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第9页 / 共37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工业催化专业毕业论文工业催化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精品论文 阻燃级氢氧化镁的中试制备阻燃级氢氧化镁的中试制备和表面改性研究和表面改性研究关键词:氢氧化镁关键词:氢氧化镁 阻燃剂阻燃剂 中试制备中试制备 表面改性表面改性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摘要:无机氢氧化镁(MH)阻燃剂具有无毒、抑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 材料中。本论文以氯化镁和氨水溶液为原料进行氢氧化镁的中试制备研究,在 小试与中试装置中分别比较了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同时以硅烷偶联 剂为改性剂对氢氧化镁表面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详细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用量、 改性时间、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以及改性对氢氧化镁晶粒生长 的影响;通过 SEM、XRD 等手段表征了中试与小试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镁的差别, 通过 FT-IR、TG 等手段表征了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实验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中试制备的氢氧化镁与小试产品相比,粒径变小,I001/I101 比值减小, 颗粒团聚现象加剧。采用延长进料时间,同时将进料溶液浓度增加一倍的方式 可以消除中试中因装置放大带来的影响,制备得到了粒径较大、分散性好的氢 氧化镁。 (2)在中试试验中考察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发现:在 正向滴定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粒径逐渐增大,分散性也 逐渐提高;反向滴定时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平均横向粒径和厚度均较小,晶 体规整,生长完善,中试与小试时所得结果与规律基本一致。 (3)比较了 减压蒸馏法、湿法、一步法和原位改性法对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效果,实验结 果表明,一步法为最佳改性方法,该方法减少了氢氧化镁浆液的过滤时间,缩 短了氢氧化镁生产的工艺流程。改性后的氢氧化镁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 提高了氢氧化镁在干态下的分散性;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在有机聚合材料中具有 良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并能显著提高对材料的阻燃效果,同时可减弱对材料 机械性能的影响。正文内容正文内容无机氢氧化镁(MH)阻燃剂具有无毒、抑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 料中。本论文以氯化镁和氨水溶液为原料进行氢氧化镁的中试制备研究,在小 试与中试装置中分别比较了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同时以硅烷偶联剂 为改性剂对氢氧化镁表面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详细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用量、 改性时间、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以及改性对氢氧化镁晶粒生长 的影响;通过 SEM、XRD 等手段表征了中试与小试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镁的差别, 通过 FT-IR、TG 等手段表征了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实验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中试制备的氢氧化镁与小试产品相比,粒径变小,I001/I101 比值减小, 颗粒团聚现象加剧。采用延长进料时间,同时将进料溶液浓度增加一倍的方式 可以消除中试中因装置放大带来的影响,制备得到了粒径较大、分散性好的氢 氧化镁。 (2)在中试试验中考察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发现:在 正向滴定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粒径逐渐增大,分散性也 逐渐提高;反向滴定时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平均横向粒径和厚度均较小,晶 体规整,生长完善,中试与小试时所得结果与规律基本一致。 (3)比较了 减压蒸馏法、湿法、一步法和原位改性法对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效果,实验结 果表明,一步法为最佳改性方法,该方法减少了氢氧化镁浆液的过滤时间,缩 短了氢氧化镁生产的工艺流程。改性后的氢氧化镁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 提高了氢氧化镁在干态下的分散性;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在有机聚合材料中具有 良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并能显著提高对材料的阻燃效果,同时可减弱对材料 机械性能的影响。 无机氢氧化镁(MH)阻燃剂具有无毒、抑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中。 本论文以氯化镁和氨水溶液为原料进行氢氧化镁的中试制备研究,在小试与中 试装置中分别比较了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同时以硅烷偶联剂为改性 剂对氢氧化镁表面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详细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用量、改性时 间、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以及改性对氢氧化镁晶粒生长的影响; 通过 SEM、XRD 等手段表征了中试与小试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镁的差别,通过 FT- IR、TG 等手段表征了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实验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 中试制备的氢氧化镁与小试产品相比,粒径变小,I001/I101 比值减小,颗粒 团聚现象加剧。采用延长进料时间,同时将进料溶液浓度增加一倍的方式可以 消除中试中因装置放大带来的影响,制备得到了粒径较大、分散性好的氢氧化 镁。 (2)在中试试验中考察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发现:在正向 滴定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粒径逐渐增大,分散性也逐渐 提高;反向滴定时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平均横向粒径和厚度均较小,晶体规 整,生长完善,中试与小试时所得结果与规律基本一致。 (3)比较了减压 蒸馏法、湿法、一步法和原位改性法对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效果,实验结果表 明,一步法为最佳改性方法,该方法减少了氢氧化镁浆液的过滤时间,缩短了 氢氧化镁生产的工艺流程。改性后的氢氧化镁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提 高了氢氧化镁在干态下的分散性;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在有机聚合材料中具有良 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并能显著提高对材料的阻燃效果,同时可减弱对材料机 械性能的影响。 无机氢氧化镁(MH)阻燃剂具有无毒、抑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中。 本论文以氯化镁和氨水溶液为原料进行氢氧化镁的中试制备研究,在小试与中试装置中分别比较了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同时以硅烷偶联剂为改性 剂对氢氧化镁表面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详细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用量、改性时 间、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以及改性对氢氧化镁晶粒生长的影响; 通过 SEM、XRD 等手段表征了中试与小试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镁的差别,通过 FT- IR、TG 等手段表征了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实验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 中试制备的氢氧化镁与小试产品相比,粒径变小,I001/I101 比值减小,颗粒 团聚现象加剧。