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6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5页 / 共46页
第6页 / 共46页
第7页 / 共46页
第8页 / 共46页
第9页 / 共46页
第1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精品论文 海排灰在道路基层及海排灰在道路基层及底基层中的应用研究底基层中的应用研究关键词:海排灰关键词:海排灰 路面基层路面基层 路用性能路用性能 反应机理反应机理 水泥海排灰碎石水泥海排灰碎石 修筑道路修筑道路摘要:近几年来修筑道路和制作水泥大量使用了粉煤灰,使得这种工业废渣日 趋紧缺,价格一路攀升。辽宁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 道路建设需要大量的粉煤灰,仅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道路建设就需要 600 万吨粉煤灰。 当地满足规范的普通粉煤灰非常短缺,而附近的营口鲅鱼 圈电厂用海水冲排的粉煤灰(亦称海排灰)就有 1000 万吨,至今无人使用,正污 染着周围的环境。如果能把这种海排灰成功地应用于产业基地道路建设中,将 变废为宝,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由于至今 国内外没有关于把海排灰材料应用于道路建设的任何报道,更没有相关技术规 范可以参照,为了系统研究海排灰应用于道路路面基层的可行性,本研究以辽 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道路建设为依托,主要从室内试验、理论分析、试验 路段验证等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 1.对海排 灰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鲅鱼圈海排灰各样本中有效成分 SiO2 加 Al2O3 的含量均大于 76,烧失量最大为 3.16,满足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 及验收规程CJJ4-97 规定。经过筛分试验发现海排灰粒度偏粗,不满足上述 规范的规定,属于低活性粉煤灰。经化学分析,海排灰的氯盐含量一般为 0.80左右。 2.对基于海排灰的水泥海排灰碎石基层及三灰碎石底基层材料 配合比进行了研究。包括:确定了水泥海排灰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集料级配范 围;从海排灰、水泥、石灰的品质入手,对水泥、石灰与海排灰最优比例的影 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试验确定了水泥海排灰中水泥、海排灰的最佳比例和 三灰中水泥、石灰、海排灰的最佳比例。根据配合比试验,采用鲅鱼圈海排灰 做水泥海排灰基层,最佳配合比为水泥:海排灰:碎石=5:10:85;三灰底基 层的最佳配合比为水泥:石灰:海排灰:碎石为 2:10:43:45。最后通过水 泥海排灰碎石和水泥石灰海排灰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得到抗压强度、 劈裂强度和回弹模量等路用性能随养生时间的变化规律。 3.通过 X-射线衍 射分析和扫描镜法(SEM)微观分析法,研究了海排灰和普通粉煤灰按同样配比制 成水泥海排灰、三灰结合料,在不同的龄期,材料的微观变化,包括孔隙变化, 生成物的变化,从而在微观方面为海排灰应用于道路基层提供理论依据。本文 还研究不同氯盐含量的海排灰组成的水泥海排灰、三灰结合料,在不同龄期的 微观变化,得到了氯盐含量对水泥海排灰、三灰结合料微观影响规律。本文对 海排灰中粉煤灰与水泥、石灰基结合料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对粉煤灰-水泥体 系对海排灰中氯离子的固化机理进行探讨。 4.经研究分析,影响海排灰特性 的主要因素是其中含有氯离子,其它成分对海排灰特性影响非常小。为了研究 海排灰中含盐量对水泥海排灰碎石、三灰碎石路用性能的影响,本文从基层和 底基层混合料的抗压强度、抗冻性能、干缩、温缩性能及冲刷性能等方面进行 系统研究,得到如下重要结论: (1)氯离子对水泥海排灰混合料、三灰混合 料有早强剂的作用。水泥海排灰碎石中海排灰的最佳氯离子含量在 1.3左右 时,早期强度最高。三灰碎石中海排灰的最佳氯离子含量在 1.8左右时,早 期强度最高。三灰碎石中水泥加石灰的含量比水泥海排灰碎石中水泥含量大,固化能力比较强。 (2)根据冻融性能试验,氯盐含量变化对水泥海排灰基层 材料抗冻性能影响不大;但对底基层材料的抗冻性能影响较大。通过抗冻性试 验,当氯盐含量超过 1.5时,三灰碎石抗冻性能达不到规范要求。