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8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3页 / 共38页
第4页 / 共38页
第5页 / 共38页
第6页 / 共38页
第7页 / 共38页
第8页 / 共38页
第9页 / 共38页
第1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毕业论文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精品论文 特细砂和机制砂配制特细砂和机制砂配制C50C50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研究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研究关键词:特细砂关键词:特细砂 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 机制砂机制砂 混合砂配制混合砂配制摘要:重庆市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工程建设所用天然砂主要取自两江的 天然砂,细度模数多在 1.6 以下,多为特细砂。所以,重庆的一些重要工程结 构的混凝土,均采用运距 400km 以外的简阳砂或德阳砂。重庆涪江三桥主桥箱 梁混凝土设计标号为 C50 混凝土,P2、P3 墩箱梁设计采用大流动性、缓凝、早 强泵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重庆涪江三桥施工工期紧,采用简阳和德阳砂的运 距远、成本高、供货难保证,为此,对重庆铜梁岚峰生产的质地坚硬、级配良 好的机制砂与资源丰富、流经合川的天然渠河特细砂复合的混合砂配制高性能 混凝土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具有重大工程意义。 在对高性能混凝 土配制目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已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 法,根据重庆涪江三桥工程条件与技术要求,对特细砂和机制砂掺配比例、砂 率、碎石用量、HSC-II 掺量、FDNT4050 掺量、水胶比、机制砂石粉含量等因 素对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试验分析,并优选确定了基准混凝 土配合比:通过单掺 FDNT4050l和双掺 HSC-II10、FDNT40-50l混凝土 的强度试验,提出宜采用双掺混凝土,并对其成型和拌和物性能进行了试验分 析。根据施工工艺要求,优选外掺料及其用量,得出了既符合强度和工作性要 求,又较经济的混合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对 分别使用混合砂、天然河砂(简阳中砂)配制的 C50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强 度、收缩和徐变等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机制砂和特细砂复合 后的复合中砂与天然中砂生产的混凝土大部分性能指标接近,部分指标优于天 然中砂混凝土。特细砂和机制砂复合配制的 C50 高性能混凝土满足涪江三桥设 计的大流动性、缓凝、早强泵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正文内容正文内容重庆市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工程建设所用天然砂主要取自两江的天 然砂,细度模数多在 1.6 以下,多为特细砂。所以,重庆的一些重要工程结构 的混凝土,均采用运距 400km 以外的简阳砂或德阳砂。重庆涪江三桥主桥箱梁 混凝土设计标号为 C50 混凝土,P2、P3 墩箱梁设计采用大流动性、缓凝、早强 泵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重庆涪江三桥施工工期紧,采用简阳和德阳砂的运距 远、成本高、供货难保证,为此,对重庆铜梁岚峰生产的质地坚硬、级配良好 的机制砂与资源丰富、流经合川的天然渠河特细砂复合的混合砂配制高性能混 凝土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具有重大工程意义。 在对高性能混凝土 配制目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已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根据重庆涪江三桥工程条件与技术要求,对特细砂和机制砂掺配比例、砂率、 碎石用量、HSC-II 掺量、FDNT4050 掺量、水胶比、机制砂石粉含量等因素对 混凝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试验分析,并优选确定了基准混凝土配 合比:通过单掺 FDNT4050l和双掺 HSC-II10、FDNT40-50l混凝土的强 度试验,提出宜采用双掺混凝土,并对其成型和拌和物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 根据施工工艺要求,优选外掺料及其用量,得出了既符合强度和工作性要求, 又较经济的混合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对分别 使用混合砂、天然河砂(简阳中砂)配制的 C50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 收缩和徐变等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机制砂和特细砂复合后的 复合中砂与天然中砂生产的混凝土大部分性能指标接近,部分指标优于天然中 砂混凝土。特细砂和机制砂复合配制的 C50 高性能混凝土满足涪江三桥设计的 大流动性、缓凝、早强泵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重庆市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工程建设所用天然砂主要取自两江的天然砂, 细度模数多在 1.6 以下,多为特细砂。所以,重庆的一些重要工程结构的混凝 土,均采用运距 400km 以外的简阳砂或德阳砂。重庆涪江三桥主桥箱梁混凝土 设计标号为 C50 混凝土,P2、P3 墩箱梁设计采用大流动性、缓凝、早强泵送高 强高性能混凝土。重庆涪江三桥施工工期紧,采用简阳和德阳砂的运距远、成 本高、供货难保证,为此,对重庆铜梁岚峰生产的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机制 砂与资源丰富、流经合川的天然渠河特细砂复合的混合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及 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具有重大工程意义。 在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目 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已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根据 重庆涪江三桥工程条件与技术要求,对特细砂和机制砂掺配比例、砂率、碎石 用量、HSC-II 掺量、FDNT4050 掺量、水胶比、机制砂石粉含量等因素对混凝 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试验分析,并优选确定了基准混凝土配合比: 通过单掺 FDNT4050l和双掺 HSC-II10、FDNT40-50l混凝土的强度试验, 提出宜采用双掺混凝土,并对其成型和拌和物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施工 工艺要求,优选外掺料及其用量,得出了既符合强度和工作性要求,又较经济 的混合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对分别使用混合 砂、天然河砂(简阳中砂)配制的 C50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收缩和徐 变等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机制砂和特细砂复合后的复合中砂 与天然中砂生产的混凝土大部分性能指标接近,部分指标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 特细砂和机制砂复合配制的 C50 高性能混凝土满足涪江三桥设计的大流动性、 缓凝、早强泵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重庆市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工程建设所用天然砂主要取自两江的天然砂, 细度模数多在 1.6 以下,多为特细砂。