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9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5页 / 共49页
第6页 / 共49页
第7页 / 共49页
第8页 / 共49页
第9页 / 共49页
第1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目 录上篇:行业分析提要部分.3I 基本分析 .3II 基本评价 .4下篇:行业分析说明部分.5I 银监会政策走势分析 .5一、加强对股份制银行监管.5二、重拳严控银行贷款流向.6三、股市房地产成风险控制重点.7四、重点彻查固定资产 3000 万以上的贷款项目.7五、全线监管银行票据业务.9六、政策悄然改变外资银行扩张提速.10七、商业银行进入基金业几成定局.12II 建立我国银行业持续性监管机制的问题分析.15一、建立我国银行业持续性监管体制保障性要素分析.15二、我国银行业建立持续性监管机制的问题分析.18III 银行贷款利率走势及对上市银行影响分析.22一、实际货币利率有望上浮.22二、利差水平扩大影响大.24IV 我国银行业发展的方向选择分析.26一、加快我国银行业的国际化进程.26二、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28三、必须大力发展网上银行.28四、进一步深化我国的金融创新.29五、金融监管与国际接轨.30V 银行业热点分析.32一、中国银行改革已经进入了全面加速的阶段.32二、国有商业银行当前面临五大挑战.35三、商业银行资本约束加强.37四、国家对城市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加大.44上篇:行业分析提要部分 I基本分析2004 年一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继续呈现资产快速扩张势头,资产总额达到 4.09 万亿元,增长 34.3%。在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中,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增长最快,增速高于平均水平 17 个百分点。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给过热行业降温,银监会最近频出重拳严控银行贷款。银监会提出,严禁企业将银行贷款借给关联企业作为项目资本金,严禁将流动性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等各类打捆贷款。银监会提出信托业要加强风险防范,当前要严防公募、保底、挪用、关联交易等违规风险,密切关注股市、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的风险控制。银监会决定全面清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在建、拟建项目已发放或已承诺发放的固定资产贷款。其中重点是对总投资(包括固定投资和流动投资)3000 万元及以上项目发放的固定资产贷款。为进一步加强银行票据业务监管,防范银行票据业务风险,促进银行票据业务健康发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日前就银行票据业务监管工作出台一系列措施。II基本评价强 势: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额屡创新高,同时我国政府目前加快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步伐,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努力控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弱 势:不良资产比率过高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能力也不足,市场竞争能力有限。机 会:今年我国将推出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上市,这将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契机。风 险:银行目前存在的最大经营风险仍是不良资产比率过高和银行业务创新能力不足。下篇:行业分析说明部分 I银监会政策走势分析一、加强对股份制银行监管中国银监会 5 月 9 日表示,日前已经发布股份制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规程(试行) (以下简称规程 ) ,对股份制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的工作目标、范围、方式、频率和程序等进行了具体规范。中国银监会官员解释,非现场监管是有效的审慎银行监管体系中一种重要的持续性监管手段,对于进行商业银行风险评级、风险预警以及指导现场检查都有重要的作用。2004 年一季度,股份制商业银行继续呈现资产快速扩张势头,资产总额达到 4.09 万亿元,增长 34.3%。在所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中,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总额增长最快,增速高于平均水平 17 个百分点。同样是一季度,在境内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继续呈现“双降”的情况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却比年初还有所上升。根据中国银监会 4 月底发布的统计数字,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 1878 亿元,比年初增加 4.7 亿元。不良贷款率为7.12%,比年初下降 0.5 个百分点。一位监管人士说,长期以来,在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管中,由于准入的工作量已经很小,所以对其业务的监管便成了重点,通过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抓降其不良贷款一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却恰恰相反。