因此,要 求用做底基层的海排灰氯盐含量不要大于 1.5。 (3)随着粉煤灰中氯离子 的增加,基层、底基层混合料试件干缩应变增长较快,干缩系数增加,因此海 排灰基层。底基层施工时更要注意洒水养生。海排灰中氯盐含量对基层、底基 层混合料温缩影响不大。 (4)不同氯盐含量的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在受到冲刷 时,冲刷量不一样,氯盐含量越大,冲刷量越大。通过试验海排灰的水泥海排 灰碎石抗冲刷性能比三灰碎石料差,因为水泥海排灰中结合料比较少,氯盐溶 解后,水泥海排灰集料更容易被冲刷。 5.通过海排灰碎石基层、底基层的多 层弹性层状体系力学分析,验证基于海排灰基层、底基层的路面结构在标准荷 载作用下,满足设计要求。 6.通过试验路段施工和检测,对辽宁(营口)沿海 产业基地海排灰基层、底基层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指标进行研究。通过试验 路段压实度、弯沉、无侧限抗压强度检测,以及对试验路段的长期使用情况(包 括路面状况和弯沉)观测,路面的各项性能都满足规范要求,说明海排灰用于道 路基层及底基层建设非常成功。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海排灰基层及底基层的典 型路面结构。正文内容正文内容近几年来修筑道路和制作水泥大量使用了粉煤灰,使得这种工业废渣日趋 紧缺,价格一路攀升。辽宁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道 路建设需要大量的粉煤灰,仅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道路建设就需要 600 万吨粉煤灰。 当地满足规范的普通粉煤灰非常短缺,而附近的营口鲅鱼圈电 厂用海水冲排的粉煤灰(亦称海排灰)就有 1000 万吨,至今无人使用,正污染着 周围的环境。如果能把这种海排灰成功地应用于产业基地道路建设中,将变废 为宝,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由于至今国内 外没有关于把海排灰材料应用于道路建设的任何报道,更没有相关技术规范可 以参照,为了系统研究海排灰应用于道路路面基层的可行性,本研究以辽宁(营 口)沿海产业基地的道路建设为依托,主要从室内试验、理论分析、试验路段验 证等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 1.对海排灰的物 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鲅鱼圈海排灰各样本中有效成分 SiO2 加 Al2O3 的含量 均大于 76,烧失量最大为 3.16,满足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 规程CJJ4-97 规定。经过筛分试验发现海排灰粒度偏粗,不满足上述规范的 规定,属于低活性粉煤灰。经化学分析,海排灰的氯盐含量一般为 0.80左右。2.对基于海排灰的水泥海排灰碎石基层及三灰碎石底基层材料配合比进行了 研究。包括:确定了水泥海排灰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集料级配范围;从海排灰、 水泥、石灰的品质入手,对水泥、石灰与海排灰最优比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并通过试验确定了水泥海排灰中水泥、海排灰的最佳比例和三灰中水泥、石灰、 海排灰的最佳比例。根据配合比试验,采用鲅鱼圈海排灰做水泥海排灰基层, 最佳配合比为水泥:海排灰:碎石=5:10:85;三灰底基层的最佳配合比为水 泥:石灰:海排灰:碎石为 2:10:43:45。最后通过水泥海排灰碎石和水泥 石灰海排灰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得到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回弹模量 等路用性能随养生时间的变化规律。 3.通过 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镜法 (SEM)微观分析法,研究了海排灰和普通粉煤灰按同样配比制成水泥海排灰、三 灰结合料,在不同的龄期,材料的微观变化,包括孔隙变化,生成物的变化, 从而在微观方面为海排灰应用于道路基层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还研究不同氯盐 含量的海排灰组成的水泥海排灰、三灰结合料,在不同龄期的微观变化,得到 了氯盐含量对水泥海排灰、三灰结合料微观影响规律。本文对海排灰中粉煤灰 与水泥、石灰基结合料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对粉煤灰-水泥体系对海排灰中氯 离子的固化机理进行探讨。 4.