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收稿日期:!“!#!“!作者简介: 徐崇温, 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首先开始于把社 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 就是说, 开始于由把社会 主义看作是某个天才头脑、理性和正义的偶然发现, 变成把它看作是资本主义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说明, 能不能用科学 的态度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直接关系到社 会主义的兴衰存亡。因此, 对于一切矢志于为社会主 义而奋斗的人们来说,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正 确解决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问题, 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 不承认、 不正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是不 行的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 不承认, 不正视当代资 本主义发生了新变化的, 当首推斯大林。在#$%!年发 表的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一书中, 斯大林认为: “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经济影响在经济方面的最重要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徐崇温(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1?5=97?5 0= 107,:0= 7/89 7/5 E5A :0DD049:F8=97,87G9 107 =82/7 7/1?5=97D 7/1?5=971?5=971?812!“#年$月 第%卷第$期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的结果, 应当认为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的瓦 解。这个情况决定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的进一 步加深” , 其表现是“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美、 英、 法) 夺取世界资源的范围, 将不会扩大而缩小: 世界销售 市场的条件对于这些国将会恶化, 而这些国家的企业 开工不足的现象将会增大” 。据此, 斯大林认为列宁在 !“!#年春提出的“ 资本主义虽然腐朽, 但 整个说来, 资本主义比以前发展得更迅速无比 的论点” , 斯大林 本人在二战以前提出的“ 关于资本主义总危机时期市 场相对稳定的论点” 都“ 已经失效”!。斯大林提出的这个观点, 在当时就是不符合客观 事实的。事实是, 尽管除美国以外的各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 在二战中饱受战争蹂躏、 遭到了严重破坏, 但在 战后, 其经济却得到了迅速恢复, 并为生产的迅速增 长打下了基础。在战争结束三年以后的!“$%年, 除战 败的德、 意两国之外, 其他西欧国家的经济都已恢复 到乃至超过了战前!“&%年的水平; 到!“(年, 整个西 欧已完全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然而, 斯大林的这个观点, 不仅不符合当时的客 观事实, 而且由于他的观点是建立在因为两个阵营的 存在而出现、 并在此期间始终存在的所谓“ 统一的无 所不包的世界生产的瓦解” 的基础上面的, 这就把他 不承认、 不正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观点, 发展成 一种不论客观现实发生什么变化都始终僵滞不变的 思维定式。这种僵化的思维定式使人们看不到在发展 进程中资本主义不仅具有根本性质不变的一面, 又还 有其生产力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某 些环节适应于形势的变化而改革的一面。马克思恩格 斯在 共产党宣言 中说过: “ 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 具, 从而对生产关系, 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 行革命, 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就是资本主义适应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自我 调节的历史, 当代资本主义由于受信息革命、 经济全 球化和金融化等因素的影响, 更处于自我更新、 调节、 发展的大变革时期。二战以后的历史发展说明, 半个 多世纪以来, 西方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基本制 度的生存和发展,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 某些环节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作了不少的自我调节、 改良和改善, 甚至借鉴社会主 义的一些做法, 以缓解资本主义私有制对发展生产力 的羁绊和制约, 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从而 使得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面生产力不仅能够被容 纳, 而且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 资本主义统治 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也能得到相当程度的缓和。 斯大林的不承认、 不正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 思维定式, 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实际出发、 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是截然相反的。例如, 随着在资本主 义发展进程中股份公司、 托拉斯这些新的社会化形式 的出现, 恩格斯迅速在其对资本主义特征的界定中作 出相应反映说: “ 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 已 经不再是私人生产,而是由许多人联合负责的生产。 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 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 那么, 那里不仅没有了私人生 产, 而且也没有了无计划。”#斯大林这种僵化的思维定式, 是有碍于世界社会 主义运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正确认识和斗争实践的。 日本共产党在!“%年的第!)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 资本主义不仅不会自动崩溃, 退出历史舞台, 而且将 用一切手段延长其生命, 它还具有必要的活力。共产 国际和斯大林的“ 总危机” 理论带有片面性, 在内容上 包含着许多不明确之处。“ 总危机” 理论片面强调资本 主义危机, 助长那种经济危机会自动转化为革命危机 的片面看法, 而轻视统治阶级摆脱危机的对策和应变 能力, 过分依靠形势, 忽视主观的努力, 因而不能正确 地认识形势和进行实践, 容易产生左倾冒险主义或失 败主义等错误。 至于斯大林所谓“ 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的 瓦解” 和“ 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的观 点, 在实践中只是导致割断社会主义国家与世界资本 主义的联系, 使社会主义国家把自己封闭起来, 从而 使之在世界科技革命的浪潮中, 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在科技、 经济方面的差距越拉越大, 它直接招致了苏 联在经济上的不断滑坏。二、 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成是资本主义在 性质上的根本改变, 是有害的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 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 化极力夸大为资本主义已经从根本上改变性质, 抹杀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原则界限, 最终导致苏联东欧 剧变解体的, 是戈尔巴乔夫。 