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金华十校 2012 年高考模拟考试语 文 试 题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6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偌大(ru) 憎恶(w) 夺桂冠(gun) 不偏不倚(y)B芟除(y) 档案(dng) 犯嘀咕(d) 丰功伟绩(j)C恫吓(tng) 船坞(w) 挂空挡(dng) 车载斗量(zi)D夹克(ji) 央浼(mi) 撒手锏(s) 逸兴遄飞(chun)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竹林七贤生活在一个不需要承载过多社会责任的时代,没了令后世儒林浩首穷经的功名之虑,他们只需俯身屈就,富贵功名就唾手可得。B顶着桂冠写诗的人会感到如屣薄冰,要对得起自己和别人,他们都是用心去写,然后用血去熬,可谓呕心沥血,令人不禁唏嘘感慨。C上级主管部门通过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取证,随时曝光处理一批粗制滥造、服务水平低下的企业。D外面声嘶力竭的喊叫使教室里的孩子躁动不安,他们离开位置,一窝蜂跑到窗边,掂起脚往外张望。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总是喋喋不休的老婆,陈师傅终于忍不住了:“你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女儿这么大了,有自己的想法,管多了反而出岔子。” B千岛湖水今日一见终生难忘,它不是那种若有若无的淡绿,也不是那种一眼望见的浅绿,甚至是有深度而耐读的一湖凝碧。C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扶植,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D东汉后期,坐镇冀州、势倾天下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如同人类精神史上所有的经典一样,雷锋精神被时代一次次重新解读,被赋予一次次新的生命因子,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B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浙江调研公安工作时强调,要努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C据新华社报道,由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中心举办的 2011 年度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中国行成果展于 2 月 28 日在旧金山开幕,现场火暴异常。D“微博”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毫无疑问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说到幸福,谁不羡慕,谁不向往,谁不孜孜以求?_ 不过,也有一些价值观扭曲的人,对“幸福”一词的理解和态度进入了误区。看来,幸福与人生,亲密程度非同一般。即便人生进入“夕阳无限好”阶段的老年朋友,也希望自己键康、家人和睦,对国家和民族而言,幸福,是对国强民富、繁荣昌盛、团结和谐的希望;而各行各业、从事各种工作的人们,谁不渴望自己所在的单位和部门,气氛如阳光灿烂,前程似锦,自己心情舒畅,工作顺利。对家庭来说,希望的是孩子有幸福的童年、幸福的少年、幸福的未来,希望的是谈婚论嫁的青年男女,拥有甜蜜的爱情,完美的家庭;A B C D6请仿照示例,从高中语文教材中选择一篇作品和其中的一个人物,然后拟写人物的语言,表达对“人生”的感悟。要求: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式相近,不超过 25 个字。(4 分)示例:水浒传中的鲁达说:“人生就是敢作敢当,风风火火,让生命大放光芒。” 中的 说:“ 。”7据人民日报报道,一位两岁就失明的老人,48 年风雨无阻为村民义务送报、送信,行程达 8 万多公里,可以绕地球两圈,所送报纸叠起来有500 多米厚,且从没出过差错。老人名叫贾存玉,是河北张家口市高新区东章村一位普通村民。假如贾存玉老人被评选为 2012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请你根据上述报道内容,写一则颁奖词。(5 分)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在 80-100 字之间。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作为一种用于交换的精神产品,电影总要反映、表达和参与个人或集团的意识形态,它们只是或显或隐的区别,超意 识形态的传播方式与“ 零度叙事”的追求直到今天也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但电影在大部分时间内是要遵循市场规律的,因为它是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的结合体。应该说,好莱坞战争片在两者之间找到了较为平衡的黄金分割点。 从概念性的意义上来看,电影作为大众传媒方式的一种,势必成为意识形态传递的载体。路易阿尔都塞在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指出:宗教、教育、家庭、法律、工会、文化和大众传媒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其功能是向个体灌输主流意识形态,使个体接受现存社会规范和社会结构,在生产关系体系内“自愿”接受社会角色,以非武力或非强迫的方式迫使个体服从现存社会关系。随后,让路易博德里发表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一文,深入探讨了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即电影通过对一个中心位置的幻觉式界定而构造出“ 主体”的同时,又在无意识状态中“询唤”出意识形态效果,“由此而言,可以把 电影看成是一种从事替代的精神机器。它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所规定的模型相辅相成”。当然,电影既受制于国家意识形态机器,也再生产这种意识形态。 至于意识形态控制的手法,则并非那样赤裸的艺术教化。正如阿尔都塞所论及的:“ 意识形态是以一种在个体中招募主体(它招募所有个体)或把个体改造成主体(它改造所有个体)的方式,并运用非常准确的操作产生效果或发挥功能作用的。这种操作我称之为询唤或召唤.”