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5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5页 / 共45页
第6页 / 共45页
第7页 / 共45页
第8页 / 共45页
第9页 / 共45页
第1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海洋生物专业毕业论文海洋生物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精品论文 福建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福建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主要生态特征及次级产量的初步估算游动物主要生态特征及次级产量的初步估算关键词:三沙湾关键词:三沙湾 兴化湾兴化湾 饵料浮游动物饵料浮游动物 生态特征生态特征 次级产量次级产量摘要:三沙湾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 的大黄鱼产卵场;兴化湾位于福建省中段沿海,是福建省沿海最大的海湾和重 要的海产养殖基地。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食物链中的 次级生产力,其中,饵料浮游动物是海洋经济水产动物直接或者间接的饵料, 其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与渔业关系极为密切。对三沙湾、兴化湾浮游动物的报 导不多,且年代较久,缺乏对饵料浮游动物系统性研究。 根据 2007 年 2 月、 5 月、8 月、11 月福建省三沙湾 (119#176;43#39;30#39;#39;E- 119#176;58#39;00#39;#39;E,26#176;38#39;3 0#39;#39;N-26#176;44#39;30#39;#39;N)和 兴化湾(119#176;17#39;30#39;#39;E- 119#176;25#39;00#39;#39;E,25#176;18#39;3 0#39;#39;N-25#176;23#39;30#39;#39;N)4 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饵料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及其季节变 化、平面分布,分析饵料浮游动物的次级产量、周转率及转化效率。主要研究 结果如下: 1.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 本研究共鉴定三 沙湾饵料浮游动物 82 种(类),其中桡足类 35 种,端足类 5 种,十足类 4 种, 毛颚类 3 种,有尾类 3 种,等足类 2 种,糠虾类 2 种,介形类 2 种,涟虫类 2 种,磷虾类 1 种,多毛类 1 种,浮游幼体 19 类及 3 种底栖桡足类等。桡足类是 三沙湾最重要的优势类群,四季所占比例均较高,其次是浮游幼体,其丰度季 节变化较大,夏季最高,冬季最低。饵料浮游动物四季平均生物量为 94.52m-3,占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四季均值的 90.21,平均丰度达 665.36indm-3,占总丰度的 97.79。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变化为春、秋季 较高,冬、夏季较低;其平面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共鉴定兴化湾饵料 浮游动物 77 种(类),其中桡足类 32 种,端足类 3 种,十足类 5 种,毛颚类 2 种,有尾类 3 种,等足类 1 种,糠虾类 3 种,介形类 4 种,涟虫类 1 种,磷虾 类 1 种,多毛类 1 种,浮游幼体类 19 类及 2 种底栖桡足类等。桡足类同样是兴 化湾最重要的优势类群,四季所占比例均较高。浮游幼体是第二优势类群,其 丰度季节变化较大,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数量及时空分 布与三沙湾存在较大差别:其平均生物量达 183.24m-3,占浮游动物总生 物量四季均值的 60.88,平均丰度达 1187.52 indm-3,占总丰度的 96.93。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分布为:春季最高,随后逐步减少,冬季为全年 最低;其平面分布季节变化同样明显。 分析结果显示:水温、径流是影响三 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其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 2.三沙湾、 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次级产量、周转率、转化效率的初步估算 2.1 三沙湾、 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次级产量 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的平均个体次级产量为 2.045gCind-1d-1,总次级产量为 11.924Cm-2d-1,总次级产量秋 季最高,夏季次高,冬季最低。 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平均个体次级产量为1.568gCind-1d-1,总次级产量为 23.486Cm-2d-1,总次级产量春 季最高,夏季次高,冬季最低。 结果显示: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 次级产量与其个体大小,生活周期及海区温度、水体稳定性等因素有关。 2.2 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周转率 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次级产量的 平均周转率为 0.082,兴化湾为 0.089,均为夏季最高,春季次高,冬季最低。 周转率与饵料浮游动物平均个体干重存在负相关关系,与水温存在密切正相关 关系。 2.3 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次级产量的转化效率 通过历史 数据的借鉴,估算得三沙湾转化效率约为 36.17,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兴 化湾转化效率为 21.01,春季最高,夏季最低。结果表明:转化效率与营养 盐的丰富度存在密切关系。正文内容正文内容三沙湾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 大黄鱼产卵场;兴化湾位于福建省中段沿海,是福建省沿海最大的海湾和重要 的海产养殖基地。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食物链中的次 级生产力,其中,饵料浮游动物是海洋经济水产动物直接或者间接的饵料,其 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与渔业关系极为密切。对三沙湾、兴化湾浮游动物的报导 不多,且年代较久,缺乏对饵料浮游动物系统性研究。 