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精品论文 温热液体在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温热液体在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效果研究术中应用的效果研究关键词:温热液体关键词:温热液体 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 循环功能循环功能 肾脏功能肾脏功能 免疫应激反应免疫应激反应 临临 床护理床护理摘要:研究目的: 了解术中应用温热液体时,择期行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患 者术中体温、失血量、循环功能、肾功能、血糖,术后寒战情况、麻醉苏醒时 间、循环功能及免疫应激反应各指标的变化,明确术中应用温热液体对患者体 温、失血量、寒战情况,麻醉苏醒时间、循环功能、肾功能以及免疫应激反应 的影响,为临床此类患者术中应用温热液体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选取择 期行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或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90 例, 全部患者均在环境温度为 2224的手术间内接受手术且术中均给予常规保暖 措施。将 90 例患者随机分为温热组和常温组,每组各 45 例。由于术中临时双 侧关节置换改单侧关节置换等原因,剔除 2 例,温热组与常温组各 44 例。温热 组患者术中静脉输入温度为 36.537.5的温热液体(包括库存血),并采用温 度为 37的恒温冲洗液进行术区冲洗;常温组患者术中静脉输入常温 (2224)液体及库存血,并用同温度的冲洗液进行术区冲洗。观察患者术中 体温和循环功能在麻醉诱导后、麻醉 30 min、术中 1h、2h、3h、术毕六个观察 时相及肾功能和血糖在术前、术中 1h、2h、3h、术毕五个观察时相以及术中失 血量的变化;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寒战情况和术后 10min、30min、1h、2h 循环 功能及术前、术毕、术后 12h、24h、48h、72h 免疫应激反应的变化。 研究 结果: (1)术中体温变化:温热组患者体温在术中 1h、2h、3h 及术毕即刻 4 个观察时相均高于常温组(P0.05)。温热组患者术毕时体温下降幅度较常温组 小(P0.05)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除麻醉后 30min、术中 1h 低体温的发生 率无显著性差异外,在术中 2h、3h 及术毕即刻,温热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均低 于同期常温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手术过程中,温热组患者体温变化 不明显,常温组患者的体温自术中 1h 起开始下降(P0.05)。术毕时温热组患 者体温降低 0.110.68,常温组患者体温降低 1.140.62,两组患者体温 降低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中 3h 时,温热组患者体温平均为 36.590.76,低体温发生率为 18.18;常温组患者体温平均为 35.920.55,处于低体温状态,低体温发生率为 54.55。术毕,温热组患 者体温平均为 36.630.79,低体温发生率为 20.45;常温组患者体温平均 为 35.690.62,处于低体温状态,低体温发生率为 68.19。 (2)术中失 血量比较显示:温热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较常温组少(P0.01)。温热组失血量为 611.63392.31ml,常温组术中为 923.42522.50ml。 (3)术中循环功能变 化:温热组患者术中心率、血压及心肌耗氧量均低于同期常温组患者,但无统 计学意义。 (4)术中肾功能比较显示:温热组患者总尿量为 4002350ml, 平均 1046.51434.30 ml,常温组为 1001900 ml,平均 788.16445.31 ml。温热组患者术中总尿量多于常温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血肌酐、 尿素氮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但温热组患者术中血清肌酐、尿素氮数值均低于 同期常温组,且两组患者血肌酐变化趋势相同,但尿素氮变化趋势略有不同。 在手术开始的第一个小时内,两组患者尿素氮值都呈下降趋势,常温组患者在随后的 1h 内逐渐升高,至术中 2h 达高峰,此后数值变化不明显;温热组患者 在随后的 1h 内仍呈下降趋势,术中 2h 至最低点,此后虽有上升趋势,但数值 低于常温组两组患者肌酐值在手术开始 1h 内都呈下降趋势,随后逐渐回升。 温热组患者肌酐值增长速率始终小于常温组。 (5)术中血糖变化:随着手术 进程,两组患者血糖均较术前增高,温热组高血糖发生率低于常温组,具有显 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血糖值在手术开始的第一个小时内,数值变化曲 线基本重合,血糖值增长速率大致相同。常温组患者血糖值在手术过程中一直 呈直线上升趋势;温热组患者的血糖虽与常温组一样呈直线上升趋势,但在随 后相同观察时相,温热组患者血糖值增长速率小于同期常温组,且数值低于同 期常温组。温热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在术中 2h、3h 及术毕即刻 3 个观察时相均 低于常温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中 1h 至术中 2h,常温组患者高血 糖发生率由 43.18升高至 72.73,升高了 29.55;温热组从 36.36升高 至 47.73,升高了 11.37。术中 3h、4h 时,常温组患者高血糖发生率均达 100,温热组分别为 70.45和 84.09。 (6)术后寒战情况比较显示:温 热组患者术后寒战及寒冷不适感的发生率低于常温组患者(P0.01),寒战严重 程度、寒冷不适度亦较常温组患者轻(P0.01)。在观察的 88 例患者中,共有 33 例患者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寒战反应。温热组 6 例,占本组患者总数的 13.63,寒战程度评分为 0.230.61 分;其中,轻度寒战者占 4.5(2/44), 中度寒战者占 9.1(444),无持续强烈寒战发生。常温组 27 例,占本组患者 总数的 61.36,寒战程度评分为 1.181.13 分;其中,轻度寒战者占 18.18(8/44),中度寒战者占 27.27(12/44),持续强烈寒战者占 15.91(7/44)。温热组患者寒战发生率低于常温组(P=0.000)。对两组患者寒 冷不适度的比较显示,温热组患者共有 12 例感觉寒冷不适,占本组患者总数的 27.27,寒冷不适度评分为 0.330.68 分。