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描写手法(1)衬托(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景衬哀情 )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 ) (3)对比 (4)白描、细节 (5)动静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 (6)多角度(由远而近、由上而下,远望、近 观等) (7)色彩 (8)多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古代诗歌鉴赏之一诗歌的鉴赏流程一、看标题判断诗词主题。 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看作者及年代判断思想感情、特色二、看作者及年代判断思想感情、特色 等。等。如: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的失意、如: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时的失意、 陶潜隐居后的淡泊名利、王维陶潜隐居后的淡泊名利、王维“ “诗中有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画、画中有诗” ”。 三、看注释、题干,注意相关信息。三、看注释、题干,注意相关信息。四、读诗词,粗通诗意,初断主题。四、读诗词,粗通诗意,初断主题。 写景咏物写景咏物 山水田园山水田园 民生疾苦民生疾苦 惜别送别惜别送别 思乡怀远思乡怀远 军旅边塞军旅边塞 五、结合主题,再看诗词,明确思想感 情。 1)结合意象,分析意境或思想感情 ; 2)直看诗词中直接表露情感的词语 。 如诗词中出现了“喜”、“愁”、“忧” 、“愤”、“怅”、“哀”等词。 古代诗歌鉴赏之二古代诗歌鉴赏之二诗歌的炼字诗歌的炼字动词修饰语 特殊词炼字的角度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 )(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 字, 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 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 ,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重点关照动词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关注修饰语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 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形容词、副词、数量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 发生之机,细雨伴随着和风到来。且写出 了春雨润物的默默之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例: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 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 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 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 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 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 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 诗耐人寻味之处。 关注特殊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雨晴 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 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 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纷纷叠词的表达效果: 可以使描写更加生动形 象,思想感情表达更加绵密 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 的音乐美、修辞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好逑。关关:水鸟的和鸣声。 在一片生机盎然的沙洲上,成双成对 嬉戏悠游的水鸟发出甜美动听的“关关” 欢叫,激起了岸上的小伙子对幸福的婚姻 生活的向往这是多么令人心醉的意境 !对鸟鸣声生动而形象的模拟,为诗歌增 添了无限的意趣。 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古代诗歌中常用拟声词 模拟自然的声音,不仅给读 者以听觉的感受,还能引发 视觉、触觉的感受,使人如 闻其声、如见其景、如临其 境。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红、绿、火、蓝这样包含绚 丽色彩的词语把江南美景写得 色彩鲜亮,令人难忘。红、绿:催红、染绿“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着色的思绪”。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婕一剪梅舟过吴江 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 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 。效果: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 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色彩词炼字型n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 是什么字?为什么?n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 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 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南 浦 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 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 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为什么?。参考答案: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 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 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 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 别的酸楚。(步骤三)同意。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