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乳鹿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32 例卢训丛高莉莉陈涛三峡大学医学院(湖北宜昌 443003)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药疗法;乳鹿膏近年来,笔者用自拟方乳鹿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32例,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32 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 17 例,女 15 例;年龄最小者 24 岁,最大者 56 岁;病程最长者 36 个月,最短者 3个月,平均 14 个月。患者均有上腹疼痛、餐后饱胀、返酸、恶心、纳差等症状。所有病例均按 1982 年全国慢性胃炎座谈会制定的慢性胃炎纤维胃镜诊断标准确诊。2治疗方法乳鹿膏主要由乳香、没药、鹿角霜、蒲公英等组成,按传统方法熬制。每次口服 20g,早、晚各 1 次,空腹温服。治疗 60 天为 1 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它药物,并忌刺激性饮食,戒烟酒。3治疗结果32 例中,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示浅表性胃炎病变消失,胃粘膜恢复正常) 27 例;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复查示胃粘膜病变有改善) 3 例;有效(临床症状缓解,胃镜复查改善不明显) 1 例;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者) 1 例。显效率为 938%。4典型病例喻某,女, 45 岁, 1999 年 7 月 2 日初诊。1998 年 1 月出现食后上腹饱胀,甚则疼痛,纳差,时感恶心,饮食稍有不慎,即发便溏,大便每日 23 次。同年 6 月在某医院被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曾服用三九胃泰冲剂近 2 个月,疗效甚微。来诊前 1 个月,进食生冷后上述症状加重。刻诊:精神萎靡不振,形体略瘦,面色萎黄,唇舌色淡,舌苔薄白,中根部微腻,脉沉细无力。纤微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治用乳鹿膏,每次 10g,早晚各 1 次,空腹温服。服药 3 天后,腹痛腹胀减轻,食量略增。复诊时将药量增至每次 20g,再服 23 天,诸症消失。继服 1 个疗程后,胃镜复查示:胃粘膜正常。5讨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所以病者常忽视治疗,而医生也容易误诊。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基本病机可概括为气血瘀滞、邪毒留著、脾胃虚弱等。中医临床诊治,应将辨证(宏观)与辨病(微观)方法结合起来。笔者针对此病机选用理气散瘀、消除邪毒、调补脾胃之品制成乳鹿膏,以图标本同治。乳鹿膏早晚空腹温服,意在使药物长时间与病变部位接触,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乳鹿膏适用于各种证型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若患者有明显的寒热之变,在应用乳鹿膏的同时,应另拟对证方药配合治疗。以上临床观察表明,乳鹿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其逆转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粘膜病理变化,已为胃镜检查所证实,药理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收稿日期: 2001-03-28编辑:冀振华)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