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海南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分析及复习建议海南中学 陈星萍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分析文本:2010年 保护人(莫泊桑)2007年 林冲见差拨 (施耐庵)2008年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2009年 孕妇和牛 (铁凝)(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 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B.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 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 目的。C.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 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 利益。D.给总教主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千万 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E.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 ,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 豫。考查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 梯级给分。 2007年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2008年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2009年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2010年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010年(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2007年 1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 人物?请简要分析。(6分) 2008年 13.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2009年 (2)小说中的孕妇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述。(6分)2010年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 节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题型:“作用题”2007年 12、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 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2008年 12. 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2009年 (3)牛在小说中有什么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2010年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 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2007年 14、对第三段“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这句话,明末 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虽是播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依据小说 内容,探究“亦实是林冲身份”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 性格和心理。(8分) 2008年 1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 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 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 点加以探究。(8分)2009年 (4)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的描画着它们,后来 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 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小结 考查内容、题型趋于稳定: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与概括;“作用题”(情节结构、环境描写)的考查;考查探究能力,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二、考生答题失分的几个方面1、未能准确理解文本,导致答题错误。(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是位有责任感,懂得感恩和回报的人”; 2、未能理解题意,答非所问。(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 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从侧面写出玛兰的盲目热心。” (人物形象的刻画)(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 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 并作分析。(8分)“就情节结构来谈: 先写了玛兰经过同学的帮助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 玛兰为了炫耀自己,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当官,有了一种想帮助 别人的想法,很乐意的表现; 有一天,碰到了一位神父,玛兰很想帮助这位神父,后来这位神 父在玛兰的求助下答应了; 最后才知道神父是位罪犯,向总教主辩解。”(概括小说情节 )“就人物形象来谈: 人物塑造,故事中的主人公生性善良,乐于助人,但又为了自己 的利益而把过错全都推在了别人身上的形象,从做了行政法院参 事起,主人公就觉得自己有能力且有责任去帮助别人,而没有去 想有的人,有的事值不值得自己去帮助。”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3、没有概括,只摘抄原文来回答。(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 ,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 “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 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 “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 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 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 有权力的。” 4、答题不全面。答题过于简略,只有几个词语或一句话。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 安排有那些作用?(6分)“引出下文”;“介绍情况”。只有观点无分析(只列出关键词或关键语句,此种情况多)。(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虚伪的形象”;(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 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 并作分析。(8分)“以保护人为题,使主题思想深刻”。有分析无观点。(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当他因桑蒂神父的事被珀蒂帕训斥后,他急于把罪过、责 任归咎于桑蒂神父”。5、语言混乱,没有条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复习建议认真研读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时间、目标、方法、资料。 梳理文学类文本阅读知识,让学生知道文学类文本“是什么”。“是什么” 小说的情节、人物、环境、主题思想,常见的表现手法; 散文的类别、特点、常用的表达技巧; 小说、散文阅读的基本步骤 、基本方法。散文的阅读 1.明确概念2.文体特征3.阅读要领 理清脉络、层次,正确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 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 体会散文的意境,领会散文的主旨。 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议论明理类。小说的阅读 1.明确概念2.文体特征3.阅读要领 理清小说中的故事情节 在读懂词句含义的基础上,分析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 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 描写等方面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 分析小说典型环境描写 把握小说的主题 了解小说的叙事手法紧扣考点,侧重讲析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考什么怎么做)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概括作品主题。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 )跳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 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分析作品结构分辨清楚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 进而把握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 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总分式。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从剖析题型入手,训练学生规范答题。(怎么考怎么答)怎么考考点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 怎么答如何针对题干作出准确而全面的回答。1、了解常见的题型及特点常见的题型有:理解题、分析概括题、作用题、探究题。“作用题”常见命题表达式: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提问变式: 为什么这样写? 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 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作用题”设题角度及其范围: 首段(末段)的作用 文中写这些内容的作用 修辞的作用 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表达手法及其作用 不同人称的作用。2、注意掌握答题模式。 如: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了解作用,掌握术语 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 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 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 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 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规范答题 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 其他需要注意的方面1、讲练结合,及时反馈。2、复习全面而有重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