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 外交政策的确立及其走向成熟 20世纪70年代 外交突破 改革开放后 重大调整(不结盟)、日趋灵活外交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是国家利益。(任何国家都是如此)在国际关系中,“既没有永远的朋友,也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大楼课程标准: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 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 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5)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 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处,租界有四十多处 。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 。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 落的阶段。”旧中国反动政府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人民政府 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新中国制订外交政策、方针背景:国际环境国家利益:国家性质:最大特点:有利形势:不利形势: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 争争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二二 战战 后后 世世 界界 形形 势势 图图最突出特点:最突出特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阅读材料,思考: 新中国制定外交政策,面临的国际环境有哪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形成 了新的格局。首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了。除美 国外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创伤;其次 ,社会主义越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形成一个世界体系,亚洲 建立起许多人民民主国家,并和苏联一起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第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 涨,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 。” 中国近现代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 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 ,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 年的并且冷战局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 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 。”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阅读材料,思考: 新中国制定外交政策,面临的国际环境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形成 了新的格局。首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严重削弱了。除美 国外的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创伤;其次 ,社会主义越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形成一个世界体系,亚洲 建立起许多人民民主国家,并和苏联一起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第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 涨,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 。”中国近现代史“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策和在台湾 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 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 的并且冷战局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性,并 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宣告失败。”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一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新中国制订外交政策、方针背景:国际环境国家利益:国家性质:最大特点:有利形势不利形势:资本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削弱削弱 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 壮大壮大 亚非拉大批国家亚非拉大批国家独立独立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美国对中国的敌视和封锁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捍卫主权、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捍卫主权、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共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内容含义(P109)意义(P109)“另起炉灶”“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不承认旧的屈辱外 交关系,而在新的 基础上另建新的平 等外交关系使我国改变了半殖 民地的地位,在国 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先清除帝国主义在 华势力和一切特权 ,再考虑与西方国 家建交巩固了新中国的独 立与主权,奠定了 与世界各国建立平 等互利外交关系的 基础。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 主义阵营一边在国际交往中 不致孤立。2.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的基本内容:“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 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 边倒。积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经验,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 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 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我们反对倒向帝国主义一边 的蒋介石反动派,我们也反对第三条道路的幻想。”“苏联革命成功后遭十几国干涉,而我国革命胜 利的时候,帝国主义并未干涉我们,并不是怕我国人民 ,主要是有苏联存在,这对我们鼓励很大,当时若无苏 联存在,美国一定要来的,它不仅在台湾,还要到大陆 来。” 毛泽东 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必要性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看:二大阵营的对峙,新中 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无法与其中任何一 个集团相抗衡。从目的看:捍卫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是近代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帝国 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敌人,苏联曾经帮助中国 革命。不矛盾。因为:一边倒” 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维护、捍卫新中 国的独立与主权。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 阵营,只是因为新中国受到美国等资本主义阵 营的打压,并不意味着中国就盲目的、无原则 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一边 倒”实质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二、 新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1.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建国第一年,1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 8个国家承认了中国; 突出成就是: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参加日内瓦会议 参加万隆会议1苏联苏联1949.10.210越南1950.1.182保加利亚亚1949.10.411印度1950.4.13罗马罗马 尼亚亚1949.10.512印度尼西亚亚1950.4.134匈牙利1949.10.6.13瑞典1950.5.95朝鲜鲜1949.10.6.14丹麦1950.5.116波兰兰1949.10.715缅缅甸1950.6.87蒙古1949.10.16.16瑞士1950.9.148民主德国1949.10.27.17 芬兰兰 1950.10.289阿尔巴尼亚亚1949.11.23建国第一年与中国建交的17个国家印度(1950.4.1) 第一个与中国建 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瑞典(1950.5.9) 第一个与中国 建交的西方非社会 主义国家英国 最早承认中国的 西方大国(1950.1.6) 1954.6,互设代办处19491949年年1212月至月至19501950年年2 2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月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背景、目的:为了同邻近国家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2)过程:(3)(3)内容:内容:(4)影响: 1953年,中印就西藏问题谈判,周恩来在会见印度 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1954年,访问印度、缅甸,双方同意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国内: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国际: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具有很 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成为解决国与国 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1954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周恩来总理会晤缅甸总理吴努周恩来总理会晤缅甸总理吴努1954年4月周恩来率 代表团步入日内瓦国际 会议会场1955年4月周恩来走下 飞机毅然出现在印尼万隆 机场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1)背景:1953朝鲜停战后, 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 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 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 威胁。(2)会议召开:为解决朝鲜和 印度问题。(3)影响:新中国首次以世界 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 会议,在会中起积极作用, 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 誉。A. 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B.参加万隆会议(1955年)外交巨人 周恩来据统计,在万隆短短的7天168个小时中,周总理合计睡 眠时间只有13个小时,共参加了16次会议,进行了10次 会谈,举办了15次招待宴会。1955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年在万隆会议上的中国政府代表团周恩来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求同存异?同同在近代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和 掠夺的共同遭遇 异异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宗教信仰 和生活习惯等不同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 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 同的利益加强团结与合作。依据 政策 成就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依据国际环境国家性质国家利益方针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 客”“一边倒”成就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与苏联等17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万隆会议本课小结本课小结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