这位人士说,在股份制商业银行高速扩张时期,准入是监管的重点,在机构设置、合理布局、高级管理人员准入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对支持其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由于是新兴商业银行,其业务和资产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都还不太突出,所以监管部门在现场和非现场监管方面下的功夫远不如国有商业银行。近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问题不断涌现,举报信件也越来越多,加强现场和非现场工作已势在必行。业内人士认为,在以前的非现场监管上,监管部门大都流于收集报表、统计数字的工作,在风险分析、判断上下的功夫较少。而银监会此次推出的规程明显提高了非现场监管的水平。规程以风险监管为核心,以监管信息为主线,建立了监管部门持续识别、监测和评估商业银行风险的操作规程。监管部门将严格遵循程序采集监管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处理,持续监测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并相机采取监管措施。规程对监管人员走访商业银行、约见商业银行高级管理人员谈话、要求商业银行提供补充说明材料等监管行为都有明确的程序要求和文书格式规范,避免了以往监管工作中的随意性,从制度上保证了监管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化,有助于更好地树立监管权威。二、重拳严控银行贷款流向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给过热行业降温,银监会最近频出重拳严控银行贷款。银监会提出,严禁企业将银行贷款借给关联企业作为项目资本金,严禁将流动性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等各类打捆贷款。银监会还提出了银行信贷支持的方向。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产品有市场、具有还款能力的项目和企业,银行要继续给予大力支持,重点加大对农业、高科技产业、交通、能源等薄弱环节和教育、科技、卫生、生态环境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同时要求农村信用社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改善支农服务。三、股市房地产成风险控制重点近日,银监会提出信托业要加强风险防范,当前要严防公募、保底、挪用、关联交易等违规风险,密切关注股市、房地产等高风险领域的风险控制。据统计,截至 2003 年 12 月底,全国完成重新登记信托公司共计57 家,从业人员 4602 人。57 家公司自营资产 944 亿元,自营负债463 亿元,所有者权益 481 亿元。57 家公司共管理信托财产 1635 亿元。57 家公司利润总额 15。5 亿元,信托业务收入比 2002 年增长 97%。经过四年的清理整顿,信托投资公司恢复了活力,已登记公司充实了资本,风险抵御能力有所增强,原有的负债业务有所下降。但是,一些信托公司原有风险清理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一些重新登记后的公司违规经营又发生了新的风险,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银监会提出,信托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托投资公司虽然是现代法人,但有些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高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高管人员的专业水准和道德操守有待提高;信托投资公司经营机制虽比商业银行更为灵活,但内在的扩张冲动使得一些信托投资公司违规经营产生风险。信托投资公司防范风险的任务更为突出。此外,有些公司还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四、重点彻查固定资产 3000 万以上的贷款项目银监会近日发出通知,决定全面清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在建、拟建项目已发放或已承诺发放的固定资产贷款。其中重点是对总投资(包括固定投资和流动投资)3000 万元及以上项目发放的固定资产贷款。据悉,此次全面清理对象是国家开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县级联社营业部、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银行业金融机构截至 2004 年 3 月末对所有在建项目已发放的固定资产贷款,对拟建项目已承诺发放的固定资产贷款。银监会强调,在全面清理中,重点是上述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在建、拟建的钢铁、电解铝、水泥、党政机关办公楼和培训中心、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高尔夫球场、会展中心、物流园区、大型购物中心、城市建设(打捆)等重点项目及其 2004 年新开工项目固定资产贷款的清理,包括已发放和承诺的固定资产贷款的在建、拟建项目情况,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情况,在建、拟建项目固定资产贷款的内部管理情况以及风险状况和资产保全措施。据了解,对于不同的情况,银监会规定了不同的处理办法。对国家明令禁止建设、违反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要求停止建设的在建项目,要立即停止发放新贷款,对已发放的贷款要采取妥善措施予以清收,暂时无法收回的,要尽可能进行债权保全;对不符合环保规定、城市规划、项目审批等建设程序及信贷政策要求暂停建设限期整改的在建项目,要暂停发放新贷款,并根据项目的整改情况,审慎安排贷款发放;对不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