其中,1 例患者感觉稍热,其术 毕鼻咽部温度为 38.1,7 例患者感觉稍冷,4 例患者感觉过冷;常温组患者 共有寒冷不适者 32 例,占本组患者总数的 72.73,寒冷不适度评分为 1.270.89 分。其中,感觉稍冷者 10 例,感觉过冷者 22 例。常温组患者感觉 寒冷不适者较温热组多,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其寒冷程度亦较温热组严 重(P=0.000)。 (7)术后麻醉恢复时间比较显示:温热组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 间较常温组患者缩短(P0.01)。观察的 88 例患者中,温热组患者术后麻醉苏 醒时间平均为 10.424.66 min,常温组患者平均为 17.2110.63 min,两组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 (8)术后循环功能变化:温热组患者术后心率、 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肌耗氧量自术后 10min 起均低于同期常温组患者,差 异具有显著性(P0.05),温热组患者收缩压自术后 30min 起亦低于同期常温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9)术后免疫应激反应变化:两组患者术后 IL- 6、IL-10、CRP、Leptin 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均于术后 24h 达高峰值。其中, 温热组患者 IL-6、CRP 均低于同期常温组,IL-10、Leptin 均高于同期常温组。 除温热组患者 IL-6 值在术毕及术后 48h 低于常温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外,其他各指标两组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温热组与常温组患者 IL-10 的对数值在术后 24h 时分别为 1.870.39 和 1.270.37,两组比较 P=0.073;术后 48h 时分别为 1.770.35 和 1.630.33,两组比较 P=0.061。 温热组与常温组患者术后 24h CRP 的对数值分别为 1.580.24 和 1.670.28,两组比较 P=0.088;术后 12h Leptin 的对数值分别为 1.020.27 和 0.920.29,两组比较 P;0.086。 结论: (1)术中应用温热液体有利于维持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体温恒定,减少低体温的发生,进而降低术 后寒战及寒冷不适感的发生率,减轻寒战程度及寒冷不适感。 (2)术中应用 温热液体有利于减少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失血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 且有利于维持麻醉恢复期患者循环功能的稳定。 (3)术中应用温热液体可能 对维持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正常的肾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保证体内 代谢产物的及时排出有一定的作用。 (4)术中应用温热液体可能对维持双侧 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体内抗炎因子的水平,控制促炎因子在较低水平,减缓免 疫应激反应的程度,缓解应激性血糖升高有一定的作用。正文内容正文内容研究目的: 了解术中应用温热液体时,择期行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 术中体温、失血量、循环功能、肾功能、血糖,术后寒战情况、麻醉苏醒时间、 循环功能及免疫应激反应各指标的变化,明确术中应用温热液体对患者体温、 失血量、寒战情况,麻醉苏醒时间、循环功能、肾功能以及免疫应激反应的影 响,为临床此类患者术中应用温热液体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选取择期行 双侧人工关节置换术(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或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90 例,全部 患者均在环境温度为 2224的手术间内接受手术且术中均给予常规保暖措施。 将 90 例患者随机分为温热组和常温组,每组各 45 例。由于术中临时双侧关节 置换改单侧关节置换等原因,剔除 2 例,温热组与常温组各 44 例。温热组患者 术中静脉输入温度为 36.537.5的温热液体(包括库存血),并采用温度为 37的恒温冲洗液进行术区冲洗;常温组患者术中静脉输入常温(2224)液 体及库存血,并用同温度的冲洗液进行术区冲洗。观察患者术中体温和循环功 能在麻醉诱导后、麻醉 30 min、术中 1h、2h、3h、术毕六个观察时相及肾功能 和血糖在术前、术中 1h、2h、3h、术毕五个观察时相以及术中失血量的变化; 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寒战情况和术后 10min、30min、1h、2h 循环功能及术前、 术毕、术后 12h、24h、48h、72h 免疫应激反应的变化。 研究结果: (1)术 中体温变化:温热组患者体温在术中 1h、2h、3h 及术毕即刻 4 个观察时相均高 于常温组(P0.05)。温热组患者术毕时体温下降幅度较常温组小 (P0.05)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除麻醉后 30min、术中 1h 低体温的发生率 无显著性差异外,在术中 2h、3h 及术毕即刻,温热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均低于 同期常温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手术过程中,温热组患者体温变化不 明显,常温组患者的体温自术中 1h 起开始下降(P0.05)。术毕时温热组患者 体温降低 0.110.68,常温组患者体温降低 1.140.62,两组患者体温降 低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中 3h 时,温热组患者体温平均为 36.590.76,低体温发生率为 18.18;常温组患者体温平均为 35.920.55,处于低体温状态,低体温发生率为 54.55。术毕,温热组患 者体温平均为 36.630.79,低体温发生率为 20.45;常温组患者体温平均 为 35.690.62,处于低体温状态,低体温发生率为 68.19。 (2)术中失 血量比较显示:温热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较常温组少(P0.01)。温热组失血量为 611.63392.31ml,常温组术中为 923.4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