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光学工程专业毕业论文光学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精品论文 导光板的设计及制作方法研导光板的设计及制作方法研究究关键词:背光模组关键词:背光模组 导光板导光板 激光直写激光直写 微光刻微光刻 数字微反射镜数字微反射镜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器将最终取代显像管显示器而成为主流。 由于 LCD 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模组来实现其显示功能。在背光模组中,导光 板因具有导引光线的功能,成为背光模组中最重要的部件,其最重要的品质要 求是要达到高的辉度和均匀度,而随着背光模组向薄型化方向发展,对导光板 的厚度减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导光板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十分重要。本 文提出展开了基于 DMD 微光刻技术及微纳米压印技术的导光板设计和制作方法 研究,并进行了相关的测试分析。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液晶显示的基本 原理和其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然后介绍了背光模组的发展;最后介绍了目 前国内外导光板的设计及制作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二部分分析了导光板的导 光原理,阐述了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规律,然后介绍导光板检测中所用到的光度 学量;最后在理想的条件下,分析、推导出导光板的光出射效率函数公式,分 析了导光板网点面积占空比及网点深度对导光板均匀度的影响。 第三部分首 先介绍了导光板得模拟设计软件 Tracepro 的功能,然后利用此软件对几种不同 结构导光板进行光线追击,分析了不同结构导光板的导光效果,并优化设计均 匀度为 86.2的导光板结构模型。 第四部分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微反射镜 (DMD)作为输入的并行光刻系统制作导光板的方法。导光板的网点单元图形由 DMD 输入,经过缩微光学成像系统缩微后,在光刻胶干板上逐单元网点曝光, 再经过显影、微电铸得到导光板金属镍模板,在厚度为 0.381mm 的 PC 薄板材上 用微纳米压印制成导光板。 第五部分采用 BM-7A 灰度计实际测量了实验制作 的不同网点结构的导光板,并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其中最大均匀度 为 76.2。分析了导光板导光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了网点的排布及 网点深度外,导光板网点内部的微结构也是影响导光板导光效果的重要因素。 最后,对本研究课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新的工作方向。正文内容正文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器将最终取代显像管显示器而成为主流。 由于 LCD 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模组来实现其显示功能。在背光模组中,导光 板因具有导引光线的功能,成为背光模组中最重要的部件,其最重要的品质要 求是要达到高的辉度和均匀度,而随着背光模组向薄型化方向发展,对导光板 的厚度减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导光板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十分重要。本 文提出展开了基于 DMD 微光刻技术及微纳米压印技术的导光板设计和制作方法 研究,并进行了相关的测试分析。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液晶显示的基本 原理和其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然后介绍了背光模组的发展;最后介绍了目 前国内外导光板的设计及制作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二部分分析了导光板的导 光原理,阐述了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规律,然后介绍导光板检测中所用到的光度 学量;最后在理想的条件下,分析、推导出导光板的光出射效率函数公式,分 析了导光板网点面积占空比及网点深度对导光板均匀度的影响。 第三部分首 先介绍了导光板得模拟设计软件 Tracepro 的功能,然后利用此软件对几种不同 结构导光板进行光线追击,分析了不同结构导光板的导光效果,并优化设计均 匀度为 86.2的导光板结构模型。 第四部分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微反射镜 (DMD)作为输入的并行光刻系统制作导光板的方法。导光板的网点单元图形由 DMD 输入,经过缩微光学成像系统缩微后,在光刻胶干板上逐单元网点曝光, 再经过显影、微电铸得到导光板金属镍模板,在厚度为 0.381mm 的 PC 薄板材上 用微纳米压印制成导光板。 第五部分采用 BM-7A 灰度计实际测量了实验制作 的不同网点结构的导光板,并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其中最大均匀度 为 76.2。分析了导光板导光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了网点的排布及 网点深度外,导光板网点内部的微结构也是影响导光板导光效果的重要因素。 最后,对本研究课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新的工作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器将最终取代显像管显示器而成为主流。由于 LCD 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模组来实现其显示功能。在背光模组中,导光板因 具有导引光线的功能,成为背光模组中最重要的部件,其最重要的品质要求是 要达到高的辉度和均匀度,而随着背光模组向薄型化方向发展,对导光板的厚 度减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导光板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十分重要。本文提 出展开了基于 DMD 微光刻技术及微纳米压印技术的导光板设计和制作方法研究, 并进行了相关的测试分析。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液晶显示的基本原理和 其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然后介绍了背光模组的发展;最后介绍了目前国内 外导光板的设计及制作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二部分分析了导光板的导光原理, 阐述了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规律,然后介绍导光板检测中所用到的光度学量;最 后在理想的条件下,分析、推导出导光板的光出射效率函数公式,分析了导光 板网点面积占空比及网点深度对导光板均匀度的影响。 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 导光板得模拟设计软件 Tracepro 的功能,然后利用此软件对几种不同结构导光 板进行光线追击,分析了不同结构导光板的导光效果,并优化设计均匀度为 86.2的导光板结构模型。 第四部分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微反射镜(DMD)作 为输入的并行光刻系统制作导光板的方法。导光板的网点单元图形由 DMD 输入, 经过缩微光学成像系统缩微后,在光刻胶干板上逐单元网点曝光,再经过显影、 微电铸得到导光板金属镍模板,在厚度为 0.381mm 的 PC 薄板材上用微纳米压印 制成导光板。 