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9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5页 / 共39页
第6页 / 共39页
第7页 / 共39页
第8页 / 共39页
第9页 / 共39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10月月考 语文试卷讲评语文质量 分析表(1).xls2010-2011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语文试卷 (2010.10.8) 第 I 卷 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g) 寂寥(lio)彷(png )徨 惆怅(chng)B方遒(qi) 颓圮(p) 瓦菲(fi ) 青荇(xng)C浪遏() 浮藻(zo) 长篙(go ) 漫溯(shu) D虔(qin)诚 忸怩(n) 深邃(su) 团箕(q) B. A 寂寥(lio)C漫溯(s)D团箕(j)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峥嵘 秋毫无犯 呕歌 惆怅而 归 B瞋目 感人肺俯 火钵 张灯结 采 C太息 切齿抚心 彳亍 白浪涛 天 D寥廓 星辉斑斓 戮力 濡缕 D 。 A 讴歌 B 肺腑 结彩C拊心 白浪滔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一批对艺术十分钟情而又有高质量的运作水平的 经济人的出现,对艺术市场的发展以至画家的作品 进入流通领域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B、电视剧制作追求高收视率的观点,在最近发表的 一些文章中饱受批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C、在21世纪的今天,父母与子女能否消灭代沟,关 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 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 D、“神舟”七号的安全着陆和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 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 ,是我国航天战线广大科技工作者所取得的辉煌成 就。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48题。 4对下列语句中抽出来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郑既知亡矣 既:已经 B将焉取之 之:指代土地 C又肆其西封 肆:延伸扩张 D何厌之有 厌:厌烦 5下面句子中加波浪线的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 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动词。认为 B敢以烦执事 以:介词。用,拿。 , C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代词。怎么。 D将焉取之 焉:代词。哪里。 6、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君之所知 也 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义与今义相同的 一项是 ( )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若舍郑以 为东道主 C. 共其乏困 D. 若亡郑而有益于 君 答案:D A.古义,出使的人;今义指出门时所 带的包袱 B.古指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指请客的主人 C.古指物资缺少;今指疲 倦。 8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有错 误的一项是( ) A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 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 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有好处 的。 C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 背承诺,并迅速筑墙拒守。 D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 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作 法,实不足取。 A,越过别的国家而把远地作为边邑。 9、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每空分共6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 泽东沁园春长沙) (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 这雨巷。(戴望舒雨巷) (3)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沉 淀着彩虹似的梦。(徐志摩再别康桥)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 国策荆轲刺秦王) (5) 子曰:“ , 鲜矣仁。” (论语 学而 ) 10、翻译荆轲刺秦王文中句子(每句2 分共4分) (1)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大臣们惊慌发呆,事情发生得突然, 不曾意料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 之。 (2)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着白 衣戴白帽来为荆轲送行。 1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每小题3分 ,共6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采用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怎样的感情?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 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 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3分) 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 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 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 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 眼泪。 