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他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他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他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他被后人尊称为至圣、万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他被后人尊称为至圣、万世 师表师表, ,一已之力一已之力, ,铸就华夏子民的心理模式铸就华夏子民的心理模式.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 人,享年73岁。他3岁丧父,17岁丧 母,生活惨淡。曾先后担任过下级 官吏和地方官,但仕途失意。55岁 之后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达十四年 之久,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 屡遭冷遇。晚年开始专心从事文教 活动,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 二。他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 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 学的创始人。他还对诗礼 书易乐春秋进行 了整理,是为“六经”。1.生平篇自学礼乐兴办私学周游列国献身文教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授 课 方 案从政失败2.思想篇、儒家思想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孔子 创立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哪些?它们之间的相互 关系如何? 内容:礼、仁、中庸(核心)关系:将仁和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 情都 不偏不倚,恰当好处,即中庸。要实行仁和礼,就必 须遵循中庸之道实践的方法?礼:即周礼,是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节,一种讲究 等级规范,形式森严的社会秩序。它是维系西周分封和 宗法制度的工具。实践的方法?“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孔子明确提出,“仁” 即“爱人” ,并阐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为“仁”,应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 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 个人修养,他教导学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 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立足于对人的关心爱 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提出:“为 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其所谓“德”, 就是“仁”的精神体现。子张问“仁”,孔子更具体指出“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 、敏、惠”。五者的出发点,都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心 和体谅上。3、教育篇:(1).教育对象 :(2).教学内容 :(3).教育目标 :(4).教学方法 :有教无类“成人”、成“君子”因材施教四经(六经 )教 育 思 想教育成就: 办私学4、影响篇:(1)儒家思想(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 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 (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基础。 (3)孔子学说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4)孔子是世界公认的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孔子理想追求开创儒 家思想原因春秋时期,礼乐被破坏 内容 礼 仁 中庸 教育 成就 开创私学 教学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君子”)后世影响(略) 礼与仁的关系 礼仁中庸传承礼乐文化(政治、思想、教育文化) 讨论: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还有必要提倡它 吗?为什么?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 育教学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 作用。对现今推动素质教育也有现实意义。 2.儒家提倡“以德治国”“以人为本”“仁”等治国思想,对于现阶 段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 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 4.儒家提倡的”孝“、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诚信“等道德规范 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 5.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 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