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上一讲的重点回顾w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它有那些基 本形式?它的实质又是什么? w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建立的途径主要有哪 些? w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形成的途径主要有 哪些? w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主要综 合运用了哪些手段?七、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 过剩的危机。 2、生产相对过剩生产出来的商品超过 了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而引起 的过剩。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 基本矛盾。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个表现:w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 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w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 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5、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是 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所决 定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时而趋于缓和 ,时而趋于激化,只有当矛盾激化时 才发生经济危机。(2)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使得资本 主义再生产也呈现出周期性。它一 般包括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 个阶段。w危机商品大量积压、价格下跌(商业 危机),(引起)企业缩小生产规模甚至 停产、倒闭,大量工人失业(产业危机) ,(引起)银行倒闭(信用危机)。 w萧条生产不再下降、失业不再扩大、 价格不再下跌,但购买力低下、生产和市 场不景气,几乎处于停滞状态。w复苏固定资本更新,推动就业, 刺激消费,社会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 。 w高涨市场容量剧增,生产迅速扩 大,企业利润大幅增长,整个经济十 分繁荣。(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以及 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其物质基 础是固定资本的更新。固定资本的更新,为资本主义生产 暂时摆脱危机,走向复苏和高涨准备了 物质条件;也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奠定 了物质基础。 w固定资本的更新,引起生产资料需求的 扩大,从而扩大了第一部类的生产和就 业;就业扩大了,对生活资料的需求也 就会增加,于是,第二部类的生产和就 业也被带动了。当社会经济进入高涨时 期,也就是资本家获利的高峰时期,工 人受到的剥削也就达到高峰,矛盾又开 始激化,新一轮的危机开始。6、战后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新特点 。w经济危机的严重程度相对减弱;(国 家加强了干预和调节) w再生产周期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形,四 个阶段的特征不如战前明显。(危机 时间长、萧条不明显、经济复苏快、 高涨乏力)w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同期性 和非同期性交错出现; w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度形成了“滞 涨”的局面。(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 并存)八、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 史必然性和道路曲折性1、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世纪开始的。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必须同时具备两个基 本条件:一是大批的自由劳动者,即无产者的存在 ;二是大量的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起 来,即资本家的出现。2、垄断统治的确立,导致垄断资本主 义经济产生了两种趋势,即生产和技 术的停滞趋势与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 。停滞不排除局部的发展;发展也 不排除局部的停滞。时而停滞、时而 又迅速发展,两种趋势同时存在。(1)导致生产和技术的停滞趋势的原因:w垄断使生产发展、技术进步的动力减弱 。 w垄断会造成人为的阻碍技术进步。 w垄断资本的大量对外输出,造成国内投 资不足从而引起生产和技术在一定程度 上的停滞。 w大批食利者阶层的产生,阻碍了生产力 的发展。w食利者阶层指那些完全脱离了生产经营 活动,专靠“剪息票”(吃利息)为 生的一批剥削者。(2)出现经济迅速发展的趋势的原因:w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下的发展会促进生 产力的发展。 w剩余价值规律和价值规律从内外两个方 面促进资产阶级不断推动生产和技术向 前发展。 w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对经济 的干预和调节,缓和了矛盾,为科技的 发展提供了可能。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 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着充分的物质条件 。 w生产社会化达到了极高的程度; w管理日益社会化; w资本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深。社会化的生产力必然要求有社会化的 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之相 适应。所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向前发 展,终将会有一天,社会化要求突破私 有制,资本变为社会财富,国家垄断资 本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财富,不再归少数 剥削者(不劳动者)占有,而由全社会 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结论: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 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 展状况的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历史过程。(2)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 期的、曲折的历史过程。w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复杂性和曲 折性,从而决定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 w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限度内的 不断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资本主 义的灭亡。w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新制度取代旧制度 的最重要的、最主要的东西。脱胎于经 济落后的国家的社会主义要建立比资本 主义更优越的劳动生产率还需要相当长 的一段时间。 w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社会主义的分 裂与“和平演变”以及社会主义制度自身 的不完善,使得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艰 辛和曲折。本讲重点w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与根源各是什么? w2、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w3、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 件是什么? w4、什么是食利者阶层? w5、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技术同时出现迅速发 展和停滞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w6、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和长期曲折性?本章的重点回顾w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w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产生的原因、基 本形式、实质。 w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w金融资本及其形成途径。 w金融寡头及其统治。 w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周期性的原因 及物质基础。复习 w1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w2、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w3、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w4、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w5、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 统一 w6、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 w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w8、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 w10、股票、地租 w11、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和不变资本的区别和联系 w12、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w9、影响利润率、利息率的因素有哪些 w1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w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w15、垄断和竞争的关系w9、影响利润率、利息率的因素有哪 些 w10、股票、地租 w11、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和不变资 本的区别和联系 w12、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 的影响 w13、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 生产的实现条件 w1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 源 w15、垄断和竞争的关系w1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 重性的关系 w2、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w3、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 w4、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 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w5、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劳动 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w6、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和超额 剩余价值的区别 w7、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w8、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