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0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5页 / 共30页
第6页 / 共30页
第7页 / 共30页
第8页 / 共30页
第9页 / 共3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硕士研究生:#学 号 :S3100900#指导教师:#副教授学科、专业:产业经济学o ICT产业 l中间概念 l定义:利信息通信技术进行信息设备制造与信息服务的产业 l包括: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服务业(软件业信息技 术服务、电信业信息传输服务业) o 成长能力 l通过获取人力、资本、技术等进行资源整合,表现出一定竞争实 力,并通过创新得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概念理解o 第1章 绪论 o 第2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状况分析 o 第3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o 第4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测度与分析 o 第5章 提升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的对策论文目录3o 第1章 绪论 o 第2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状况分析 o 第3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o 第4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测度与分析 o 第5章 提升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的对策第 1 章第1章 绪论4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章 绪论5研究思路成长现状问题及分析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之处我国ICT产业成长能 力测度与分析提升我国ICT产业成 长能力的对策横向测度纵向测度成长历程 我国ICT产业成长状 况分析动 力 模 型企业成长对策外部环境完善对策产业发展对策我国ICT产业成长的 影响因素分析内部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研究思路、方法6论文创新点o 从内部、外部分析我国ICT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运用协整 检验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建立相互间动力作用机制。 o 建立ICT产业成长测度指标体系,从时间纵向维度出发,利 用突变理论进行测度与分析;从横向国际比较角度,运用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测度与分析。 o 针对我国ICT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产业层面、企业层 面、外部环境三个角度提出提升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的具 体对策。第1章 绪论7o 第1章 绪论 o 第2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状况分析 o 第3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o 第4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测度与分析 o 第5章 提升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的对策8第 2 章第2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状况分析9第2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状况分析第 2 章1978年以前1978年19921992年年2001年萌芽阶段20102010年以后年以后初始阶段展开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第2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状况分析发展历程10第2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状况分析发展现状o 我国ICT产业发展总体状况量的增长 质的提升 o 我国ICT产业子行业发展现状l电子信息产业l电信业 o 我国ICT产业面临的国际发展态势l各国积极出台新政,抢占ICT产业制高点 l新兴经济体崭露头角,成为引领产业复苏的主导力量 l竞争焦点转向知识产权与标准的控制层面11o 产业规模增速放缓 o 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o 企业盈利能力逐渐下滑 o 本土企业自主创新不足 o 信息基础建设水平低存在问题第2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状况分析12o 第1章 绪论 o 第2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状况分析 o 第3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o 第4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测度与分析 o 第5章 提升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的对策13第 3 章第3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第 3 章第3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1415内部因素第3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o 生产因素l资本、劳动 l技术创新 l基础设施o 企业发展因素l企业规模 l企业效率16外部因素o 宏观经济因素l经济发展水平 l居民消费水平o 国际环境因素l对外贸易 l外商直接投资o 其他因素l区域集聚 l政府支持第3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机制国内需求 (国内宏观经济)国外需求 (对外贸易)区域集聚外商直接投资ICT企业AICT企业BICT企业C人力 (核心动力)资金 (基础动力)技术 (根本动力)市场供给 (基本保证)市场需求 (基本导向)政府支持第3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17宏观调控机制市场机制竞争与协作 (内源动力 )o 第1章 绪论 o 第2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状况分析 o 第3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o 第4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测度与分析 o 第5章 提升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的对策18第 4 章第4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测度与分析第 4 章第4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测度与分析19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四级指标ICT产业成长能力信通装备与资源流 通 信息设备装备水平 光纤总长度(万公里)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移动电话普及率 互联网普及率 信通资源开发利用 网页数量(亿) 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小时) 人均每年移动通话时间(万分钟 ) ICT产业绩效水平 产业规模水平 主营业务收入(亿) 利润(亿) 投资额(亿) 产业结构比例 增加值占GDP比例 出口额占总出口比例 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产业内部软硬比例 ICT产业成长潜力 技术创新潜力 R&D人员强度 R&D经费强度 专利申请数 需求消费潜力 信息消费指数 人均GDP 纵向测度o 纵向测度方法 o 纵向测度突变级数法评价指标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信通装备与资源流通 0.391 0.648 0.661 0.787 0.821 0.855 ICT产业绩效水平 0.274 0.715 0.717 0.795 0.853 0.852 ICT产业发展潜力 0.259 0.722 0.805 0.791 0.659 0.847 ICT产业成长能力 0.714 0.922 0.947 0.943 0.948 0.959 指标20062007200820092010 信通装备与资源流通 0.878 0.908 0.935 0.971 0.999 ICT产业绩效水平 0.932 0.953 0.964 0.970 0.992 ICT产业发展潜力 0.856 0.886 0.912 0.972 0.964 ICT产业成长能力 0.977 0.984 0.988 0.993 1.000 第4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测度与分析21图4.1 ICT产业成长能力测度结果图4.2信通装备与资源流通测度结果图4.3 ICT产业绩效水平测度结果图4.4 ICT产业发展潜力测度结果横向测度(指标 )o 指标说明o 样本选择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ICT产业成长能力信通装备与资 源流通安全互联网服务器(每百万人) 移动电话普及率 互联网普及率 人均每年移动通话时间(万分钟) ICT产业绩效水 平投资占总收入比(%) 增加值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 进出口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 从业人员占二、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 ) ICT产业成长潜 力科学家占就业人数比重(%) 人均ICT支出 专利占PCT比例 ICT支出占GDP比例 中国、加拿大、印度、韩国、巴西、德国、日本、新加坡、 法国、瑞典、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俄罗斯第4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测度与分析23横向测度(测度)o 横向测度方法o 横向测度因子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F1F2F3F4F 得分排 名得分排 名得分排 名得分排 名总得分总排 名 韩国-0.0120.7840.026-0.0150.681 美国3.05100.775-0.1173.0510.642 瑞典-1.1931.261-0.228-1.19150.493 印度-0.746-0.8112.41-0.74140.364 加拿大-0.18131.1921.412-0.1870.315 日本0.5540.517-0.51100.5530.296 中国1.085-1.6141.3231.0820.247 新加坡0.211-0.6510-0.93130.2140.188 英国-0.4770.726-0.5111-0.4712-0.039 澳大利亚-0.63150.9830.264-0.6313-0.210 法国-0.369-0.239-0.269-0.369-0.3111 德国-0.18110.468-0.7412-0.186-0.3312 巴西-0.3712-0.9130.045-0.3710-0.613 意大利-0.3114-0.8912-114-0.318-0.8614 俄罗斯-0.458-1.6115-1.1915-0.4511-0.8615o 第1章 绪论 o 第2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状况分析 o 第3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o 第4章 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测度与分析 o 第5章 提升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的对策25第 5 章第5章 提升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的对策第5章 提升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的对策第 5 章26第5章 提升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的对策产业发展对策o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o 继续优化产业空间集聚 o 构筑良性互动的产业组织结构27o 科学制定企业竞争战略 o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o 建立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 o 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企业成长对策第5章 提升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的对策28外部环境完善对策o 外部环境完善对策 o 强化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o 加大基础设施普及应用 o 切实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o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第5章 提升我国ICT产业成长能力的对策2930Q & A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