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1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1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文精神的产生、复兴和发展成熟的过程 西方奴隶制时代(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 )人文精神的萌芽古希腊思想家们( 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的思想。 14 17世纪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所体现的思想 17 18世纪人文主义思想的进一步弘扬 启蒙运动。什么是“人文主义”?众神之神宙斯 宙斯是众神之王,也是人类之王。有一 天夜晚,宙斯和赫拉(宙斯的胞妹)悄悄地 起来,站在草坪上完成了婚姻大事。宙斯 经常离开奥林匹斯山,下凡拜会仙女们, 赫拉以为自己被宙斯抛弃而大发雷霆。当 丈夫回到家里的时候,就当着众神的面训 斥他,并且离家出走,她来到和宙斯第一 次幽会的地方,独自伤心垂泪。发誓再也 不回家。宙斯想出了一个计谋,使妻子和 他和解。他佯装同一个双目明亮的仙女结 婚。他娶了一个木偶,给他穿上衣服后用 几头大牛套上一辆五颜六色的车子,让这 个木偶坐在牛车上。然后走街串巷。车夫 沿途告诉别人,车上坐的是宙斯的未婚妻 。n宙斯和赫拉的神话故事 赫拉得到消息,对丈夫这种厚颜 无耻的行为十分愤慨。她来到华丽 无比的牛车前,向她虚假的对手扑 上去,把对手的衣服和帽子撕成破 布,她把对手的面纱扯下来,这才 使她大吃一惊,原来是个木头人。 于是她笑了,她终于和丈夫一同回 到了奥林匹斯山。赫拉天资国色, 但她除了对宙斯的爱以外,对别的 神从来没有产生过爱情。 n宙斯和赫拉的神话故事智 慧 女 神 雅 典 娜美 神 维 纳 斯从故事当中我们能够了解到什么? 这些神都具有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他们会 妒忌、会爱、会恨。希腊众神的人格化折射 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由此可见,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中心, 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股思潮。 广义是指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 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 精神存在的价值。 这些神话成了文艺作品取之不尽的题 材。但到了公元前6世纪,人们不再 满足于神话世界观对世界的解释,开 始寻求新的关于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观 念,产生了许多哲学家。(见p22课 导入框)授课人:赵万丽(一)智者学派出现的背景1.古希腊经济的繁荣(在广大奴隶的劳动基础上, 古希腊的文化迅速发展起来)2.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 的民主政治达到顶峰)3.人的地位的提高(民主政治制度和每个公民参与 政治意识的加强,使人的中心地位日益突出)4.公元前600年开始出现的自然哲学家们奠定了思想 基础一、“人是万物的尺度”(二)智者学派的特点: 智者指向人传授有关辩论、演说、修辞的向人传授有关辩论、演说、修辞的 技巧和参政知识技巧和参政知识并收取报酬的教师,这些职业 教师自称为“智者”,形成了智者学派。也 称“哲人学派”,兴起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与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反对智者学派的人认 为他们巧言善辩、假冒智慧,称其为“诡辩 学派”。 特点: 并非统一的流派,也无统一的学说,但 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研究主题从自然从自然 界转向人类社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界转向人类社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社会组织和伦理规范等。) 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特别强 调人的价值。(三)代表:普罗泰格拉等人。(四)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 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1)积极意义: 1、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 。(2)局限性: 1、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给随意性和个人主义打开了方 便之门。 2、看不到客观事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易陷入主观 唯心主义。(五)智者学派的影响: 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如怀疑神的 存在、认为政治制度是人们协议产生而非 神规定、反对奴隶制本身等) 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如强调人作为认 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 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进一步探究:隐士与熊的故事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 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 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 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 没有人自愿做恶,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没有 知识,甚至无法去道德 认识你自己,知识来 源于教育知识就是道德(或道德就是知识, 或知德合一)主 观客 观知识就是美德认识你自己 知识来自教育 观点评析:知识与美德的关系美德与教育的关系二、“美德即知识”人文主义的升华苏格拉底 (前469前399)知德合一苏格拉底之死罪名:不敬神和败坏青年 苏格拉底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 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 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 说毕,一口喝干了毒酒。在场的人都伤心地 哭起来,连狱卒也流下眼泪。毒酒的作用渐 渐发挥,苏格拉底感到双腿沉重,就按看守 的建议躺了下来,他的神志开始混乱,最后 留下的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 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同时代的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有何 异同点? 相同点: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 ,认为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当 探究的重要问题。 不同点:苏格拉底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影响: (1)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 请回人间”的哲学家。 (2)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古代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家有谁?