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地理环境区域地理环境 和人类活动和人类活动地理必修地理必修 第一章第一章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区域和区域差异一、区域和区域差异一、区域和区域差异东北东北西南西南区域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 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 一个可量度的实体;区域内自一个可量度的实体;区域内自 然、经济、社会等要素间相互然、经济、社会等要素间相互 联系,使区域保持一定的相似联系,使区域保持一定的相似 特征。特征。广东省广东省武汉市武汉市 区域的级别区域的级别 有高有低,有高有低, 划分的指标划分的指标 也不尽相同也不尽相同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一、区域和区域差异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江南丘陵江南丘陵自然区域的划分自然区域的划分 是依据自然特征是依据自然特征 的差异来进行的的差异来进行的 。思考:经济区域、社会区域、文化区域思考:经济区域、社会区域、文化区域 的划分是依据什么进行的?的划分是依据什么进行的?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寒区西北干旱半西北干旱半 干旱区干旱区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我国自然区域差异的最我国自然区域差异的最 突出表现就在于这三大突出表现就在于这三大 自然区的差异,请问:自然区的差异,请问: 它们之间的差异具体表它们之间的差异具体表 现在哪些方面?现在哪些方面?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分区分区季风区季风区非季风区非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地区青藏高寒地区区域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往往表现出相互区域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往往表现出相互 渗透的过渡性特征。区域之间的差异显著,但区渗透的过渡性特征。区域之间的差异显著,但区 域内部则表现出相对一致和相似的地理特征。域内部则表现出相对一致和相似的地理特征。江南地区油菜种植江南地区油菜种植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东部季风区,从低纬东部季风区,从低纬 到高纬,都以雨热同到高纬,都以雨热同 期的季风气候为主。期的季风气候为主。 濒临海洋,降水丰富濒临海洋,降水丰富 ,植被茂盛,河湖众,植被茂盛,河湖众 多,种植业发达。地多,种植业发达。地 处我国第二、三级阶处我国第二、三级阶 梯,地形以平原、丘梯,地形以平原、丘 陵和盆地为主。陵和盆地为主。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位于我国的中高纬,位于我国的中高纬 ,深居内陆,空气干,深居内陆,空气干 燥,以温带草原气候燥,以温带草原气候 和温带荒漠气候为主和温带荒漠气候为主 ,降水量较少。该地,降水量较少。该地 区主要发展的是畜牧区主要发展的是畜牧 业和灌溉农业,水源业和灌溉农业,水源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 约因素。约因素。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青藏高寒区,位于我青藏高寒区,位于我 国的西南部。海拔高国的西南部。海拔高 ,日温差大,太阳辐,日温差大,太阳辐 射强,有众多的高山射强,有众多的高山 和冰川,是亚洲众多和冰川,是亚洲众多 河流的发源地。自然河流的发源地。自然 带的垂直分异显著,带的垂直分异显著, 以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以畜牧业和河谷农业 为主。为主。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完成教材完成教材P7“P7“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表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表”东部季风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青藏高寒区地形和地势地形和地势气气 候候水水 文文 特特 征征植被和土壤植被和土壤区域特征形区域特征形 成主导因素成主导因素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 原、丘陵、盆地、山地相 间分布在二、三级阶梯上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以 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 国第二级阶梯上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 高原、山地为主,位于我 国第一级阶梯上 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 水、气温明显随季节变化 。雨热同期,温暖湿润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 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日 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气温低、风力大,河谷地 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自 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水 和地下水的补给雨水为主多数为内流河,湖泊以咸 水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 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高 山湖泊众多,山岳冰川成 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 有大量的农作物和人工林 植被,森林植被发育土壤从东到西依次出现森林、 草原、荒漠和戈壁。土壤 层稀薄,有机质含量低高寒荒漠广布,水分条件 稍好地区有高山草甸、灌 丛和山谷森林。冻土广随纬度位置变化的随纬度位置变化的 气温状况是决定该气温状况是决定该 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区内部自然地域变 化的主导因素化的主导因素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 水热组合状况是决定水热组合状况是决定 该区内部自然地域变该区内部自然地域变 化的主导因素化的主导因素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随距离海洋远近而变 化的干湿状况是决定化的干湿状况是决定 该区内部自然地域变该区内部自然地域变 化的主导因素化的主导因素课堂练习 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间的自然差异显著,并影响 到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下题: 1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是: ( ) A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植被 C水文和气候 D生物和水文 2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之间的界线大致是: ( ) A800mm等降水量线 B1000m等高线 C、400mm等降水量线 D3000m等高线 3下列地貌单元中,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处在第二级 阶梯的是: (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河套平原 D柴达木盆地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地理位置分布简图。