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精品论文 SiCf/SiCSiCf/SiC 复合材料的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与制备及其与 LiPbLiPb 熔液化学相容性初步研究熔液化学相容性初步研究关键词:复合材料关键词: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 化学相容性化学相容性 流道插件流道插件 碳化硅碳化硅 纤维增强纤维增强摘要: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f/SiC)是较理想的核聚变堆用材料, 在聚变堆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提出的双功能锂铅 实验包层模块中即采用了 SiCf/SiC 复合材料作为流道插件的候选材料。本文针 对 SiCf/SiC 复合材料在流道插件中的应用要求,采用国产纤维和先驱体,通过 不同工艺制备了三维四向和 2.5D 编织 SiCf/SiC 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性能进 行了表征,并对 SiCf/SiC 复合材料与 LiPb 熔液的化学相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PIP)制备的三维四向 SiCf/SiC 复合材料密度为 1.97gcm-3,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 323.10MPa 和 87.03GPa,断裂韧性 为 11.22MPam1/2,剪切强度为 49.23 MPa,热导率为 1.14 Wm-1K-1。复 合材料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CVD)进行了 30 小时整体涂层后,密度为 2.05 gcm-3,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 353.01MPa 和 94.43GPa,断裂韧性为 12.18 MPam1/2,剪切强度为 50.33 MPa,热导率为 1.57 Wm-1K-1。 通过 PIP 工艺制得的 2.5D SiCf/SiC 复合材料孔隙率高,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弱, 复合材料呈韧性断裂特征;基体不致密,无法有效的传递载荷,材料的强度和 模量较低。经过不同时长的 CVD SiC 整体涂层后,材料致密化显著,复合材料 的强度和模量明显提高,但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变强,断裂模式转变为脆性断裂。 与直接涂层的复合材料相比,经过 CVD+PIP 致密化处理后再进行涂层的复合材 料密度相近,但力学性能较差,制备成本高,故通过 PIP 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后 直接进行整体涂层是较优的工艺。 三维四向和 2.5D 编织的 SiCf/SiC 复合材 料在 700静态 LiPb 熔液中浸泡 500 小时后,力学性能明显下降,其中 2.5D SiCf/SiC 复合材料严重损坏,三维四向 SiCf/SiC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了至 少一个数量级。原因为液态金属中的杂质镍与复合材料表面或内部的无定形 SiC 发生了反应:SiC+NiNixSiy+C。该反应导致基体与纤维受到腐蚀,材料 力学性能下降。纤维编织方式影响复合材料内部孔隙的结构,从而影响液态金 属的渗入,三维四向 SiCf/SiC 复合材料内部孔隙尺寸较小且连通不多,其化学 相容性明显好于 2.5D SiCf/SiC 复合材料。CVD SiC 涂层与液态金属相容性较 好,能够有效延缓液态金属对材料的腐蚀,经过整体涂层的 SiCf/SiC 复合材料 腐蚀后外观和性能明显好于无涂层的 SiCf/SiC 复合材料。正文内容正文内容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f/SiC)是较理想的核聚变堆用材料, 在聚变堆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提出的双功能锂铅 实验包层模块中即采用了 SiCf/SiC 复合材料作为流道插件的候选材料。本文针 对 SiCf/SiC 复合材料在流道插件中的应用要求,采用国产纤维和先驱体,通过 不同工艺制备了三维四向和 2.5D 编织 SiCf/SiC 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性能进 行了表征,并对 SiCf/SiC 复合材料与 LiPb 熔液的化学相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PIP)制备的三维四向 SiCf/SiC 复合材料密度为 1.97gcm-3,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 323.10MPa 和 87.03GPa,断裂韧性 为 11.22MPam1/2,剪切强度为 49.23 MPa,热导率为 1.14 Wm-1K-1。复 合材料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CVD)进行了 30 小时整体涂层后,密度为 2.05 gcm-3,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 353.01MPa 和 94.43GPa,断裂韧性为 12.18 MPam1/2,剪切强度为 50.33 MPa,热导率为 1.57 Wm-1K-1。 通过 PIP 工艺制得的 2.5D SiCf/SiC 复合材料孔隙率高,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弱, 复合材料呈韧性断裂特征;基体不致密,无法有效的传递载荷,材料的强度和 模量较低。经过不同时长的 CVD SiC 整体涂层后,材料致密化显著,复合材料 的强度和模量明显提高,但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变强,断裂模式转变为脆性断裂。 与直接涂层的复合材料相比,经过 CVD+PIP 致密化处理后再进行涂层的复合材 料密度相近,但力学性能较差,制备成本高,故通过 PIP 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后 直接进行整体涂层是较优的工艺。 三维四向和 2.5D 编织的 SiCf/SiC 复合材 料在 700静态 LiPb 熔液中浸泡 500 小时后,力学性能明显下降,其中 2.5D SiCf/SiC 复合材料严重损坏,三维四向 SiCf/SiC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了至 少一个数量级。原因为液态金属中的杂质镍与复合材料表面或内部的无定形 SiC 发生了反应:SiC+NiNixSiy+C。该反应导致基体与纤维受到腐蚀,材料 力学性能下降。纤维编织方式影响复合材料内部孔隙的结构,从而影响液态金 属的渗入,三维四向 SiCf/SiC 复合材料内部孔隙尺寸较小且连通不多,其化学 相容性明显好于 2.5D SiCf/SiC 复合材料。