具体到好莱坞战争片,与统治意识形态的关系也不外乎处在“将个体改造成主体” 的过程中, 对内如此,对外也如此 正如阿尔都塞所说,“我们不得不承认,好莱 坞正在严肃地传输美国文化,正在有效地将美国主义行销全球,无数的观影者通过好莱坞影像构建着美国,使美国制度化为自身的文化标准模式”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必定存在着 难以“将个体改造成主体”的非统治意识形态,甚至更激进一些的反统治意识形态,我们或称之为“ 反思”与“出离”, 这也就形成了好莱坞战争片对立于主流的另一传统,这两极之间的对立与融合共同构成了美国战争片的意识形态流变,也造成了一部分后“9 1l”时代美国反恐战争片游走于反思与歌颂边缘的无奈。8对“至于意识形态控制的手法,则并非那样赤裸的艺术教化”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电影通过超意识形态的传播方式或零度叙述的方式,不知不觉地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B电影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直接向个体灌输主流意识形态,使个体接受现存社会规范和社会结构。C电影通过对一个中心位置的幻觉式界定而构造出“主体”的同时,又在无意识状态中“询唤”出意识形态效果。D电影作为一种从事意识形态控制的替代的精神机器,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所规定的模型相辅相成。9下列选项不属于好莱坞战争片特征的项是A好莱坞战争片在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之间找到了较为平衡的黄金分割点。B好莱坞战争片与主流意识形态既对立又融合,推动了美国意识形态的流变。C有一些好莱坞战争片严肃地传输美国文化,正在有效地将美国主义行销全球。D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思”、“出离”,形成了好莱坞战争片对立于主流的另一传统。10如何处理电影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请你结合本文阅读,提出自己的见解。(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 - 15 题。(20 分)戴车匠汪曾祺戴车匠是东街一景。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车匠,无可考。想来 这是很久远的事了。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从我记事的时候,全城似只有这一个车匠,一家车匠店。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坐南朝北。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 邻是杨家香店。戴家车匠店夹在两家之间。门面很小,只有一间。地势却颇高。跨进门坎,得上五层台阶。因此车匠店有点像个小戏台(戴车匠就好像在台演戏)。店里正面是一堵板壁。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长,四寸来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写的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不知这是哪位读书人的手笔。但是看来戴车匠很喜欢这副对子。板壁后面,是住家。前面,是作坊。作坊靠西墙,放着两张车床。这所谓车床和现代的铁制车床是完全不同的。就像一张狭长的小床,木制的,有一个四框,当中有一个车轴,轴上安小块木料, 轴下有皮条,皮条 钉在踏板上,双脚上下踏 动踏板,皮条牵动车轴,木料来回转动,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旋成器,这就是中国的古式的车床, 其原理倒是和铁制车床是一样的。戴车匠起得很早。在别家店铺才卸下铺板的时候,戴车匠已经吃了早饭, 选好了材料,看看图样,坐到车床的坐板上了。一个人走进他的工作,是叫人感动的,他这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了。看到戴车匠坐在床子上,让人想起古人说的“百工居于肆,以成其器” 。,中国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好吃懒做的工匠,大概没有,一一很少。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 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戴车匠踩动踏板, 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住在 这条街上的孩子多 爱上戴车匠家看戴车匠做活,一个一个,小傻子似的,聚精会神,一看看半天。孩子们愿意上戴车匠家来,还因为他养着一窝洋老鼠白耗子,装在一个一面有玻璃的长方木箱里,挂在东面的墙上、,洋老鼠在里面 踩车、推磨、上楼、下楼,整天不闲着,无事忙。戴 车匠这么大的人了,对洋老鼠并无多大兴趣,养来是给他的独儿子玩的。一到快过清明节,大街小巷的孩子就都惦记起戴车匠来。这里的风俗,清明那天吃螺蛳,家家如此,说是清明吃螺 蛳,可以明目。买几斤螺蛳,入盐,少放一点五香大料,煮出一大盆,可供孩子吃一天;孩子们除了吃,还可以玩,用螺蛳弓把螺蛳壳射出去,螺 蛳弓是竹制的小弓,有一支小弓箭,附在双股麻线拧成的弓弦上。竹箭从竹片窝成的弓背当中的一个窟窿里穿过去。孩子们用竹箭的尖端把螺蛳掏出来吃了,用螺狮壳套在竹箭上,一拉弓弦,弓背弯成满月,一撒手,哒的一声,螺 蛳壳便射了出去。射得相当高,相当远。在平地上,射上屋顶是没有问题的。竹箭被弓背挡住,是射不出去的。家家孩子吃螺蛳,放螺蛳弓,因此每年夏天瓦匠捡漏时,总要从瓦楞里打 扫下好些螺蛳壳来。不知道为什么,这种螺蛳弓都是车匠做, 其实这东西不用上床子旋,只要用破竹的作刀即能做成,应该由竹器店供应才对。清明前半个月,戴 车匠就把别的活都停下来,整天地做螺蛳弓。孩子 们从戴车匠门前过,就都 兴奋起来。到了接近清明,戴车匠家就都是孩子。螺蛳弓分大、中、小三号,弹力有差,射程远近不同,价钱也不一样。孩子们眼睛发亮,挑选着,比 较着,挨挨挤挤,叽叽喳喳,好不热闹。到清明那天,听吧,到处是拉弓放箭的声音:“哒哒!”戴车匠每年照例要给他的儿子做一张特号的大弓。所有的孩子看了都羡慕。戴车匠眯缝着眼睛看着他的儿坐在门坎上吃螺蛳,把螺蛳壳用力地射到对面一家倒闭了的钱庄的屋顶上,若有所思。他在想什么呢?他的儿子已经八岁了。他该不会是想:这孩子将来干什么?是让他也学车匠,还是另学一门手艺?世事变化很快,他隐隐约约觉得,车匠这一行恐怕不能永远延续下去。一九八一年,我回乡了一次(我去乡已四十余年)。东街已经完全变样,戴家车匠店已经没有痕迹了。侯家银匠店, 杨家香店,也都没有了。也许这是最后一个车匠了。 (本文有删节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