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概念:概念:所谓所谓“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提供,提供 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 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 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自己对材料或图画的感悟、理解,自定 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与传统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 区别:1、新材料作文:它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三自”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限文体;传统的材料作文:只能写成议论文。 2、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了引出“话题”, 作文围绕“话题”范围展开; 新材料作文: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作文围绕提炼的观 点展开。必须把材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也就是要紧 扣材料。一、整体性原则(全面理解材料)审题立意的原则: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 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欧 洲就减少一块土地。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 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每个人的死亡都 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 要求:(1)选准角度,自定立意;(2)自拟题目;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体鲜明。立意:1、每一个人都不会脱离他人、社会而独立存 在,在世界上你我他构成了一个休戚相关的整 体 。2、如果他人遭遇了不幸,那么丧钟是为他人 而鸣,也是为我们而鸣,所以我们要有同情心 ,要有悲悯心。二、多向性原则(多角度立意)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12年浙江高考作文)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 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 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 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 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博文引发了广大网民的热议。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 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 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少于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审题:材料中三个网民的态度就是三种人生态度 ,就是立意的三个角度,网民甲代表的是平凡而 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 ,但是与人为善、诚实做人、乐观平和,像材料 中的女孩。网民乙代表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这种人敢于担当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有不 畏艰难的勇气和信念,就像历史上那些仁人志士 、改革大潮中那些创业者。网民丙是一种完美的 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这种人既能积极进取,又 能享受人生的多种乐趣,懂得为他人鼓掌,就像 各个领域德高望重的长者。三、筛选性原则(选择最佳立意 )(1)服从材料的整体;(2)观点可能比较新颖;(3)自己有话可说。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材料1: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 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 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 !”而 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成为世界著名 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 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 然回答:“下一个!” 立意立意:永不满足永不满足 再接再厉再接再厉追求是无止境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永远进取奋斗拼搏永远进取奋斗拼搏总结方法一:抓关键词句法有的材料为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有时会在材料 中设置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 现的句子),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 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主观原因:由于惰性和依赖性,缺乏竞争意识;心理却 还没有经受过社会的磨砺,不能独当一面 客观原因:家庭的抚养方式和应试教育存在误区; 就 业压力催生“啃老”现象 (从主观、客观两方面分析原因使文章走向深刻) 材料2:“啃老族”指这样一些人,由于找不到工作,或 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靠 父母,而且花销往往不菲。这样的一群人叫“啃老族” ,也叫“傍老族”。他们的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据 调查,这一现象在中国已相当普遍。 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探原因,推结果,求对策结果的推断 1. 父母抚养儿女长大,“啃老族”非但不能回报亲恩,甚至不能自立,害 了父母亲朋,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生活负担。 2. “啃老族”现象如果继续下去,这种年轻人缺乏竞争力,终将被社会淘 汰。以后在无所依靠的情况下,很可能步入歧途,危害社会。 3.这种现象蔓延开来,将会影响整个社会、整个民族的发展,鲁迅“国将 不国”的呐喊不再是杞人忧天 。 对策的探求 1、年轻人:树立理想,努力做到自尊自强,培养独立处世的工作能力和 生活能力 。 2、家长:要明白怎样才是真正爱护、正确教育下一代。对子女的最大负 责不是承包管理子女的人生,而是教会子女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3、社会:完善就业机制 ,提供更多岗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每一 个公民都以自强自立为荣。总结方法二:因果探究法总结方法二:因果探究法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 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 切入立意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多问是什么?为多问是什么?为 什么?怎么办?什么?怎么办? 材料3: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开始它想 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 少需要三千年的时间,只好忍痛放弃了这个计划。后来它又 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 要三千年的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 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1、蜗牛好高骛远,立志大而不当,结果两次宏伟的计划都因 不切实际而流产。2、不肯脚踏实地,不肯从干好平凡的小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 价值。方法总结三:分清褒贬法方法总结三:分清褒贬法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往往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往往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这样我们可从材料 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材料材料4 4: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 ,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 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 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 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 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 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 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 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 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分析: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 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 ,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 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 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 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 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 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 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立意为: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总结方法四:辨明关系法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 主要有主要有依存关系依存关系(如学与问)、(如学与问)、主次关系主次关系( 如奉献与索取)、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如自卑与自强 )和)和条件关系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 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1、抓关键词句法2、因果探究法3、分清褒贬法4、辨明关系法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1、整体性2、多向性3、筛选性l审题立意练习阅读下面材料,从多种角度立意。 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 这个苹果是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 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 抢着说:闻到了。 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 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 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哲学家说:“你 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 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 这是什么苹果? 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 师,今天我感冒了。”立意的角度: 说闻到的学生:迷信权威、轻信盲从、不肯 动脑、不愿动手实践。 跟着说闻到的学生: 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不要盲从、缺乏独立思考。 第一个学生:亲自实践、非常诚实 。 第二个学生:亲自实践、援疑质理、寻根究底。 第三个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诚实。练习题1、(07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 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著名歌手丛飞节衣缩食,捐赠300万元,资助了178名贫 困学生。当他自己病危住院经济困难时,几个受助完成学业就 在本地工作的年轻人,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这件事被媒 体披露后,有一个受助者居然还埋怨说,这让他很没面子。丛 飞说,不要责怪他们,我已不再需要医疗了。华农大的学生小李和同学们将卖废品的钱捐给了一所希望 小学,不久,小李被查出得了白血病,这所希望小学的师生给 小李捐款,一个四年级女生捐了10元钱。问她为什么把春节的 压岁钱全都捐出来,她说:“只要做到小李姐姐说的那句话就 满足了。”问她是那是一句什么话,她说:“记住别人对自己 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两则材料,一则写“有付出却没回报”,一则写“帮助别人 也得到别人的帮助”,考查学生道德观价值观的认识。抓住关键语句分析:l“竟然没有一个人来看望他”不知感恩、冷漠无情 是丧失道义、价值观扭曲的表现(学会感恩做 有健康人格的人等)l“不要责怪他们”伟大的爱心并不企求回报,博大 的胸襟源于助人的无私(永远是爱的阳光送人 玫瑰,手有余香等)l“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如传 递爱心,温暖人生“人”,需要互相支撑等,练习题2、 有一老一小两个人同时在沙漠里种胡杨 树。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 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使来了,也 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转眼几年过 去了,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 第二天风停后,两人惊讶地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 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树,只是被 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 起原因,老人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 泥土深处扎。如把树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 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 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选点突破,集中立意材料涉及到“老人“”年轻人“”胡杨树“ 等几个对象。l 从“老人种的胡杨在沙尘暴后无碍“这一点 分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在子女的教育、 人才的培养方面,一定要有科学的方法、长远 的眼光。l 从“年轻人种的胡杨在沙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