采用延长进料时间,同时将进料溶液浓度增加一倍的方式可以 消除中试中因装置放大带来的影响,制备得到了粒径较大、分散性好的氢氧化 镁。 (2)在中试试验中考察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发现:在正向 滴定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粒径逐渐增大,分散性也逐渐 提高;反向滴定时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平均横向粒径和厚度均较小,晶体规 整,生长完善,中试与小试时所得结果与规律基本一致。 (3)比较了减压 蒸馏法、湿法、一步法和原位改性法对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效果,实验结果表 明,一步法为最佳改性方法,该方法减少了氢氧化镁浆液的过滤时间,缩短了 氢氧化镁生产的工艺流程。改性后的氢氧化镁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提 高了氢氧化镁在干态下的分散性;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在有机聚合材料中具有良 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并能显著提高对材料的阻燃效果,同时可减弱对材料机 械性能的影响。 无机氢氧化镁(MH)阻燃剂具有无毒、抑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中。 本论文以氯化镁和氨水溶液为原料进行氢氧化镁的中试制备研究,在小试与中 试装置中分别比较了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同时以硅烷偶联剂为改性 剂对氢氧化镁表面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详细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用量、改性时 间、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以及改性对氢氧化镁晶粒生长的影响; 通过 SEM、XRD 等手段表征了中试与小试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镁的差别,通过 FT- IR、TG 等手段表征了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实验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 中试制备的氢氧化镁与小试产品相比,粒径变小,I001/I101 比值减小,颗粒 团聚现象加剧。采用延长进料时间,同时将进料溶液浓度增加一倍的方式可以 消除中试中因装置放大带来的影响,制备得到了粒径较大、分散性好的氢氧化 镁。 (2)在中试试验中考察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发现:在正向 滴定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粒径逐渐增大,分散性也逐渐 提高;反向滴定时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平均横向粒径和厚度均较小,晶体规 整,生长完善,中试与小试时所得结果与规律基本一致。 (3)比较了减压 蒸馏法、湿法、一步法和原位改性法对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效果,实验结果表 明,一步法为最佳改性方法,该方法减少了氢氧化镁浆液的过滤时间,缩短了 氢氧化镁生产的工艺流程。改性后的氢氧化镁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提 高了氢氧化镁在干态下的分散性;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在有机聚合材料中具有良 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并能显著提高对材料的阻燃效果,同时可减弱对材料机 械性能的影响。 无机氢氧化镁(MH)阻燃剂具有无毒、抑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中。 本论文以氯化镁和氨水溶液为原料进行氢氧化镁的中试制备研究,在小试与中 试装置中分别比较了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同时以硅烷偶联剂为改性 剂对氢氧化镁表面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详细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用量、改性时 间、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以及改性对氢氧化镁晶粒生长的影响; 通过 SEM、XRD 等手段表征了中试与小试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镁的差别,通过 FT-IR、TG 等手段表征了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实验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 中试制备的氢氧化镁与小试产品相比,粒径变小,I001/I101 比值减小,颗粒 团聚现象加剧。采用延长进料时间,同时将进料溶液浓度增加一倍的方式可以 消除中试中因装置放大带来的影响,制备得到了粒径较大、分散性好的氢氧化 镁。 (2)在中试试验中考察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发现:在正向 滴定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粒径逐渐增大,分散性也逐渐 提高;反向滴定时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平均横向粒径和厚度均较小,晶体规 整,生长完善,中试与小试时所得结果与规律基本一致。 (3)比较了减压 蒸馏法、湿法、一步法和原位改性法对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效果,实验结果表 明,一步法为最佳改性方法,该方法减少了氢氧化镁浆液的过滤时间,缩短了 氢氧化镁生产的工艺流程。改性后的氢氧化镁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提 高了氢氧化镁在干态下的分散性;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在有机聚合材料中具有良 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并能显著提高对材料的阻燃效果,同时可减弱对材料机 械性能的影响。 无机氢氧化镁(MH)阻燃剂具有无毒、抑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分子材料中。 本论文以氯化镁和氨水溶液为原料进行氢氧化镁的中试制备研究,在小试与中 试装置中分别比较了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同时以硅烷偶联剂为改性 剂对氢氧化镁表面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详细考察了硅烷偶联剂用量、改性时 间、改性温度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以及改性对氢氧化镁晶粒生长的影响; 通过 SEM、XRD 等手段表征了中试与小试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镁的差别,通过 FT- IR、TG 等手段表征了氢氧化镁的改性效果。实验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 中试制备的氢氧化镁与小试产品相比,粒径变小,I001/I101 比值减小,颗粒 团聚现象加剧。采用延长进料时间,同时将进料溶液浓度增加一倍的方式可以 消除中试中因装置放大带来的影响,制备得到了粒径较大、分散性好的氢氧化 镁。 (2)在中试试验中考察温度和滴定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发现:在正向 滴定中随着温度的升高,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粒径逐渐增大,分散性也逐渐 提高;反向滴定时制备出的氢氧化镁产品平均横向粒径和厚度均较小,晶体规 整,生长完善,中试与小试时所得结果与规律基本一致。 (3)比较了减压 蒸馏法、湿法、一步法和原位改性法对氢氧化镁的表面改性效果,实验结果表 明,一步法为最佳改性方法,该方法减少了氢氧化镁浆液的过滤时间,缩短了 氢氧化镁生产的工艺流程。改性后的氢氧化镁表面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提 高了氢氧化镁在干态下的分散性;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在有机聚合材料中具有良 好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并能显著提高对材料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