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第9页 / 共25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极格局的结束两极格局的结束第4课“ “以实力求和平以实力求和平” ”与与“ “新思维新思维” ” 1 1、此时期争霸态势:、此时期争霸态势:美攻苏守,优势在美美攻苏守,优势在美美国的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以实力求和平”(新(新“遏制遏制”政政 策)策)军事措施:军事措施:“ “灵活反应战略灵活反应战略”,以重夺军事优势,以重夺军事优势“ “星球大战星球大战”计划,施压并拖垮苏联计划,施压并拖垮苏联 意识形态措施:意识形态措施:号召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上的讨伐号召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上的讨伐支持政党和组织,资助电台活动支持政党和组织,资助电台活动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美国总统 里根(1981-1988) 里根任期内1983年提出的“战略防御计划”,目 的是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提高核威慑力 量,造成对苏联技术和经济的压力,以技术竞争 代替数量竞争,利用高科技拖垮苏联。此时,苏 联则希望以国家首脑的高级会晤谋求双方关系的 改善。但里根对此没有兴趣。恰在里根的第一任 期内,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 尔年科像走马灯似地频繁更迭。这让里根有了很 好的借口他没有谈判对手。里根在1981年1月 取消了自尼克松以来延续12年的苏联驻美大使进 入美国国务院可以不走正门,并可单独会见美国 国务卿的特权。这一行动恶化了美苏关系。同时 ,里根政府还特别针对苏联展开了意识形态上的 宣传大战。 电影星球大战 星球大战是1977年美国20世纪福克斯公司出 品的一部科幻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自编自导 的这部影片公映时盛况空前,轰动了美国影坛, 形成至今不衰的“科幻热”,因此连拍续集, 1977年公映的影片即为星球大战新的希 望,1980年上映续集星球大战帝国反 击,1983年上映续集星球大战绝地归 来,这三部作品被称作星球大战系列的后 传三部曲。1996年,乔治卢卡斯宣布开拍前传 三部曲。 1999年上映星球大战前传魅影 威胁,2002年上映星球大战前传克隆 人进攻,2005年上映 星球大战前传西 斯的反击,至此 “星战”系列电影全部终结。 已经持续了28年的星球大战系列所宣扬的主 题即是“正义最终战胜邪恶,英雄最终定能拯救 人民”。 “美国之音”在一份内部备忘录中称:“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掠 夺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 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和他们统治者之间挑起 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卫星国内部不稳定 局势”,“我们必须在苏联控制的傀儡国 中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报1982年5、 6月合刊“ “以实力求和平以实力求和平” ”与与“ “新思维新思维” ” 1 1、此时期争霸态势:、此时期争霸态势:美攻苏守,优势在美美攻苏守,优势在美美国的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以实力求和平”(新(新“遏制遏制”政政 策)策) 苏联的苏联的“新思维新思维”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提出:戈尔巴乔夫提出:戈尔巴乔夫 内容:强调内容:强调 “ “人类生存高于一切人类生存高于一切” ,不主张进行核战争,不主张进行核战争 美苏关系的缓和美苏关系的缓和19871987签订签订“中导条约中导条约”,双方约定销毁部,双方约定销毁部 分分 核武器;双方交流合作发展核武器;双方交流合作发展“ “以实力求和平以实力求和平” ”与与“ “新思维新思维” ” 1 1、此时期争霸态势:、此时期争霸态势:美攻苏守,优势在美美攻苏守,优势在美美国的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以实力求和平”(新(新“遏制遏制”政政 策)策) 苏联的苏联的“新思维新思维”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美苏争霸的第三阶段美苏关系的缓和美苏关系的缓和2 2、特点:、特点:苏联战略收缩,美国步步进逼,同时进行苏联战略收缩,美国步步进逼,同时进行 相对的有限缓和。相对的有限缓和。19871987年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签署有关中程导弹的条约年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签署有关中程导弹的条约 1985年苏联开始了改革进程,在经济改革中遇到 了近70年旧体制形成的巨大阻力,改革停滞不前 。戈尔巴乔夫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旧政治体制的阻 碍,于是仓促转向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民主 化”和“公开性”原则。1990年苏共二十八大正 式确认“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是党的理想, 实行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建立总统制。戈尔巴乔 夫的改革最终抛弃了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导致人 民生活水平降低,国家经济衰败。而政治上的“ 多元化”和多党制则更削弱了共产党的地位,败 坏了共产党的威信,最终导致社会动荡、政治失 控和民族分离运动的加剧。 对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美国表示支持。 从1989年12月至1991年7月美苏先后进行了 5次高级领导人会晤,协调双边关系。而在 经济上,美国则利用提供经济援助的许诺 ,向戈尔巴乔夫施压,以左右苏联改革进 程。布什政府明确告诉苏联,只有实行根 本变革才有可能得到美国数十亿美元的经 济援助。戈尔巴乔夫希望用苏联“朝着民 主方向前进”、“实现市场经济”等作为 条件,来换取1 500亿美元的援助,但如此 廉价的拍卖并未得到西方的响应。 鉴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巨头们身着滑稽可笑 的华丽服饰端坐在伦敦宫殿中接见这个乞 丐,这里当然是冷战具有象征意义的结束 。戈尔巴乔夫对于暴露他的困境不再感到 羞于启齿了。他请求帮助,帮助他的国家 混乱不堪的经济,帮助他继续掌权。 