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9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5页 / 共29页
第6页 / 共29页
第7页 / 共29页
第8页 / 共29页
第9页 / 共29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大气圈 生物圈水 圈 岩石圈我们可以知道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哪些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要素 水循环简略模式图大气水海洋水地表水地下水蒸 发降 水下 渗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岩石圈物质循环简略模式图外力作用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岩浆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冷却凝固变质作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一、各要素间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以生物为例,说明生物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 与演化中的作用1、改变了大气 的成分2、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改善了陆地水 分布状况3、改造了岩石圈,促成了土壤的形成最重要的是使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从而形成了适宜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生物循环示意图生物循环示意图:生物循环简略模式图环 境( 水、土壤、大 气)微生物 植物动物分 解光合作用食 物死 亡死亡二氧化碳、 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水、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 植物吸收了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通过降水,土壤 和水圈及生物获 得水分补给。通过植物蒸腾和 土壤蒸发,大气 获得了水汽。植物残体进入土 壤,向土壤提供 了有机质。岩石通过风化向 土壤提供成土物 质和无机盐。土壤及岩石风化 物被侵蚀,搬运 到低洼处堆积, 形成沉积岩。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 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 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 个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 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 光合作用 有机物2、平衡功能藏羚羊的例子避风处、含盐 土壤充足寒潮少食物、水源丰 沛环境数量增加存活率上升藏 羚 羊食物、水源、 避风处、含盐土 壤不足环境数量锐减存活率下降藏 羚 羊实验数据表明,每年全球通过光 合作用大约合成约 4.010125.01012t 有机物,可 见植物光合作用规模之巨大。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水文地貌土壤气候生物( 植被)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发育差 肥力低风蚀地貌河流少 内流河牵一发而动全身少数耐旱植物森林减少土壤腐殖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仅存人工林天然次生林滞留降水功能降低洪水 断流沟谷综合纵横岩石裸露风化 加速例:下列属于自然环境整体功能的是 生产功能 分解功能 平衡功能 吸收功能 A B C D C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我国 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 气候干旱、降水少 流水作用强,物理风化微弱 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植物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A B C DB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植物生活在土壤中,植物生长发育 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1648年,范海尔蒙特实验前:树:2.3Kg 土:90.8Kg实验后:树:76.7Kg 土:90.7Kg树增重: 74.4Kg 土增重:0.1Kg实验结论: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水。五年后1771 年,普利斯特莱植物生长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同时放出氧气。实验结论:1779年,扬英根豪斯带 叶 的 枝 条 放 入 水 中有光照无光照产生氧气不产生氧气实验结论: 植物需要阳光才能制造出氧气。1864年,萨克斯实验结论: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天竺葵暗处理48h1880年,恩吉尔曼实验结论: 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带状叶 绿体好氧 细菌水绵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的O到底是来自H2O, 还是CO2呢,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1940年,鲁宾和卡门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 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C18O2+H2O 光照光照O2 CO2+H218O光照光照18O21、第一组向绿色植物提供C18O2和 H2O 。 2、第二组向同种绿色植物提供H218O和CO2 实验结论: 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的O来自H2O 。光合作用发现小结:1648年, 海尔蒙特1940年, 鲁宾与卡 门产物氧来 自于水。产物:淀粉 条件:光1771年, 普利斯特 利原料:水1880年, 恩吉尔曼1864年, 萨克斯原料和产物 : 二氧化碳和 氧气场所:叶绿体 条件:光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