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7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5页 / 共27页
第6页 / 共27页
第7页 / 共27页
第8页 / 共27页
第9页 / 共27页
第1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专业优秀论文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专业优秀论文 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体外筋应力增量研究体外筋应力增量研究关键词:体外预应力关键词:体外预应力 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 次弯矩次弯矩 应力增量应力增量 数值分析数值分析 计算方法计算方法摘要: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 桥梁工程和建筑结构以及结构加固。 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体外筋应力增量的 研究现状以及与本文结构计算有关的利用等效荷载法计算体外预应力超静定结 构次弯矩的计算方法。 利用条带法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体外筋应力增 量进行了从加载到梁体破坏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编制了以增量荷载为基础的 计算机程序,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大体接近。 应力增量和二次效应是体 外预应力结构设计中两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两个难点问题。国内外对体外预 应力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简支梁,而对超静定梁的研究很少。因此有必要对体外 预应力超静定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依托广西自然基金项目“体外预应力加 固框架梁试验研究” ,精心设计制作了 14 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包括 6 根简 支梁、4 根两跨连续梁和 4 根单跨框架梁,并对它们进行了静载试验。试验中 量测了梁的位移、混凝土的应变以及体外筋的应力增量等关键数据,详细记录 了在各级荷载作用下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试 验结果表明,当荷载较小时,体外筋的应力增量与荷载近似成直线关系,当试 件重新开裂一定时期后,这种直线关系才发生明显的改变,应力增量的增长速 率越来越快于荷载增长的速率。各试件体外筋的极限应力增量存在很大的差别, 最大的为 762MPa,最小的为 325MPa。将试验梁体外筋的应力增量与梁跨中挠度 的对应关系绘在图上发现,二者之间近似成直线关系。 通过对应力增量与挠 度变化内在规律的分析,建立起了与梁挠度有关的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分析 模型,推导出了应力增量随挠度变化的简要计算公式,该公式与试验结果相比, 精度大体接近,与按非线性理论计算方法相比,计算工作量大大减小,更有利 于实际工程的应用。 本文的试验结果可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现有规范体外 筋极限应力 flt;,psgt;计算式的修正提供参考依据。正文内容正文内容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桥 梁工程和建筑结构以及结构加固。 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体外筋应力增量的研 究现状以及与本文结构计算有关的利用等效荷载法计算体外预应力超静定结构 次弯矩的计算方法。 利用条带法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体外筋应力增量 进行了从加载到梁体破坏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编制了以增量荷载为基础的计 算机程序,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大体接近。 应力增量和二次效应是体外 预应力结构设计中两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两个难点问题。国内外对体外预应 力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简支梁,而对超静定梁的研究很少。因此有必要对体外预 应力超静定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依托广西自然基金项目“体外预应力加固 框架梁试验研究” ,精心设计制作了 14 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包括 6 根简支 梁、4 根两跨连续梁和 4 根单跨框架梁,并对它们进行了静载试验。试验中量 测了梁的位移、混凝土的应变以及体外筋的应力增量等关键数据,详细记录了 在各级荷载作用下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试验 结果表明,当荷载较小时,体外筋的应力增量与荷载近似成直线关系,当试件 重新开裂一定时期后,这种直线关系才发生明显的改变,应力增量的增长速率 越来越快于荷载增长的速率。各试件体外筋的极限应力增量存在很大的差别, 最大的为 762MPa,最小的为 325MPa。将试验梁体外筋的应力增量与梁跨中挠度 的对应关系绘在图上发现,二者之间近似成直线关系。 通过对应力增量与挠 度变化内在规律的分析,建立起了与梁挠度有关的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分析 模型,推导出了应力增量随挠度变化的简要计算公式,该公式与试验结果相比, 精度大体接近,与按非线性理论计算方法相比,计算工作量大大减小,更有利 于实际工程的应用。 本文的试验结果可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现有规范体外 筋极限应力 flt;,psgt;计算式的修正提供参考依据。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桥梁工 程和建筑结构以及结构加固。 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体外筋应力增量的研究现 状以及与本文结构计算有关的利用等效荷载法计算体外预应力超静定结构次弯 矩的计算方法。 利用条带法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体外筋应力增量进行 了从加载到梁体破坏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编制了以增量荷载为基础的计算机 程序,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大体接近。 应力增量和二次效应是体外预应 力结构设计中两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两个难点问题。国内外对体外预应力的 研究大都集中在简支梁,而对超静定梁的研究很少。因此有必要对体外预应力 超静定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依托广西自然基金项目“体外预应力加固框架 梁试验研究” ,精心设计制作了 14 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包括 6 根简支梁、 4 根两跨连续梁和 4 根单跨框架梁,并对它们进行了静载试验。试验中量测了 梁的位移、混凝土的应变以及体外筋的应力增量等关键数据,详细记录了在各 级荷载作用下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试验结果 表明,当荷载较小时,体外筋的应力增量与荷载近似成直线关系,当试件重新 开裂一定时期后,这种直线关系才发生明显的改变,应力增量的增长速率越来 越快于荷载增长的速率。