(Plato 柏拉图, 前427 前347年)“我感谢上帝赐我生命,成为希 腊人而不是异邦人;赋我以自由 民的身份而不是奴隶;使我生为 男人而不是女人;但是我尤其要 感谢上帝赐我生在苏格拉底的时 代。”“知识是精神食粮。”代表作理想国。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观点、贡献及地位: (1)真理高于一切; (2)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 辑论证系统; (3)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与柏拉图一起,被称为对西方 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力的两人之 一。Aristotle前384前322年作业: 回去请预习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孔子与苏格拉底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 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 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多少类似之处。 第一、他们俩出生的时代很接近。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我 国周元王七年),正是中国孔子死后十年的光景,两人活的岁数 几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岁,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即公元前 479年);苏格拉底于公元前399年(周安王三年),七十岁的时 候被迫服毒而死。第二、他们的容貌都谈不上好看。据说孔子名 丘,因为他生来就有一个高耸突出的前额而得名,这一个不大相 称的面庞,谈不上英俊和潇洒;至于苏格拉底的相貌,据威尔杜 兰在其所著西洋哲学史话里的记载,说他有光秃秃的头,大 大的圆脸,深陷的眼眶,宽阔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个挑夫。有 的书上更说他有一个便便的大腹,如此这般的一幅古怪相,再配 上蹒跚的脚步,自然是够难看的了。第三、他们生的时代也很相似。孔子适在周室衰微 的春秋时代,五霸跋扈,诸侯兼并,动乱频仍,民 不聊生,他寝不安席,栖栖遑遑,周游列国,思所 以行其道。苏格拉底出生在雅典,当时的希腊半岛 ,也是城邦纷立的时代,较强的是雅典和斯巴达, 如果没有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间的纷争总是接连不 断。第四、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孔子那种忧 道不忧贫的精神,和正人心辟邪说的毅力,深印在 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苏格拉底在世时,经常批评政 治,攻击诡辩学派,那种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样深 为世人所景仰。孔子的“学不厌,教不倦”的精神 ,苏格拉底终日苦口婆心教导雅典青年的热忱,都 不愧是古今教师的楷模!第五、他们本身都未曾留 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不同处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 文主义色彩。但是,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 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 任,有利于个性发展。普罗泰格拉约前481前411,古希腊智者学派的 最重要代表人物,奴隶主民主派的思想家, 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与民主派政治家伯利克 里是至友,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 辩论知识,是当时最受人尊敬的“智者”。 据说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著作论神 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 的途中沉船失事而遇害。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 像什么东西。 论神(普罗泰格拉作品)普罗泰格拉这句 哲学名言在当时 有反传统的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 呢?“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 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论真理(普罗泰格拉作品)在当时的希腊,传统观念 是以神为万物的尺度;事物存在还是不 存在,是好还是坏都是由神决定的。普 罗泰格拉在怀疑神的存在之后,让人取 代神的地位,这在希腊哲学史上无疑 具有重大的意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 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 度”(普罗泰格拉语)普罗泰格拉( 约前481约 前411)层次1:对“人”的认识:“人”是指人的感觉 。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从神是万 物的尺度到人是万物的尺度,用人取代神作为 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具有反传统的意义。层次2:政治观点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 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 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要求建立起与人性 相符合的法律和习俗。这就为改革找到了辩 护的理由,因此它反映了希腊民主政治的需 求。层次3:认识他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是不正确的。因为每个人各有 自己的需求,都是万物的尺度,于是当人们意见分歧时,就没有可 依据的客观真理可以说哪个对、哪个错。 普罗泰格拉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和诡辩家。 一天,一位叫欧提勒士的青年要拜他为师学习诉讼和辩 护。师徒事先签订有合同,规定欧提勒士先付给普罗泰格拉 一半学费,剩下一半,等他打赢第一场官司再付。一年满师 后,欧提勒士却迟迟不替人打官司。普罗泰格拉十分生气,向法院提出起诉。他对学生说: “如果你在我们的案子中胜诉,按契约按契约你应向我交付学费; 如果你败诉,那么也应按法院的判决按法院的判决付给我学费,总之,你 非得付学费不可。”欧提勒士振振有词地回击说:“如果我胜诉了,那么根根 据法院判决据法院判决我当然不用付钱;如果我败诉,根据合同根据合同我也不 应付钱,总之,我决不会付钱。”一、自然哲学: 从神到自然精神觉醒 二、智者学派: 从自然到社会人文精神 三、苏格拉底: 从社会人 四、亚里士多德: 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强调人类的理性体现人文精神古代希腊文化的划分:1、BC1000之前,大体上是以传说为主,还有与 两河流域的希伯来文明的联系等2、BC1000BC700:已有自己文明,形成了斯巴 达与雅典两大城邦。一个实行专制,一个实行 民主。3、BC700BC400,希腊文明的辉煌时期并走向 成熟。最重要成果是哲学的发展。 (智者学派)4、BC400公元纪元:希腊化时期(罗马占领希 腊)公元前 8世纪雅典 城邦 萌芽公元前6 世纪初梭伦改革 ,雅典民 主制度基 础奠定公元前6 世纪末克利斯提尼 改革,雅典 民主政治确 立公元前5 世纪伯利克里执政 ,雅典民主政 治发展到顶峰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 发展衰落公元前4 世纪城邦制渐 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