所以,重庆的一些重要工程结构的混凝 土,均采用运距 400km 以外的简阳砂或德阳砂。重庆涪江三桥主桥箱梁混凝土 设计标号为 C50 混凝土,P2、P3 墩箱梁设计采用大流动性、缓凝、早强泵送高 强高性能混凝土。重庆涪江三桥施工工期紧,采用简阳和德阳砂的运距远、成 本高、供货难保证,为此,对重庆铜梁岚峰生产的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机制 砂与资源丰富、流经合川的天然渠河特细砂复合的混合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及 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具有重大工程意义。 在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目 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已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根据 重庆涪江三桥工程条件与技术要求,对特细砂和机制砂掺配比例、砂率、碎石 用量、HSC-II 掺量、FDNT4050 掺量、水胶比、机制砂石粉含量等因素对混凝 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试验分析,并优选确定了基准混凝土配合比: 通过单掺 FDNT4050l和双掺 HSC-II10、FDNT40-50l混凝土的强度试验, 提出宜采用双掺混凝土,并对其成型和拌和物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施工 工艺要求,优选外掺料及其用量,得出了既符合强度和工作性要求,又较经济 的混合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对分别使用混合 砂、天然河砂(简阳中砂)配制的 C50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收缩和徐 变等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机制砂和特细砂复合后的复合中砂 与天然中砂生产的混凝土大部分性能指标接近,部分指标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 特细砂和机制砂复合配制的 C50 高性能混凝土满足涪江三桥设计的大流动性、 缓凝、早强泵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重庆市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工程建设所用天然砂主要取自两江的天然砂, 细度模数多在 1.6 以下,多为特细砂。所以,重庆的一些重要工程结构的混凝 土,均采用运距 400km 以外的简阳砂或德阳砂。重庆涪江三桥主桥箱梁混凝土 设计标号为 C50 混凝土,P2、P3 墩箱梁设计采用大流动性、缓凝、早强泵送高 强高性能混凝土。重庆涪江三桥施工工期紧,采用简阳和德阳砂的运距远、成 本高、供货难保证,为此,对重庆铜梁岚峰生产的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机制 砂与资源丰富、流经合川的天然渠河特细砂复合的混合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及 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具有重大工程意义。 在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目 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已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根据 重庆涪江三桥工程条件与技术要求,对特细砂和机制砂掺配比例、砂率、碎石 用量、HSC-II 掺量、FDNT4050 掺量、水胶比、机制砂石粉含量等因素对混凝 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试验分析,并优选确定了基准混凝土配合比: 通过单掺 FDNT4050l和双掺 HSC-II10、FDNT40-50l混凝土的强度试验, 提出宜采用双掺混凝土,并对其成型和拌和物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施工 工艺要求,优选外掺料及其用量,得出了既符合强度和工作性要求,又较经济 的混合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对分别使用混合 砂、天然河砂(简阳中砂)配制的 C50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收缩和徐 变等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机制砂和特细砂复合后的复合中砂 与天然中砂生产的混凝土大部分性能指标接近,部分指标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 特细砂和机制砂复合配制的 C50 高性能混凝土满足涪江三桥设计的大流动性、 缓凝、早强泵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重庆市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工程建设所用天然砂主要取自两江的天然砂, 细度模数多在 1.6 以下,多为特细砂。所以,重庆的一些重要工程结构的混凝土,均采用运距 400km 以外的简阳砂或德阳砂。重庆涪江三桥主桥箱梁混凝土 设计标号为 C50 混凝土,P2、P3 墩箱梁设计采用大流动性、缓凝、早强泵送高 强高性能混凝土。重庆涪江三桥施工工期紧,采用简阳和德阳砂的运距远、成 本高、供货难保证,为此,对重庆铜梁岚峰生产的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机制 砂与资源丰富、流经合川的天然渠河特细砂复合的混合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及 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开展研究,具有重大工程意义。 在对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目 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已有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根据 重庆涪江三桥工程条件与技术要求,对特细砂和机制砂掺配比例、砂率、碎石 用量、HSC-II 掺量、FDNT4050 掺量、水胶比、机制砂石粉含量等因素对混凝 土工作性和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试验分析,并优选确定了基准混凝土配合比: 通过单掺 FDNT4050l和双掺 HSC-II10、FDNT40-50l混凝土的强度试验, 提出宜采用双掺混凝土,并对其成型和拌和物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施工 工艺要求,优选外掺料及其用量,得出了既符合强度和工作性要求,又较经济 的混合砂配制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对分别使用混合 砂、天然河砂(简阳中砂)配制的 C50 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收缩和徐 变等性能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机制砂和特细砂复合后的复合中砂 与天然中砂生产的混凝土大部分性能指标接近,部分指标优于天然中砂混凝土。 特细砂和机制砂复合配制的 C50 高性能混凝土满足涪江三桥设计的大流动性、 缓凝、早强泵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重庆市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工程建设所用天然砂主要取自两江的天然砂, 细度模数多在 1.6 以下,多为特细砂。所以,重庆的一些重要工程结构的混凝 土,均采用运距 400km 以外的简阳砂或德阳砂。重庆涪江三桥主桥箱梁混凝土 设计标号为 C50 混凝土,P2、P3 墩箱梁设计采用大流动性、缓凝、早强泵送高 强高性能混凝土。重庆涪江三桥施工工期紧,采用简阳和德阳砂的运距远、成 本高、供货难保证,为此,对重庆铜梁岚峰生产的质地坚硬、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