各试件体外筋的极限应力增量存在很大的差别,最大 的为 762MPa,最小的为 325MPa。将试验梁体外筋的应力增量与梁跨中挠度的对 应关系绘在图上发现,二者之间近似成直线关系。 通过对应力增量与挠度变 化内在规律的分析,建立起了与梁挠度有关的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分析模型,推导出了应力增量随挠度变化的简要计算公式,该公式与试验结果相比,精度 大体接近,与按非线性理论计算方法相比,计算工作量大大减小,更有利于实 际工程的应用。 本文的试验结果可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现有规范体外筋极 限应力 flt;,psgt;计算式的修正提供参考依据。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桥梁工 程和建筑结构以及结构加固。 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体外筋应力增量的研究现 状以及与本文结构计算有关的利用等效荷载法计算体外预应力超静定结构次弯 矩的计算方法。 利用条带法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体外筋应力增量进行 了从加载到梁体破坏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编制了以增量荷载为基础的计算机 程序,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大体接近。 应力增量和二次效应是体外预应 力结构设计中两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两个难点问题。国内外对体外预应力的 研究大都集中在简支梁,而对超静定梁的研究很少。因此有必要对体外预应力 超静定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依托广西自然基金项目“体外预应力加固框架 梁试验研究” ,精心设计制作了 14 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包括 6 根简支梁、 4 根两跨连续梁和 4 根单跨框架梁,并对它们进行了静载试验。试验中量测了 梁的位移、混凝土的应变以及体外筋的应力增量等关键数据,详细记录了在各 级荷载作用下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试验结果 表明,当荷载较小时,体外筋的应力增量与荷载近似成直线关系,当试件重新 开裂一定时期后,这种直线关系才发生明显的改变,应力增量的增长速率越来 越快于荷载增长的速率。各试件体外筋的极限应力增量存在很大的差别,最大 的为 762MPa,最小的为 325MPa。将试验梁体外筋的应力增量与梁跨中挠度的对 应关系绘在图上发现,二者之间近似成直线关系。 通过对应力增量与挠度变 化内在规律的分析,建立起了与梁挠度有关的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分析模型, 推导出了应力增量随挠度变化的简要计算公式,该公式与试验结果相比,精度 大体接近,与按非线性理论计算方法相比,计算工作量大大减小,更有利于实 际工程的应用。 本文的试验结果可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现有规范体外筋极 限应力 flt;,psgt;计算式的修正提供参考依据。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桥梁工 程和建筑结构以及结构加固。 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体外筋应力增量的研究现 状以及与本文结构计算有关的利用等效荷载法计算体外预应力超静定结构次弯 矩的计算方法。 利用条带法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体外筋应力增量进行 了从加载到梁体破坏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编制了以增量荷载为基础的计算机 程序,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大体接近。 应力增量和二次效应是体外预应 力结构设计中两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两个难点问题。国内外对体外预应力的 研究大都集中在简支梁,而对超静定梁的研究很少。因此有必要对体外预应力 超静定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依托广西自然基金项目“体外预应力加固框架 梁试验研究” ,精心设计制作了 14 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包括 6 根简支梁、 4 根两跨连续梁和 4 根单跨框架梁,并对它们进行了静载试验。试验中量测了 梁的位移、混凝土的应变以及体外筋的应力增量等关键数据,详细记录了在各 级荷载作用下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试验结果 表明,当荷载较小时,体外筋的应力增量与荷载近似成直线关系,当试件重新 开裂一定时期后,这种直线关系才发生明显的改变,应力增量的增长速率越来 越快于荷载增长的速率。各试件体外筋的极限应力增量存在很大的差别,最大 的为 762MPa,最小的为 325MPa。将试验梁体外筋的应力增量与梁跨中挠度的对应关系绘在图上发现,二者之间近似成直线关系。 通过对应力增量与挠度变 化内在规律的分析,建立起了与梁挠度有关的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分析模型, 推导出了应力增量随挠度变化的简要计算公式,该公式与试验结果相比,精度 大体接近,与按非线性理论计算方法相比,计算工作量大大减小,更有利于实 际工程的应用。 本文的试验结果可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现有规范体外筋极 限应力 flt;,psgt;计算式的修正提供参考依据。 体外预应力是后张预应力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桥梁工 程和建筑结构以及结构加固。 本文首先重点介绍了体外筋应力增量的研究现 状以及与本文结构计算有关的利用等效荷载法计算体外预应力超静定结构次弯 矩的计算方法。 利用条带法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体外筋应力增量进行 了从加载到梁体破坏的全过程非线性分析,编制了以增量荷载为基础的计算机 程序,程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大体接近。 应力增量和二次效应是体外预应 力结构设计中两个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两个难点问题。国内外对体外预应力的 研究大都集中在简支梁,而对超静定梁的研究很少。因此有必要对体外预应力 超静定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依托广西自然基金项目“体外预应力加固框架 梁试验研究” ,精心设计制作了 14 根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包括 6 根简支梁、 4 根两跨连续梁和 4 根单跨框架梁,并对它们进行了静载试验。试验中量测了 梁的位移、混凝土的应变以及体外筋的应力增量等关键数据,详细记录了在各 级荷载作用下裂缝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试验结果 表明,当荷载较小时,体外筋的应力增量与荷载近似成直线关系,当试件重新 开裂一定时期后,这种直线关系才发生明显的改变,应力增量的增长速率越来 越快于荷载增长的速率。各试件体外筋的极限应力增量存在很大的差别,最大 的为 762MPa,最小的为 325MPa。将试验梁体外筋的应力增量与梁跨中挠度的对 应关系绘在图上发现,二者之间近似成直线关系。 通过对应力增量与挠度变 化内在规律的分析,建立起了与梁挠度有关的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分析模型, 推导出了应力增量随挠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