英国泰晤士报1991年7月18日评述国家国家5050年代后期年代后期6060 年代初年代初6060年代中期年代中期7070 年代末年代末8080年代年代美国美国 孤立、反对中国孤立、反对中国 原因:敌视社会原因:敌视社会 主义,对新中国主义,对新中国 的发展壮大感到的发展壮大感到 恐惧恐惧关系正常化关系正常化 原因:处于守势原因:处于守势 ,对外战略进行,对外战略进行 了重大调整了重大调整关系时好关系时好 时坏时坏 原因:仍原因:仍 没有放弃没有放弃 霸权政策霸权政策 苏联苏联 苏中关系恶化苏中关系恶化 原因:推行霸权原因:推行霸权 主义企图控制中主义企图控制中 国国对中国军事威胁对中国军事威胁 ,酿成边境冲突,酿成边境冲突 原因:对外扩张原因:对外扩张同中国改同中国改 善关系善关系 原因:全原因:全 面收缩面收缩美苏争霸过程中的对华关系美苏争霸过程中的对华关系 冷战的结束冷战的结束 1 1、背景:、背景:布什政府关注苏联国内的改革,并试图左右布什政府关注苏联国内的改革,并试图左右 苏联的改革进程。苏联的改革进程。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引发了全面社会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引发了全面社会 危机。危机。19891989年苏美领年苏美领 导人会谈导人会谈(布什和戈尔(布什和戈尔 巴乔夫)巴乔夫)冷战的结束冷战的结束 2 2、过程:、过程:东欧剧变东欧剧变:19891989年,东欧各国共产党年,东欧各国共产党 纷纷丧失了执政党地位;纷纷丧失了执政党地位;德国统一德国统一:19901990年,东德并入西德;年,东德并入西德;苏联解体苏联解体:19911991年,原苏联各加盟共和年,原苏联各加盟共和 国纷纷宣布独立,苏联解体。国纷纷宣布独立,苏联解体。1 1、背景:、背景:柏林墙的倒塌柏林墙的倒塌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1 1、美苏争霸对人类安全和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美苏争霸对人类安全和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 2 2、美苏对亚洲、非洲的争夺与控制,造成这些地、美苏对亚洲、非洲的争夺与控制,造成这些地 区局势的动荡与紧张区局势的动荡与紧张 3 3、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美苏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 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财富,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4 4、美苏关系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美苏关系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 要意义。要意义。 5 5、冷战虽然结束,但冷战思维继续影响国际关系、冷战虽然结束,但冷战思维继续影响国际关系 的发展,战争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的发展,战争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19881988年联合国发表了一项报告,警告说年联合国发表了一项报告,警告说 ,如果打起核大战,地球上的,如果打起核大战,地球上的5050亿人将有亿人将有4040 亿人在当时死伤或在战后饿死。如果以广岛亿人在当时死伤或在战后饿死。如果以广岛 原子弹轰炸的死亡人数来计算,那么当时所原子弹轰炸的死亡人数来计算,那么当时所 存核武器的杀伤力可消灭整个地球人类存核武器的杀伤力可消灭整个地球人类5050次次 。有关专家把核战争可能对气象产生的恶劣。有关专家把核战争可能对气象产生的恶劣 后果看得尤为严重。他们说,经过最周密思后果看得尤为严重。他们说,经过最周密思 考的推测表明,在可以想见的影响中,一次考的推测表明,在可以想见的影响中,一次 大规模的核战争将对地球上的生物界和无生大规模的核战争将对地球上的生物界和无生 物界发生物界发生65006500万年以来最大的破坏。万年以来最大的破坏。 两极格局解体后冷战思维依然影响国际社 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比如“视对方 为本国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威胁,是最大和 最危险的敌人” ,“认为己方之所得恰是 对方之所失” ,“制造安全困境,迷信核 武器和核威慑”,等等。而且,美国长期 的意识形态宣传把苏联和社会主义国 家描绘成专制主义、没有人性、侵略扩张 的邪恶势力,使西方社会形成一种思维定 式共产主义是邪恶之源。这些看法很 难从人们的固有意识中清除,故而使社会 主义国家不能获得真正良好的、稳定的国 际环境 。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将重点转向中国, 为了达到西化、分化中国的目的,美国中央情报 局还制定了十条诫令,其中对中国青少年进 行西化和分化的主要内容有:第一,尽量用物质 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 并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 别是共产主义教育。为他们制造对色情产生兴趣 的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 以肤浅、虚荣为耻。一定要毁掉他们一直强调的 刻苦耐劳精神。第二,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 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 式的宗教传播。只要让中国的青少年向往我们的 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 的一半。第三,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 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 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 影以及宗教迷信。 此外,十条诫令还指出:“要时常制造一些 无事之事,让中国人民公开讨论,在他们的潜意 识中种下了分裂的种子;要不断制造新闻,丑化 他们的领导人。我们的记者应找机会采访他们, 然后利用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要尽量鼓 励中国政府花费,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这样我 们就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 货币贬值,发生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 了控制,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要以 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 工业。要利用所有的资源,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 值;要暗地运送各种武器,装备他们的一切敌人 ,以及可能成为他们敌人的人们。”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