经研究分析,影响海排灰特性的主要因素是其 中含有氯离子,其它成分对海排灰特性影响非常小。为了研究海排灰中含盐量 对水泥海排灰碎石、三灰碎石路用性能的影响,本文从基层和底基层混合料的 抗压强度、抗冻性能、干缩、温缩性能及冲刷性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得到 如下重要结论: (1)氯离子对水泥海排灰混合料、三灰混合料有早强剂的作 用。水泥海排灰碎石中海排灰的最佳氯离子含量在 1.3左右时,早期强度最 高。三灰碎石中海排灰的最佳氯离子含量在 1.8左右时,早期强度最高。三 灰碎石中水泥加石灰的含量比水泥海排灰碎石中水泥含量大,固化能力比较强。(2)根据冻融性能试验,氯盐含量变化对水泥海排灰基层材料抗冻性能影响 不大;但对底基层材料的抗冻性能影响较大。通过抗冻性试验,当氯盐含量超 过 1.5时,三灰碎石抗冻性能达不到规范要求。因此,要求用做底基层的海 排灰氯盐含量不要大于 1.5。 (3)随着粉煤灰中氯离子的增加,基层、底基层混合料试件干缩应变增长较快,干缩系数增加,因此海排灰基层。底基层 施工时更要注意洒水养生。海排灰中氯盐含量对基层、底基层混合料温缩影响 不大。 (4)不同氯盐含量的基层和底基层材料在受到冲刷时,冲刷量不一样, 氯盐含量越大,冲刷量越大。通过试验海排灰的水泥海排灰碎石抗冲刷性能比 三灰碎石料差,因为水泥海排灰中结合料比较少,氯盐溶解后,水泥海排灰集 料更容易被冲刷。 5.通过海排灰碎石基层、底基层的多层弹性层状体系力学 分析,验证基于海排灰基层、底基层的路面结构在标准荷载作用下,满足设计 要求。 6.通过试验路段施工和检测,对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海排灰基层、 底基层施工的关键技术和技术指标进行研究。通过试验路段压实度、弯沉、无 侧限抗压强度检测,以及对试验路段的长期使用情况(包括路面状况和弯沉)观 测,路面的各项性能都满足规范要求,说明海排灰用于道路基层及底基层建设 非常成功。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海排灰基层及底基层的典型路面结构。 近几年来修筑道路和制作水泥大量使用了粉煤灰,使得这种工业废渣日趋紧缺, 价格一路攀升。辽宁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的道路建设 需要大量的粉煤灰,仅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道路建设就需要 600 万吨粉 煤灰。 当地满足规范的普通粉煤灰非常短缺,而附近的营口鲅鱼圈电厂用海 水冲排的粉煤灰(亦称海排灰)就有 1000 万吨,至今无人使用,正污染着周围的 环境。如果能把这种海排灰成功地应用于产业基地道路建设中,将变废为宝, 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由于至今国内外没有 关于把海排灰材料应用于道路建设的任何报道,更没有相关技术规范可以参照, 为了系统研究海排灰应用于道路路面基层的可行性,本研究以辽宁(营口)沿海 产业基地的道路建设为依托,主要从室内试验、理论分析、试验路段验证等三 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 1.对海排灰的物理力学 性质进行了研究。鲅鱼圈海排灰各样本中有效成分 SiO2 加 Al2O3 的含量均大于 76,烧失量最大为 3.16,满足粉煤灰石灰类道路基层施工及验收规程 CJJ4-97 规定。经过筛分试验发现海排灰粒度偏粗,不满足上述规范的规定, 属于低活性粉煤灰。经化学分析,海排灰的氯盐含量一般为 0.80左右。 2.对 基于海排灰的水泥海排灰碎石基层及三灰碎石底基层材料配合比进行了研究。 包括:确定了水泥海排灰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的集料级配范围;从海排灰、水泥、 石灰的品质入手,对水泥、石灰与海排灰最优比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 过试验确定了水泥海排灰中水泥、海排灰的最佳比例和三灰中水泥、石灰、海 排灰的最佳比例。根据配合比试验,采用鲅鱼圈海排灰做水泥海排灰基层,最 佳配合比为水泥:海排灰:碎石=5:10:85;三灰底基层的最佳配合比为水泥: 石灰:海排灰:碎石为 2:10:43:45。最后通过水泥海排灰碎石和水泥石灰 海排灰碎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得到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回弹模量等路 用性能随养生时间的变化规律。 3.通过 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镜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