CVD SiC 涂层与液态金属相容性较 好,能够有效延缓液态金属对材料的腐蚀,经过整体涂层的 SiCf/SiC 复合材料 腐蚀后外观和性能明显好于无涂层的 SiCf/SiC 复合材料。 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f/SiC)是较理想的核聚变堆用材料,在聚 变堆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提出的双功能锂铅实验 包层模块中即采用了 SiCf/SiC 复合材料作为流道插件的候选材料。本文针对 SiCf/SiC 复合材料在流道插件中的应用要求,采用国产纤维和先驱体,通过不 同工艺制备了三维四向和 2.5D 编织 SiCf/SiC 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性能进行 了表征,并对 SiCf/SiC 复合材料与 LiPb 熔液的化学相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PIP)制备的三维四向 SiCf/SiC 复合材料密度为 1.97gcm-3,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 323.10MPa 和 87.03GPa,断裂韧性 为 11.22MPam1/2,剪切强度为 49.23 MPa,热导率为 1.14 Wm-1K-1。复 合材料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CVD)进行了 30 小时整体涂层后,密度为 2.05 gcm-3,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 353.01MPa 和 94.43GPa,断裂韧性为 12.18 MPam1/2,剪切强度为 50.33 MPa,热导率为 1.57 Wm-1K-1。 通过 PIP 工艺制得的 2.5D SiCf/SiC 复合材料孔隙率高,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弱, 复合材料呈韧性断裂特征;基体不致密,无法有效的传递载荷,材料的强度和模量较低。经过不同时长的 CVD SiC 整体涂层后,材料致密化显著,复合材料 的强度和模量明显提高,但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变强,断裂模式转变为脆性断裂。 与直接涂层的复合材料相比,经过 CVD+PIP 致密化处理后再进行涂层的复合材 料密度相近,但力学性能较差,制备成本高,故通过 PIP 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后 直接进行整体涂层是较优的工艺。 三维四向和 2.5D 编织的 SiCf/SiC 复合材 料在 700静态 LiPb 熔液中浸泡 500 小时后,力学性能明显下降,其中 2.5D SiCf/SiC 复合材料严重损坏,三维四向 SiCf/SiC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了至 少一个数量级。原因为液态金属中的杂质镍与复合材料表面或内部的无定形 SiC 发生了反应:SiC+NiNixSiy+C。该反应导致基体与纤维受到腐蚀,材料 力学性能下降。纤维编织方式影响复合材料内部孔隙的结构,从而影响液态金 属的渗入,三维四向 SiCf/SiC 复合材料内部孔隙尺寸较小且连通不多,其化学 相容性明显好于 2.5D SiCf/SiC 复合材料。CVD SiC 涂层与液态金属相容性较 好,能够有效延缓液态金属对材料的腐蚀,经过整体涂层的 SiCf/SiC 复合材料 腐蚀后外观和性能明显好于无涂层的 SiCf/SiC 复合材料。 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f/SiC)是较理想的核聚变堆用材料,在聚 变堆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提出的双功能锂铅实验 包层模块中即采用了 SiCf/SiC 复合材料作为流道插件的候选材料。本文针对 SiCf/SiC 复合材料在流道插件中的应用要求,采用国产纤维和先驱体,通过不 同工艺制备了三维四向和 2.5D 编织 SiCf/SiC 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性能进行 了表征,并对 SiCf/SiC 复合材料与 LiPb 熔液的化学相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先驱体浸渍裂解工艺(PIP)制备的三维四向 SiCf/SiC 复合材料密度为 1.97gcm-3,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 323.10MPa 和 87.03GPa,断裂韧性 为 11.22MPam1/2,剪切强度为 49.23 MPa,热导率为 1.14 Wm-1K-1。复 合材料通过化学气相沉积工艺(CVD)进行了 30 小时整体涂层后,密度为 2.05 gcm-3,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 353.01MPa 和 94.43GPa,断裂韧性为 12.18 MPam1/2,剪切强度为 50.33 MPa,热导率为 1.57 Wm-1K-1。 通过 PIP 工艺制得的 2.5D SiCf/SiC 复合材料孔隙率高,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弱, 复合材料呈韧性断裂特征;基体不致密,无法有效的传递载荷,材料的强度和 模量较低。经过不同时长的 CVD SiC 整体涂层后,材料致密化显著,复合材料 的强度和模量明显提高,但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变强,断裂模式转变为脆性断裂。 与直接涂层的复合材料相比,经过 CVD+PIP 致密化处理后再进行涂层的复合材 料密度相近,但力学性能较差,制备成本高,故通过 PIP 工艺制备复合材料后 直接进行整体涂层是较优的工艺。 三维四向和 2.5D 编织的 SiCf/SiC 复合材 料在 700静态 LiPb 熔液中浸泡 500 小时后,力学性能明显下降,其中 2.5D SiCf/SiC 复合材料严重损坏,三维四向 SiCf/SiC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了至 少一个数量级。原因为液态金属中的杂质镍与复合材料表面或内部的无定形 SiC 发生了反应:SiC+NiNixSiy+C。该反应导致基体与纤维受到腐蚀,材料 力学性能下降。纤维编织方式影响复合材料内部孔隙的结构,从而影响液态金 属的渗入,三维四向 SiCf/SiC 复合材料内部孔隙尺寸较小且连通不多,其化学 相容性明显好于 2.5D SiCf/SiC 复合材料。CVD SiC 涂层与液态金属相容性较 好,能够有效延缓液态金属对材料的腐蚀,经过整体涂层的 SiCf/SiC 复合材料 腐蚀后外观和性能明显好于无涂层的 SiCf/SiC 复合材料。 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复合材料(SiCf/SiC)是较理想的核聚变堆用材料,在聚 变堆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中国提出的双功能锂铅实验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