根据 2007 年 2 月、 5 月、8 月、11 月福建省三沙湾 (119#176;43#39;30#39;#39;E- 119#176;58#39;00#39;#39;E,26#176;38#39;3 0#39;#39;N-26#176;44#39;30#39;#39;N)和 兴化湾(119#176;17#39;30#39;#39;E- 119#176;25#39;00#39;#39;E,25#176;18#39;3 0#39;#39;N-25#176;23#39;30#39;#39;N)4 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饵料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及其季节变 化、平面分布,分析饵料浮游动物的次级产量、周转率及转化效率。主要研究 结果如下: 1.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 本研究共鉴定三 沙湾饵料浮游动物 82 种(类),其中桡足类 35 种,端足类 5 种,十足类 4 种, 毛颚类 3 种,有尾类 3 种,等足类 2 种,糠虾类 2 种,介形类 2 种,涟虫类 2 种,磷虾类 1 种,多毛类 1 种,浮游幼体 19 类及 3 种底栖桡足类等。桡足类是 三沙湾最重要的优势类群,四季所占比例均较高,其次是浮游幼体,其丰度季 节变化较大,夏季最高,冬季最低。饵料浮游动物四季平均生物量为 94.52m-3,占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四季均值的 90.21,平均丰度达 665.36indm-3,占总丰度的 97.79。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变化为春、秋季 较高,冬、夏季较低;其平面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共鉴定兴化湾饵料 浮游动物 77 种(类),其中桡足类 32 种,端足类 3 种,十足类 5 种,毛颚类 2 种,有尾类 3 种,等足类 1 种,糠虾类 3 种,介形类 4 种,涟虫类 1 种,磷虾 类 1 种,多毛类 1 种,浮游幼体类 19 类及 2 种底栖桡足类等。桡足类同样是兴 化湾最重要的优势类群,四季所占比例均较高。浮游幼体是第二优势类群,其 丰度季节变化较大,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数量及时空分 布与三沙湾存在较大差别:其平均生物量达 183.24m-3,占浮游动物总生 物量四季均值的 60.88,平均丰度达 1187.52 indm-3,占总丰度的 96.93。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分布为:春季最高,随后逐步减少,冬季为全年 最低;其平面分布季节变化同样明显。 分析结果显示:水温、径流是影响三 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其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 2.三沙湾、 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次级产量、周转率、转化效率的初步估算 2.1 三沙湾、 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次级产量 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的平均个体次级产量为 2.045gCind-1d-1,总次级产量为 11.924Cm-2d-1,总次级产量秋 季最高,夏季次高,冬季最低。 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平均个体次级产量为 1.568gCind-1d-1,总次级产量为 23.486Cm-2d-1,总次级产量春 季最高,夏季次高,冬季最低。 结果显示: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 次级产量与其个体大小,生活周期及海区温度、水体稳定性等因素有关。 2.2 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周转率 三沙湾饵料浮游动物次级产量的平均周转率为 0.082,兴化湾为 0.089,均为夏季最高,春季次高,冬季最低。 周转率与饵料浮游动物平均个体干重存在负相关关系,与水温存在密切正相关 关系。 2.3 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次级产量的转化效率 通过历史 数据的借鉴,估算得三沙湾转化效率约为 36.17,秋季最高,冬季最低;兴 化湾转化效率为 21.01,春季最高,夏季最低。结果表明:转化效率与营养 盐的丰富度存在密切关系。 三沙湾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是我国著名的大黄 鱼产卵场;兴化湾位于福建省中段沿海,是福建省沿海最大的海湾和重要的海 产养殖基地。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食物链中的次级生 产力,其中,饵料浮游动物是海洋经济水产动物直接或者间接的饵料,其种类 组成和数量分布与渔业关系极为密切。对三沙湾、兴化湾浮游动物的报导不多, 且年代较久,缺乏对饵料浮游动物系统性研究。 根据 2007 年 2 月、5 月、8 月、11 月福建省三沙湾(119#176;43#39;30#39;#39;E- 119#176;58#39;00#39;#39;E,26#176;38#39;3 0#39;#39;N-26#176;44#39;30#39;#39;N)和 兴化湾(119#176;17#39;30#39;#39;E- 119#176;25#39;00#39;#39;E,25#176;18#39;3 0#39;#39;N-25#176;23#39;30#39;#39;N)4 个航次的调查资料,研究饵料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生物量、丰度及其季节变 化、平面分布,分析饵料浮游动物的次级产量、周转率及转化效率。主要研究 结果如下: 1.三沙湾、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的生态特征 本研究共鉴定三 沙湾饵料浮游动物 82 种(类),其中桡足类 35 种,端足类 5 种,十足类 4 种, 毛颚类 3 种,有尾类 3 种,等足类 2 种,糠虾类 2 种,介形类 2 种,涟虫类 2 种,磷虾类 1 种,多毛类 1 种,浮游幼体 19 类及 3 种底栖桡足类等。桡足类是 三沙湾最重要的优势类群,四季所占比例均较高,其次是浮游幼体,其丰度季 节变化较大,夏季最高,冬季最低。饵料浮游动物四季平均生物量为 94.52m-3,占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四季均值的 90.21,平均丰度达 665.36indm-3,占总丰度的 97.79。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变化为春、秋季 较高,冬、夏季较低;其平面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共鉴定兴化湾饵料 浮游动物 77 种(类),其中桡足类 32 种,端足类 3 种,十足类 5 种,毛颚类 2 种,有尾类 3 种,等足类 1 种,糠虾类 3 种,介形类 4 种,涟虫类 1 种,磷虾 类 1 种,多毛类 1 种,浮游幼体类 19 类及 2 种底栖桡足类等。桡足类同样是兴 化湾最重要的优势类群,四季所占比例均较高。浮游幼体是第二优势类群,其 丰度季节变化较大,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兴化湾饵料浮游动物数量及时空分 布与三沙湾存在较大差别:其平均生物量达 183.24m-3,占浮游动物总生 物量四季均值的 60.88,平均丰度达 1187.52 indm-3,占总丰度的 96.93。生物量和丰度的季节分布为:春季最高,随后逐步减少,冬季为全年 最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