戈尔巴乔夫借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去鼓吹 资本主义已经根本改变性质、 已经具有社会主义的一 些特征, 因而“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的基本概念和思 维方法已经过时、 已经难以描绘和说明现实诸如此类 的说法, 都是没有根据的混淆是非之淡。 诚然, 几十年来、 特别是在二战以后的半个多世 纪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 化, 这是客观存在, 不承认、 不正视是不行的; 但是, 同 样属于不能不承认、不正视的客观存在之列的还有: 在当今界,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并没 有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科技的发展而有本质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的改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种种自我调节、 改良和改善措施,也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 基, 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恰恰 相反,由于资本主义在经历这些新变化的过程中, 它 的不断增加的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使贫富 两极分化继续不断扩大, 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加剧资本 主义的基本矛盾, 会在新的基础上积累和加深资本主 义的基本矛盾。 就以戈尔巴乔夫所津津乐道的所谓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已经具有社会主义的一些特征来说吧: 在马克 思去世以后的一个多世纪里,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确实 推进了 共产党宣言 所提出的许多改革措施, 如劳动 法、 最低工资法、 福利救济、 公共住房、 公共卫生体制、遗产税、 累进所得税等等, 以至有的西方左翼学者评 论说: “ 没有这些改革措施, 没有这些改革, 很难想象 资本主义还会继续存在。” ( 约翰卡西迪语) 然而, 这 丝毫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就具有了社会主义的一些特 征,意味着区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概念和思维方 法就已经过时了。这是因为在这里, 问题在于: 第一,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 制度的生存和发展, 而不是为了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 根本性质, 而在资本主义关系所许可的限度内去借鉴 共产党宣言所提出的一些措施或社会主义国家的 一些做法的。 第二,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 化的基本框架内采取这些措施、 借鉴这些做法, 可以 调节、 缓解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和制 约, 可以使资本主义继续容纳和发展生产力, 可以使 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得到相当程 度的缓和, 却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在 反 杜林论 一书中, 恩格斯曾经谈到,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下, 生产力以日益增长的威力要求消除、 摆脱它作 为资本的那种属性, 要求在事实上承认它作为社会生 产力的那种性质, 这种日益增长的压力“ 迫使资本家 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 越来越把生 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 , 也就是说, 不得不使大量 生产资料采取像股份公司、 托拉斯乃至资产阶级国有 化等社会化形式, 尽管这些社会化形式意味着对私人 资本的扬弃、 向生产者集体所有或社会所有和社会管 理过渡的因素, 意味着是为社会主义本身占有一切生 产力作准备的阶段, 但是, 只要无产阶级还没有从资 产阶级那里取得国家权力,并把生产变为国家财产, 那么, “ 无论转化为股份公司,还是转化为国家财产, 都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 ,即使是采取了资产 阶级国有化这种社会形式,也没有改变事情的本质, 因为“ 现代国家, 不管它的形式如何, 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 资本家的国家, 理想的总资本家。它越是 把更多的生产力据为己有, 就越是成为真正的总资本 家, 越是剥削更多的公民。工人仍然是雇佣劳动者、 无 产者。资本关系并没有被消灭, 反而被推到了顶点” , 所以, “ 生产力归国家所有不是冲突的解决, 但是它包 含着解决冲突的形式上的手段, 解决冲突的线索”!。归结起来,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和 发展, 借鉴和采用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 虽然是一些 对资本主义进行消极扬弃和积极扬弃的社会因素, 但 这些社会因素其本身并不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要是 没有变资本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社会的革命飞跃, 这 些单个的社会因素是丝毫不能改变总的局面, 不能触 动资本的统治的。 第三,即使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 下, 发生和发展着世界从对抗转向对话、 由紧张转到 缓和的明显趋势,发生了种种新变化的资本主义, 为 了战胜社会主义, 把它们那套价值观强加于社会主义 国家, 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 把社会主 义国家纳入国际资本统治轨道的本质与和平演变战 略却并没有丝毫的改变。戈尔巴乔夫以资本主义发生 了变化为借口, 要求排除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两大 社会体系的对抗性, 抽象的形而上学的对立” , 乃至废 除区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实际上只是在为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 战略效劳。正因为这样, 戈尔巴乔夫的这种从理论到 实践的一味地同西方世界“ 一体化” 的想法和做法, 就 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致谴责。三、 关键在于要从实际影响中去把握当代资本主 义的新变化不承认、 不正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客观存在 是不行的, 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成是根本改变 了资本主义的性质, 抹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原则 界限, 也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而且会导致严重损害 社会主义事业的恶果。那么, 到底应该如何认识当代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呢?关键在于不要从主观臆想中, 而要从客观的实际影响中去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 变化, 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缓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 盾、 维护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和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的 生产力继续发展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又要看到这种 作用的限度, 乃至酝酿和加剧资本主义矛盾方面的作 用;既要看到这些新变化在延缓资本主义的覆灭、 延 长资本主义的寿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又要看到它并 没有也不可能改变在经过一个长过程的发展以后资 本主义最终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徐崇温: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