性测试和具有选拔功能的高考,分别考什么、怎么考,应由主管部门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并适时向社会发布。选修模块质量检测不宜由学校自行操作。高考改革思路、框架应与“课改方案”同步制定,“考纲与说明”在第一轮“课改”的第三学年初公布为好。10仅 供 参 考 谢 谢 各 位11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