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方剂学专业优秀论文方剂学专业优秀论文 调汗药在治疗心系疾病方剂中的配伍应用研调汗药在治疗心系疾病方剂中的配伍应用研究究关键词:心系疾病关键词:心系疾病 调汗药调汗药 中药配伍中药配伍摘要:目的: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心为汗。 ”本研究旨在通过 分析古代治疗心系疾病方剂中调汗药(具有发汗作用或止汗作用的中药,简称 发汗药或止汗药)的应用状况,探讨“治心调汗”的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治 疗心系疾病提供方法学参考,并借此印证“汗为心液”之理论。 方法:运用 文献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为研究范围,依据相关诊疗 标准,筛选出治疗心系疾病的方剂,并建立方剂资料数据库,进行方剂信息挖 掘分析,归纳总结调汗药在其中的配伍应用规律。 结果: (1) 中医方 剂大辞典精选本共载治疗心系疾病方剂 758 首,其中配伍调汗药的方剂共 512 首,占到了总方剂数目的 6755%。 (2)调汗药中发汗药使用居前 3 位 的药物分别是生姜、防风、薄荷,止汗药居前 3 位的分别是酸枣仁、白术、白 芍。 (3)在使用调汗药治疗心系疾病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的方剂中, 单独配伍发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7650%、659%、1862%,其在实证中应 用的比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Plt;001) ;单独配伍止汗药的方剂比率分 别为 1200%、6946%、3379%,其在虚证中应用的比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 (Plt;001) ;发汗药止汗药共同配伍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1150%、2395%、4759%,其在虚实夹杂证中应用的比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 (Plt;001) 。 (4)在使用了调汗药治疗心系疾病的血脉异常和神明 异常的方剂中,单独配伍发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5922%、3320%,其在血 脉异常的疾病中配伍的比率明显高于神明异常的疾病(Plt;001) ;单独 配伍止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2621%、3670%,其在神明异常的疾病中配伍 的比率高于血脉异常的疾病,但 Pgt;005。 (5)在治疗胸痹、心痛 的方剂中,单独配伍发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6000%、6563%,单独配伍止 汗药的比率分别为 1600%、2188%;在治疗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惊悸 的方剂中,单独配伍止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6383%、7083%、7059%、4727%、7174%,单独配伍发汗药的比率分别 为 851%、625%、1765%、1087%、2000%。 结论: (1)在古代 治疗心系疾病的方剂中配伍调汗药的比率较高,提示在治疗中医心病的方剂中 配伍调汗药是一种常用的配伍方法,亦从治法角度证明古代医家对“汗为心液” 理论的重视。 (2)实证中多配伍发汗药、虚证中多配伍止汗药、虚实夹杂 证中多发汗药止汗药共同配伍是其一般的配伍规律。 (3)治疗血脉异常的 疾病多配伍发汗药、治疗神明异常的疾病多配伍止汗药是其一般的配伍规律。 (4)在治疗胸痹、心痛的方剂中多配伍发汗药,治疗失眠、健忘、心悸、怔忡、 惊悸的方剂中多配伍止汗药是其一般的配伍规律。正文内容正文内容目的: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心为汗。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 析古代治疗心系疾病方剂中调汗药(具有发汗作用或止汗作用的中药,简称发 汗药或止汗药)的应用状况,探讨“治心调汗”的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 心系疾病提供方法学参考,并借此印证“汗为心液”之理论。 方法:运用文 献学的研究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为研究范围,依据相关诊疗标 准,筛选出治疗心系疾病的方剂,并建立方剂资料数据库,进行方剂信息挖掘 分析,归纳总结调汗药在其中的配伍应用规律。 结果: (1) 中医方剂 大辞典精选本共载治疗心系疾病方剂 758 首,其中配伍调汗药的方剂共 512 首,占到了总方剂数目的 6755%。 (2)调汗药中发汗药使用居前 3 位的 药物分别是生姜、防风、薄荷,止汗药居前 3 位的分别是酸枣仁、白术、白芍。(3)在使用调汗药治疗心系疾病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的方剂中,单独 配伍发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7650%、659%、1862%,其在实证中应用的 比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Plt;001) ;单独配伍止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1200%、6946%、3379%,其在虚证中应用的比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 (Plt;001) ;发汗药止汗药共同配伍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1150%、2395%、4759%,其在虚实夹杂证中应用的比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 (Plt;001) 。 (4)在使用了调汗药治疗心系疾病的血脉异常和神明 异常的方剂中,单独配伍发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5922%、3320%,其在血 脉异常的疾病中配伍的比率明显高于神明异常的疾病(Plt;001) ;单独 配伍止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2621%、3670%,其在神明异常的疾病中配伍 的比率高于血脉异常的疾病,但 Pgt;005。 (5)在治疗胸痹、心痛 的方剂中,单独配伍发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6000%、6563%,单独配伍止 汗药的比率分别为 1600%、2188%;在治疗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惊悸 的方剂中,单独配伍止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6383%、7083%、7059%、4727%、7174%,单独配伍发汗药的比率分别 为 851%、625%、1765%、1087%、2000%。 结论: (1)在古代 治疗心系疾病的方剂中配伍调汗药的比率较高,提示在治疗中医心病的方剂中 配伍调汗药是一种常用的配伍方法,亦从治法角度证明古代医家对“汗为心液” 理论的重视。 (2)实证中多配伍发汗药、虚证中多配伍止汗药、虚实夹杂 证中多发汗药止汗药共同配伍是其一般的配伍规律。 (3)治疗血脉异常的 疾病多配伍发汗药、治疗神明异常的疾病多配伍止汗药是其一般的配伍规律。 (4)在治疗胸痹、心痛的方剂中多配伍发汗药,治疗失眠、健忘、心悸、怔忡、 惊悸的方剂中多配伍止汗药是其一般的配伍规律。 目的: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心为汗。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古 代治疗心系疾病方剂中调汗药(具有发汗作用或止汗作用的中药,简称发汗药 或止汗药)的应用状况,探讨“治心调汗”的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心系 疾病提供方法学参考,并借此印证“汗为心液”之理论。 方法:运用文献学 的研究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为研究范围,依据相关诊疗标准, 筛选出治疗心系疾病的方剂,并建立方剂资料数据库,进行方剂信息挖掘分析, 归纳总结调汗药在其中的配伍应用规律。 结果: (1) 中医方剂大辞典 精选本共载治疗心系疾病方剂 758 首,其中配伍调汗药的方剂共 512 首,占 到了总方剂数目的 6755%。 (2)调汗药中发汗药使用居前 3 位的药物分别是生姜、防风、薄荷,止汗药居前 3 位的分别是酸枣仁、白术、白芍。 (3)在使用调汗药治疗心系疾病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的方剂中,单独配伍 发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7650%、659%、1862%,其在实证中应用的比率 明显高于其它证型(Plt;001) ;单独配伍止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1200%、6946%、3379%,其在虚证中应用的比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 (Plt;001) ;发汗药止汗药共同配伍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1150%、2395%、4759%,其在虚实夹杂证中应用的比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 (Plt;001) 。 (4)在使用了调汗药治疗心系疾病的血脉异常和神明 异常的方剂中,单独配伍发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5922%、3320%,其在血 脉异常的疾病中配伍的比率明显高于神明异常的疾病(Plt;001) ;单独 配伍止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2621%、3670%,其在神明异常的疾病中配伍 的比率高于血脉异常的疾病,但 Pgt;005。 (5)在治疗胸痹、心痛 的方剂中,单独配伍发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6000%、6563%,单独配伍止 汗药的比率分别为 1600%、2188%;在治疗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惊悸 的方剂中,单独配伍止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6383%、7083%、7059%、4727%、7174%,单独配伍发汗药的比率分别 为 851%、625%、1765%、1087%、2000%。 结论: (1)在古代 治疗心系疾病的方剂中配伍调汗药的比率较高,提示在治疗中医心病的方剂中 配伍调汗药是一种常用的配伍方法,亦从治法角度证明古代医家对“汗为心液” 理论的重视。 (2)实证中多配伍发汗药、虚证中多配伍止汗药、虚实夹杂 证中多发汗药止汗药共同配伍是其一般的配伍规律。 (3)治疗血脉异常的 疾病多配伍发汗药、治疗神明异常的疾病多配伍止汗药是其一般的配伍规律。 (4)在治疗胸痹、心痛的方剂中多配伍发汗药,治疗失眠、健忘、心悸、怔忡、 惊悸的方剂中多配伍止汗药是其一般的配伍规律。 目的:素问宣明五气曰:“五脏化液,心为汗。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古 代治疗心系疾病方剂中调汗药(具有发汗作用或止汗作用的中药,简称发汗药 或止汗药)的应用状况,探讨“治心调汗”的组方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心系 疾病提供方法学参考,并借此印证“汗为心液”之理论。 方法:运用文献学 的研究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为研究范围,依据相关诊疗标准, 筛选出治疗心系疾病的方剂,并建立方剂资料数据库,进行方剂信息挖掘分析, 归纳总结调汗药在其中的配伍应用规律。 结果: (1) 中医方剂大辞典 精选本共载治疗心系疾病方剂 758 首,其中配伍调汗药的方剂共 512 首,占 到了总方剂数目的 6755%。 (2)调汗药中发汗药使用居前 3 位的药物分 别是生姜、防风、薄荷,止汗药居前 3 位的分别是酸枣仁、白术、白芍。 (3)在使用调汗药治疗心系疾病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证的方剂中,单独配伍 发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7650%、659%、1862%,其在实证中应用的比率 明显高于其它证型(Plt;001) ;单独配伍止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1200%、6946%、3379%,其在虚证中应用的比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 (Plt;001) ;发汗药止汗药共同配伍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1150%、2395%、4759%,其在虚实夹杂证中应用的比率明显高于其它证型 (Plt;001) 。 (4)在使用了调汗药治疗心系疾病的血脉异常和神明 异常的方剂中,单独配伍发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5922%、3320%,其在血 脉异常的疾病中配伍的比率明显高于神明异常的疾病(Plt;001) ;单独 配伍止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2621%、3670%,其在神明异常的疾病中配伍的比率高于血脉异常的疾病,但 Pgt;005。 (5)在治疗胸痹、心痛 的方剂中,单独配伍发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6000%、6563%,单独配伍止 汗药的比率分别为 1600%、2188%;在治疗失眠、健忘、心悸、怔忡、惊悸 的方剂中,单独配伍止汗药的方剂比率分别为 6383%、7083%、7059%、4727%、7174%,单独配伍发汗药的比率分别 为 851%、625%、1765%、1087%、2000%。 结论: (1)在古代 治疗心系疾病的方剂中配伍调汗药的比率较高,提示在治疗中医心病的方剂中 配伍调汗药是一种常用的配伍方法,亦从治法角度证明古代医家对“汗为心液” 理论的重视。 (2)实证中多配伍发汗药、虚证中多配伍止汗药、虚实夹杂 证中多发汗药止汗药共同配伍是其一般的配伍规律。 (3)治疗血脉异常的 疾病多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