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3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5页 / 共43页
第6页 / 共43页
第7页 / 共43页
第8页 / 共43页
第9页 / 共43页
第1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北大学 仪器与电子学院 汇报人:高瑜宏 指导老师:朱平 1 跨导运算放大器简介 2 1 跨导运算放大器简介 ( 1)概述 跨导运算放大器 (称 一种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的电子放大器 ,是一种电压控制的 电流源。跨导放大器的增益是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的比值 ,量纲为电导 ,单位为西门子 (S)。由于跨导放大器内部只有电压一电流变换级和电流传输级 ,没有电压增益级 ,因此没有大摆幅电压信号和米勒电容增倍效应 ,高频性能好 ,大信号下的转换速率也高 ,同时电路结构简单 ,电源电压和功耗都比较低。 ( 2)跨导运算放大器模型 它有两个输入端 ,一个输出端 ,一个控制端。符号上的“ +”号表示同相输入端 ,“一”表示反相输入端 , 是输出电流 , 是偏置电流 ,即外部控制电流。 其中 输出电流 (A); 是差模输入电压 (V); S),称为跨导增益。 在小信号下 ,跨导增益 的线性函数 ,其关系式为: 称是热电压 ,在室温条件下 (T=300K)下 , =26以计算出 h=) )(OI ( 3) 根据上式传输特性方程式 ,可画出 对于这个理想模型 ,两个电压输入之间开路 , 差模输入电阻为无穷大;输出端是一个受差模输入 电压控制的电流源 ,输出电阻为无穷大。同时 , 理想跨导放大器的共模输入电阻、共模抑制比、 频带宽度等参数均为无穷大 ,输入失调电压、 输入失调电流等参数均为零。 2 导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 1)设计指标 工作电压: 直流开环增益: 90 相角裕度: 增益带宽积: 负载电容: 2570( 2)运算放大器原理框图 输入级采用互补差分对结构, 使共模输入电压范围达到轨到轨, 通过 3倍电流镜控制尾电流使输 入级总跨导恒定。 中间级为增益提高级, 通过反馈增大输出阻抗提高增益。 输出级采用 通过米勒补偿控制零点使系统稳定, 此运放可用于低压低功耗电子设备中。 N ( 3)输入级电路原理图 2为对 4为 8为控制尾电流的开关管。其中, 3接正的输入信号 4接负的输入信号 当 2差分对管导通, 8截止, 5导通, 则电流 被 过 1:3电流镜 7 后注入到 中,为 2提供 4倍尾电流; 当 8导通, 尾电流 经开关管 :3电流镜 10给输入管 4提供 4倍尾电流; 当 互补差分输入管 开关管 8均截止,此时只有 和 提供尾电流, 从而电路跨导保持恒定。( 1( 4)增益级 本设计的运算放大器利用反 馈增大输出阻抗,实现高直流增 益,放大输入级产生的两对差分输 入电流 与 ,运算 放大器 2为晶体管 18 提供电压增益,最终放大的信号驱动 输出晶体管 22的栅端。 增益提高的 增益级简化电路 本设计采用增益自举式结构,通过反馈增大输出 阻抗。如图 a,在增益自举式结构中,前跨导级 把输入电压转化为输入电流 ,共源共栅晶体管 ,运算放大器 的 栅极。变化的电流流经 阻抗 ,在 调制了输入电流 。电路中形成反馈回路,从而 强迫 流经源端阻抗 的电流减少,输入电流 全部 流入共源共栅晶体管 M。所有流入 再次出现在 时电路可视为一个 极高输出阻抗的理想电流源。 小信号等效电路 对 图 0为 为 为 由上式可以得到输出阻抗: 而单共源共栅电路的输出阻抗为: 电路的小信号分析表明输出阻抗 值增大。 20 ox 100- 011 )(21)1( u t 21 益提高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输出级 输出级采用 强了 电路驱动能力,并提高了电源效率。 电容与电阻串联构成米勒补偿,控 制波特图右半平面的零点,改善系 统稳定性。 增益提高的 谢谢 !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微弱信号概述 微弱信号相关检测技术 相关检测的应用 锁定放大器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请在此输入您的文本。 微弱信号概述 微弱信号的定义 有用信号的幅度,相对于噪声显得很微弱。如输入信号的信噪比为 10信号完全淹没在噪声之中。 有用信号的幅度绝对值很小,如检测 v、测每秒钟多少个光子的弱光信号与图象。 科学研究中经常常需要检测极微弱的信号,例如: 生物学中细胞发光特性、光合作用、生物电 天文学中的星体光谱 化学反映中的物质生成过程 物理学中表面物理特性 光学中的拉曼光谱、光声光谱、脉冲瞬态光谱 微机电系统( 的微位移、微力、微电流、电压等 微弱信号检测 任 务:提高检测系统输出信号的信噪比, 检测被噪声淹没的微弱有用信号。 方法: 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和规律(如噪声幅度、频率、相位等) 研究被测信号的特点(频谱与相关性等 ) 传统的检测方法有:滤波技术,调制解调技术,相关检测技术,取样积分,自适应噪声抵消等 新的检测方法有:小波变换,混沌理论 微弱信号检测的进展 美国吉时利 (器公司是当前世界上微弱信号检测的先驱,水平如下 物理量 检测灵敏度 电流 1 10 电压 1 10 电阻 1 10 电容 1 10 电荷 1 10 温差 1 10 1. 信噪比 S)( 信号中含有的噪声功率信号功率信噪比 S N R量误差越小。 微弱信号检测的目的就是使 或 1 2. 信噪改善比 ( 输入端信噪比输出端信噪比信噪改善比 量系统检测微弱信号的能力越强 微弱信号相关检测技术 信号与噪声有本质区别。信号是有规律的,能够重复,其后续信号与早先信号是有关联的,信号可以用一个确定的时间函数来描述 ;而噪声恰恰相反,不能用一个确定的时间函数来描述。因此,可利用信号自身存在的规律 (即相关性)来寻找信号,也可以利用一个与被测信号规律性(二者之间也有相关性)部分相同的已知信号来寻找被测信号,达到去除噪声的目的,这就是相关性原理的基本点。相关检测技术就是根据相关性原理,通过自相关或互相关运算,以最大限度地压缩带宽、抑制噪声,达到检测微弱信号的一种技术。 一、相关函数的定义与计算 功率有限信号的自相关函数 )()(1)( 22 TT )()(1 22 TT )()(1 22 TT 两个功率有限信号的互相关函数 二、自相关检测 基本原理 利用信号周期性和噪声随机性的特点,通过自相关或互相关运算,达到去除噪声的目的基本原理 是从强噪声中提取弱信号的重要手段。 实现方法 混有噪声的信号 送入相关接收机 两个通道(不延时和延时 ) 相乘器 积分器 自相关检测理论推导 信号 的自相关函数 )(R)(R)(R)(R )()()()( )()()()(1 )()()()(1 )()(1声和信号不相关,有 0)()( 时延足够大,则 所以时延足够大时,只输出信号自身的相关函数 )()( 三、互相关检测 1、基本原理: 若已知发送信号的重复周期或频率,就可在接收端发出一个与发送信号周期相同的“干净的”重复周期信号,称为本地信号,将它与混有噪声的输入信号进行互相关,即可除去噪声的影响,提高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2、互相关检测实现方法 输入信号 与本地信号 送入相关接收机的两个通道(输入信号不延时、本地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