第五部分采用 BM-7A 灰度计实际测量了实验制作的不同网点结构的导光板,并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其中最大均匀度为 76.2。分 析了导光板导光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了网点的排布及网点深度外, 导光板网点内部的微结构也是影响导光板导光效果的重要因素。 最后,对本 研究课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新的工作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器将最终取代显像管显示器而成为主流。由于 LCD 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模组来实现其显示功能。在背光模组中,导光板因 具有导引光线的功能,成为背光模组中最重要的部件,其最重要的品质要求是 要达到高的辉度和均匀度,而随着背光模组向薄型化方向发展,对导光板的厚 度减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导光板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十分重要。本文提 出展开了基于 DMD 微光刻技术及微纳米压印技术的导光板设计和制作方法研究, 并进行了相关的测试分析。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液晶显示的基本原理和 其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然后介绍了背光模组的发展;最后介绍了目前国内 外导光板的设计及制作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二部分分析了导光板的导光原理, 阐述了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规律,然后介绍导光板检测中所用到的光度学量;最 后在理想的条件下,分析、推导出导光板的光出射效率函数公式,分析了导光 板网点面积占空比及网点深度对导光板均匀度的影响。 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 导光板得模拟设计软件 Tracepro 的功能,然后利用此软件对几种不同结构导光 板进行光线追击,分析了不同结构导光板的导光效果,并优化设计均匀度为 86.2的导光板结构模型。 第四部分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微反射镜(DMD)作 为输入的并行光刻系统制作导光板的方法。导光板的网点单元图形由 DMD 输入, 经过缩微光学成像系统缩微后,在光刻胶干板上逐单元网点曝光,再经过显影、 微电铸得到导光板金属镍模板,在厚度为 0.381mm 的 PC 薄板材上用微纳米压印 制成导光板。 第五部分采用 BM-7A 灰度计实际测量了实验制作的不同网点结 构的导光板,并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其中最大均匀度为 76.2。分 析了导光板导光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了网点的排布及网点深度外, 导光板网点内部的微结构也是影响导光板导光效果的重要因素。 最后,对本 研究课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新的工作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器将最终取代显像管显示器而成为主流。由于 LCD 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模组来实现其显示功能。在背光模组中,导光板因 具有导引光线的功能,成为背光模组中最重要的部件,其最重要的品质要求是 要达到高的辉度和均匀度,而随着背光模组向薄型化方向发展,对导光板的厚 度减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导光板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十分重要。本文提 出展开了基于 DMD 微光刻技术及微纳米压印技术的导光板设计和制作方法研究, 并进行了相关的测试分析。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液晶显示的基本原理和 其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然后介绍了背光模组的发展;最后介绍了目前国内 外导光板的设计及制作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二部分分析了导光板的导光原理, 阐述了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规律,然后介绍导光板检测中所用到的光度学量;最 后在理想的条件下,分析、推导出导光板的光出射效率函数公式,分析了导光 板网点面积占空比及网点深度对导光板均匀度的影响。 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 导光板得模拟设计软件 Tracepro 的功能,然后利用此软件对几种不同结构导光 板进行光线追击,分析了不同结构导光板的导光效果,并优化设计均匀度为 86.2的导光板结构模型。 第四部分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微反射镜(DMD)作 为输入的并行光刻系统制作导光板的方法。导光板的网点单元图形由 DMD 输入, 经过缩微光学成像系统缩微后,在光刻胶干板上逐单元网点曝光,再经过显影、微电铸得到导光板金属镍模板,在厚度为 0.381mm 的 PC 薄板材上用微纳米压印 制成导光板。 第五部分采用 BM-7A 灰度计实际测量了实验制作的不同网点结 构的导光板,并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其中最大均匀度为 76.2。分 析了导光板导光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了网点的排布及网点深度外, 导光板网点内部的微结构也是影响导光板导光效果的重要因素。 最后,对本 研究课题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新的工作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液晶显示器将最终取代显像管显示器而成为主流。由于 LCD 本身不发光,需要背光模组来实现其显示功能。在背光模组中,导光板因 具有导引光线的功能,成为背光模组中最重要的部件,其最重要的品质要求是 要达到高的辉度和均匀度,而随着背光模组向薄型化方向发展,对导光板的厚 度减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导光板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十分重要。本文提 出展开了基于 DMD 微光刻技术及微纳米压印技术的导光板设计和制作方法研究, 并进行了相关的测试分析。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液晶显示的基本原理和 其产业的发展状况及趋势;然后介绍了背光模组的发展;最后介绍了目前国内 外导光板的设计及制作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二部分分析了导光板的导光原理, 阐述了光在介质中传播的规律,然后介绍导光板检测中所用到的光度学量;最 后在理想的条件下,分析、推导出导光板的光出射效率函数公式,分析了导光 板网点面积占空比及网点深度对导光板均匀度的影响。 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 导光板得模拟设计软件 Tracepro 的功能,然后利用此软件对几种不同结构导光 板进行光线追击,分析了不同结构导光板的导光效果,并优化设计均匀度为 86.2的导光板结构模型。 第四部分提出了一种采用数字微反射镜(DMD)作 为输入的并行光刻系统制作导光板的方法。导光板的网点单元图形由 DMD 输入, 经过缩微光学成像系统缩微后,在光刻胶干板上逐单元网点曝光,再经过显影、 微电铸得到导光板金属镍模板,在厚度为 0.381mm 的 PC 薄板材上用微纳米压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