12.阅读论语选文,完成文后各题。(共5分)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为政)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为政) (1)翻译句子。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 分) “当政者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安 居其所,而其他众星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2)就以上两章内容,说说孔子治国的基本思 想及其局限性? (3分) 孔子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基本原则,认为道德 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距,又 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但他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 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13. 文学名著阅读。(5分) 家中有这样的描写:“他的美妙的幻梦破灭了 。”“他绝望地痛哭,他关上门,他用铺盖蒙住头 痛哭,他不反抗,也想不到反抗。” 文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有什么幻梦?他的幻梦 是怎样破灭的?请简要回答,字数在100字左右。 “他”指的是觉新。(1分)他打算中学毕业以 后到有名的大学里继续深造,还想到德国( 外国)留学,梦想与表妹结婚。(2分)由于他 的祖父想抱重孙,他父亲便给他定了一门 亲事,结婚的对象不是自己所爱的表妹, 而且年内就要结婚,婚姻和升学的希望都 成了泡影。(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共12分) 14、文章开头为何要从故乡的秋景写起?(2分) 写故乡的秋景,意在交代大自然的花季已经过去 ,而居室的花季还在,为蜜蜂飞入书房埋下伏笔 (1分);然后引起下文,引出了蜜蜂蜇“我”的情 节(1分)。 15、文章中间节花了不少笔墨描写被蜜蜂 蜇了的情节,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样写 有哪些作用?(3分) 主要运用了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手法。(2分)写 “我”被蜜蜂蜇的情节,突出了蜜蜂虽小,蜇人能 量却大。蜇后“我”疼痛难忍,彻夜难眠,百般折 腾后,疼痛仍未消除,为后文写自己关注起黑暗 ,对黑暗产生了柔情作铺垫。(1分) 16、作者自己被蜜蜂蜇后非但不记恨,反而对蜜蜂 产生感激之情,这是为什么?(3分) 答:作者被蜜蜂蜇后,开始是因疼痛而懊恼, 最后却对蜜蜂产生了感激之情。这是因为蜜 蜂蜇过人自己也就会死,作者认为蜜蜂是勇敢 的,这是壮烈的牺牲;(1分)正是由于自 己被蜜蜂蜇了,才唤起了疼痛感;(1分) 也正是有了疼痛,才让自己关注起黑暗,对黑 暗产生了柔情。(1分) 17、一般来说,黑暗是人们贬斥的对象,而作者 却会对黑暗产生柔情,这是为什么?你是否认为 作者故意标新立异,有意颠覆人们对黑暗的看法 ?并阐明理由。(4分) 答:第一问:因为作者感觉到黑暗有着处子般 的鲜润,为之感动,泛起暖意;作者认为黑暗 是洁净的,是干干净净的,而人为文明则亵渎了 黑暗的圣洁;正是由于有了黑暗,才能使我们 拥有梦想。如果没有梦想,我们面对的可能是单 色调的世界。(2分第二问:不是标新立异。因 为作者以独特的眼光来看待黑暗。作者眼中黑暗 是干净的,圣洁的,黑暗是产生梦想的温床。这 是相对于那种人为制造的喧嚣,制造糜烂的光明 而言。这样看来,作者对黑暗的柔情也就在情理 之中了。(2分) ) 1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所给信息的主要内容(不超 过26个字) 2009年2月22日凌晨2时,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 电屯兰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74人遇难 。面对血的教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 今天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国家 将按照“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筹集更多资 金,用于矿井的瓦斯防治。同时,这部分资金还将 用于矿井强化抽采,健全检测监控系统,提高采掘 装备水平,减少大中型煤矿工作面,完善通风、防 尘、防火、排水、运输等安全系统的技术改造。( 2分) 今年国家将加大对矿井瓦斯治理和技术改造 的资金投入。(今年国家将筹集资金用于对 矿井瓦斯治理和技术改造。(2分) 19下面是一首题为门的诗歌。请在横线上补写有关诗 句。要求想象合理,或与相关句子一致。(4分) 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了, , , 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了 我说:勤劳把贫困的门推开了, 坚韧把苦难的门推开了, , 。 仿写要求:修辞手法一致,意思相关,语言流畅。 一、二句应依次写“夏天”和“秋天”。(4分) 示例: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了 果实把秋天的门推开了 真诚把爱情的门推开了 宽容把隔阂的门推开了 20、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 告别了懵懂青涩的少年时代,高中生正张开双 臂拥抱五色斑斓的青春。一路走来,是谁在用心呵 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 时候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惑着你 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还是知识的指引 ,美丽的憧憬,或者是 在成功的路上,一路上有你。一路上有你,我 的心中有春天;一路上有你,我的天空有阳光;一 路上有你 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内容 充实,感情真挚,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不少于 800字。 【写作指导】 要读材料,读命题,读要求。 命题作文“一路有你”,其题旨蕴涵着丰 富的人文色彩。当我们从懵懂走向明理 、从稚嫩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 时候,其成长的历程,会让我们记住许 多曾经让我们感怀的事情、回味许多曾 经让我们感动的人物、体味许多曾经让 我们受益的哲理,这些在我们的人生履 历上留下印痕的点点滴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