读图回答56题。 5、根据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地表温度较乙区低 B乙区比甲区纬度低,故热量条件比甲区高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 界线 D甲区与丙区之间,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6、丙区中,跨地势两级阶梯,且自然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的地区是: ( ) A东南地区 B华中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东部季风区,由于地东部季风区,由于地 势相对低平,气候温势相对低平,气候温 暖湿润,所以深受人暖湿润,所以深受人 类活动的影响。这里类活动的影响。这里 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 区。该区聚落稠密,区。该区聚落稠密, 道路纵横,也是我国道路纵横,也是我国 人口最为稠密和经济人口最为稠密和经济 最为发达的地区。最为发达的地区。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 的畜牧业历史悠久,的畜牧业历史悠久, 养育了许多游牧民族养育了许多游牧民族 。靠近季风区或有河。靠近季风区或有河 流、地下水的地区也流、地下水的地区也 有少量的灌溉农业分有少量的灌溉农业分 布。该区面临的主要布。该区面临的主要 问题是水源不足,以问题是水源不足,以 及与之相伴的土地荒及与之相伴的土地荒 漠化和盐碱化问题。漠化和盐碱化问题。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在青藏高寒区,人类在青藏高寒区,人类 对自然的影响微弱,对自然的影响微弱, 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 畜牧业,少数地区可畜牧业,少数地区可 以开展适度林业和种以开展适度林业和种 植业。主要的不利条植业。主要的不利条 件是气温低、空气稀件是气温低、空气稀 薄、风力大、水分不薄、风力大、水分不 足、地形崎岖。足、地形崎岖。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试从交通、信息、文化、教育等方面试从交通、信息、文化、教育等方面 ,谈谈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并简,谈谈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并简 述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未来前景。述差异形成的原因和未来前景。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东部季风区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 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大致各地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明显。大致 以秦岭以秦岭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淮河为界,可以再分为“南南 方方”和和“北方北方”两个亚区。两个亚区。东东 部部 季季 风风 区区秦秦 岭岭淮淮 河河南南 方方北北 方方1.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秦岭秦岭淮河线是重要淮河线是重要 的地理分界线,走势的地理分界线,走势 大致与我国一月大致与我国一月0 0等等 温温线线线线和和800800毫米毫米年等降年等降 水量水量线线线线相吻合。成相吻合。成为为为为 北方和南方、暖北方和南方、暖温温带带带带 与与亚热带亚热带亚热带亚热带、旱地、旱地与与水水 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田等地理事物的重要 分界。分界。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1.1.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了解东部季风区内部 亚区的各自地理特征亚区的各自地理特征阅读阅读教材教材P10P10图图1-1-81-1-8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四、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2.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江南水乡江南水乡东北森林东北森林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对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的影响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对民居建筑的影响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对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和通达性的影响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和通达性的影响请大家阅读教材请大家阅读教材P1012P1012图图 文,绘制一幅文,绘制一幅“ “南北差异对人南北差异对人 类活动的影响类活动的影响” ”的表格。的表格。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阅读教材,了解三个经济地带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阅读教材,了解三个经济地带所包括的省级行政区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五、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GDP)衡量一个地衡量一个地 区经济发展实力或竞争力大小最基本的区经济发展实力或竞争力大小最基本的 总量指标,反映了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总量指标,反映了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人均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人均GDPGDP则可以则可以 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经济发展速度不同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将教材将教材P13“P13“表表1-1-2 1-1-2 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国内生产总 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值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转绘成一幅折线图。转绘成一幅折线图。年份年份变化(变化(% %)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